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其泌乳适宜温度为0~20℃,最适温度为5~15℃,环境温度超过26℃时,即可引起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奶牛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张口喘息、出汗增加、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下降等等,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目前,通过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等方法调控奶牛热应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综述了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1培育耐热品种据国内外研究报道,不同奶牛品种,其耐热性能也不相同,且奶牛耐热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2.
奶牛是一种耐寒畏热的动物,当奶牛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超过其阈值时就会产生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机制、内分泌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是阻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植物黄酮作为一种存在广泛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炎能力、调节机体代谢等功效。因此,植物黄酮可以对症治疗奶牛热应激。本文将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机制、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以及近些年来将植物黄酮用于改善动物热应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黄酮用于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奶牛经过不断选育,产奶量不断提高,但高产奶量增加了奶牛机体产生的热量,在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热量会积累加剧,进而导致热应激的发生。为了散热,奶牛启动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包括增加呼吸频率、出汗等,长期则导致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奶牛热应激评定、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缓解热应激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奶牛热应激提供有效的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7,(17):30-33
试验随机选取23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环境温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以研究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乳中活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轻度热应激奶牛相比,中度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会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降低了20.06%;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乳中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中度热应激奶牛乳中血清蛋白显著升高(P0.05),α-乳白蛋白极显著升高(P0.01),但乳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影响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5.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两年全球气温升高,缓解奶牛的热应激,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是畜牧工作者急须解决的问题。目前通过调节奶牛的日粮改善热应激奶牛的生产性能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向奶牛日粮中添加缓冲剂可通过调节奶牛的机体酸碱平衡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国外对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十分关注,但国内却很少研究。本试验目的是通过给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饲喂不同水平DCAB ,测定其对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提高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和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DCAB适宜水平的参考值。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  相似文献   

6.
减少热应激对动物的影响被认为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维护动物福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奶牛热应激生理机制入手,详细阐述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缓和热应激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激素及热休克蛋白70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二因子完全交叉(3×2)设计,选用胎次相近、3个不同泌乳阶段(泌乳前、中、后期)的荷斯坦奶18头,每个阶段6头;设计2个热应激期(热应激期与非热应激期)。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奶牛产奶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P<0.01);与非热应激期相比,奶牛在热应激期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瘦素浓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三碘甲腺原氨酸、皮质醇和催乳素浓度均极显著下降(P<0.01),热休克蛋白70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结果提示,热应激会严重影响奶牛血清激素和热休克蛋白70浓度,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与泌乳中、后期相比,热应激对泌乳前期奶牛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会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免疫性能、繁殖性能等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奶牛生命健康,给奶牛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热应激目前已成为奶业健康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文总结了热应激的危害及其营养调控措施,旨在为缓解奶牛热应激提供解决方案以及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热应激的生理机制及其调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减少热应激对动物的影响被认为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维护动物福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奶牛热应激生理机制入手,详细阐述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缓和热应激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对不利于生理活动的高温环境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其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牛调节体温的中枢无法做到有效调节体温,会导致牛产生热应激。热应激会导致奶牛采食量降低,呼吸频率加快,营养物质消化率下降等,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目前缓解热应激的方法主要是改善环境及使用缓解热应激的添加剂。主要从热应激的危害和缓解方法两方面来阐述热应激对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减少夏季奶牛热应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耐寒怕热。热应激对奶牛的采食量、消化率、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等均有显著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即产前热应激、围产期热应激和产后热应激。应对奶牛热应激的方法有多种,如搭建可移动的遮阳建筑、使用弥雾器、联合使用喷淋系统和风扇、使用人工降温池等。1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1.1产前热应激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环境温度升高可以改变流向子宫的血流和母体-胎儿激素的聚集,  相似文献   

13.
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及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一直是夏季奶牛生产的重大难题,常导致其生产性能降低、疾病发生率升高,甚至引起动物死亡或者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国内外专家对奶牛热应激的影响和缓解措施进行大量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并着重论述了缓解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风速对中度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四种不同风速对处于中度热应激下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产奶量、胎次、体重和泌乳日龄相近的16头泌乳中期奶牛,每组4头,分别处于四种不同的风速.结果显示: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随着风速的提高,乳产量、固体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产量以及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而乳脂率和脂蛋比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提高风速对中度热应激奶牛的泌乳性能、干物质采食量和脂蛋比均有积极的作用,在此条件下D处理组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般地,在8-16℃的情况下奶牛的生产性能发挥得较好,而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就会产生热应激,使奶牛采食量减少、产奶性能降低、疾病发生率增加以及造成一系列繁殖机能障碍,继而影响到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奶牛养殖业的兴起,热应激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现将应对奶牛热应激的各项主要技术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与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极为明显,奶牛的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5~10℃,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全球气温升高,并且奶牛单产有较大幅度增加,使热应激对生产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缓解奶牛的热应激,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通过调节奶牛的日粮改善热应激奶牛的生产性能更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近30年来,随着动物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酸碱平衡对动物的重要性,它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密切相关。影响体内酸碱平衡的因素很多,饲料是…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影响荷斯坦奶牛泌乳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在极端热环境下会产生热应激反应,导致奶牛泌乳量降低、乳品质下降。本文从热应激诱导乳腺氧化应激及影响机体激素代谢、抑制乳成分合成角度综述了热应激影响奶牛泌乳的机制,并对补饲添加剂缓解热应激的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探究热应激机理及寻求有效、合理的缓解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母牛泌乳量明显下降;还能影响公牛精子质量,延长母牛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时间,造成母牛受胎率下降和出现死胎;还能使奶牛体内免疫球蛋白减少,机体抵抗力降低,使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发病率增高,对奶牛以后的繁殖力及各种生产性能影响极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奶牛热应激,对保持奶…  相似文献   

19.
添加矿物质和缓冲剂对热应激奶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期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下降,同时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影响矿物质代谢,从而影响奶牛的正常生产性能。因此,热应激条件下应重视奶牛矿物质的营养问题。鲁中地区奶牛以秸秆型日粮为主,68月份平均气温25℃以上,最高气温可达37℃,奶牛最易出现DMI、产奶量下降等热应激症状。奶牛秸秆型日粮存在矿物质营养不平衡问题[1],热应激会加重矿物质缺乏程度,同时会加重瘤胃pH值下降问题。研究从采食量、产奶性能和血液矿物质含量等方面探讨了添加矿物质和缓冲剂对缓解秸秆型日粮奶牛热应激的影响程度。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的选择选择…  相似文献   

20.
预防奶牛热应激的饲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对奶牛的泌乳性能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当平均每日环境温度趋近24℃时,奶牛泌乳性能即开始下降。除环境温度之外,湿度和风速也能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 奶牛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散发体热。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体温和气温差异逐渐减小。这样就降低了奶牛散发的机体热量。若气温继续上升,奶牛必须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