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计报酬、舍己为人、艰苦奋斗的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青年的一种精神追求[1],志愿者服务将会极大促进智慧旅游的发展。该项目以北京智慧旅游特定群体的需求为切入点,从志愿者的角度出发,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北京大学生志愿者对开展北京智慧旅游服务的理解,调查其开展北京智慧旅游服务的状况,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促进北京智慧旅游服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具有青年性、广泛性、先进性、受引导性和组织性等特点,在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和推进立法研究中,应充分认识大学生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保护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大学生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展开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已经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参与到社会治理活动的各个领域。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在社会治理活动中还存在激情高涨与持续性不强相交织,服务的公益性与目的性共存,能力欠缺与社会需求多元化疏离,自主意识增强与社会化不足相矛盾等现象。从文化碰撞、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育、主体协同性角度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和成果,是尽己所长、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对于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施与人道主义关怀的有效载体。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大学生群体中的先知先行者为代表,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和精诚奉献,锻造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彰显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色,涌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对于满足社会需要的活力和价值。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点赞的同时,有必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特色展开分析,以利于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规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深化和发展。在校大学生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和生力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部分。文章回顾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积淀的经验与发挥的作用,并在分析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特色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者选拔培训机制、注重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打造、探索激励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利用新媒体构建志愿服务平台等促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志愿服务行业发展迅猛,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之一的大学生也为其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但随着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机制不健全、路径稀缺等问题逐渐突出,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巨大热情和积极性,特此进行关于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以期总结出一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最合适的路径,并以此提升大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便捷性、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青年志愿者组织是企业团委以公益为目的把企业员工组织到一起,彼此以“志愿精神”的共同价值观而成为伙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企业和志愿者的作用,促进志愿者服务向社会滑、常态化深入发展。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概念以及其志愿性、非营利性、正规性三原则。并基于广东电网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实践经验而提出了国有企业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自组织是指未进行登记注册,大学生自行成立、发展、运作的组织。大学生自组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给高校团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自组织现状与发展研究,有助于学校团学部门科学掌握当代青年学生的客观需要,加强团学组织与青年学生组织的联系、指导和联合,促进团学组织服务和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和发展高校团学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9.
志愿精神是体现在志愿者、志愿服务行动之中的内在精神特质。大学生作为传播志愿精神的主体,在志愿精神培育上既迎接机遇又面临挑战,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面临挑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弘扬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的舞台上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志愿者是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宣传以提高社会对志愿者及其服务的认知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协调志愿服务双方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及采纳多种组织运行模式以满足志愿者和图书馆双方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未来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2011年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 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志愿者的服务动机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得知影响志愿者服务动机 的因素依次为自我提升、交际归属、权利动机、自我奉献、获得成就和获得认同这六大方面。管理者应当 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参与尤其是自我提升动机的培养,同时用好权利动机激励方法,并通过加大宣传 和引导,强化体育赛事志愿者形象,提倡全民参与志愿活动。为深圳市以及其他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 志愿服务运作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规范高校大学生发展党员流程,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保证党员质量、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明确志愿服务考核制度、提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提出了培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阐述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志愿者双赢互动模式及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在此基础上从规章制度、服务目标、服务绩效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推动激励政策的协调规范、大胆尝试因人设岗与推进激励机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地点较为偏远,矛盾纠纷较为单一,法律专业服务开展较为困难。高校党员 义务服务意识较高,通过形成专门的志愿服务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应对农村社区较为 单一的纠纷类型,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既帮助农村社区解决纠纷,又有效的降低其咨询成本, 同时也能够使在校的学生党员锻炼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共建方式及路径, 充分有效的实现农村社区和高校学生党员共建,发挥党员先进性及示范作用,提升党员法律志 愿者在社区共建中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乡村是社会参与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乡愁文化"和"社会理性"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缘由所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了解程度和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着力点在于智力支持且具有文教活动倾向性,但也存在意愿与行动脱节、认知流于表面、能动性不强、缺乏思想引领以及对小微志愿组织的支持缺位等问题。乡愁文化嵌入大学文化、引入激励机制、打造志愿组织"大家庭"、牢守宣传育人"主阵地"、强化智力支持优势、补齐理论技能短板、关爱"小微组织"成长、构建"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等可有效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探析有效的工作途径。分析了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环境影响、教育队伍、家庭因素、相关服务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思想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析,归纳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是今后构建农村科普新格局、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国农学会广泛动员和吸纳涉农科教工作者及农技推广人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涉农企业家、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等加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塑造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社会化队伍结构,建立起了一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截至2022年5月,已建立136支服务分队,志愿者近3000人,形成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用得上、留得住、常在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保障了科普资源常年扎根农村,形成了农村科普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精神教育遗产是相当丰富的,对高等教育而言主要有2部分。理论层面:北京奥运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奥林匹克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实践层面: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北京奥运会涌现出的感人事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资源;奥林匹克文化与民族文化整合活动课,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三大理念"是未来高校文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食堂是学生就餐,休闲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提升学生生活质 量的重要职能。在某些时候,食堂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场所,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 进而推动教育公平。但目前新一代的高校食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上和服务上的问题, 导致其工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将针对这一现状,简要探讨新形势下高校食堂管理的 发展趋势,并给出如何加强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