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HA)是骨组织中无机物的主要成分。利用丝胶蛋白(S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细胞相容性,以及含有的羧基和羟基能与Ca2+紧密结合的特点,将氢氧化钙和磷酸以湿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浓缩后的丝胶蛋白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制备成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期望用于骨替代和骨缺损修复。对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力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检测,并探讨不同原料配比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分散均匀,孔隙率33.0%~62.5%;支架材料中的HA呈弱结晶态,与人体骨组织中HA的晶体态相似,丝胶蛋白分子呈β折叠结构;随着复合支架材料中HA的比例不断增加,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热学性能改善,当HA的质量分数达到50%时,弹性模量增大到15.64MPa,呈现较好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丝胶蛋白中含有的大量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与生物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家蚕丝胶膜为模板,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交替浸渍的方法,研究经不同矿化周期处理丝胶膜上的矿化物沉积及对丝胶膜结构的改变情况。通过红外吸收光谱(FTIR)仪、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仪对表面沉积矿化物的丝胶膜进行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可见矿化物能快速有效地在丝胶膜表面沉积和生长,随着矿化周期的增加,矿化物的沉积量不断增加,丝胶膜表面的结晶度略有提高,沉积的矿化物呈龟裂、薄板状,主要成分为无定形磷酸钙盐。采用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交替矿化的方法并增加矿化周期可促进无定形磷酸钙盐在丝胶膜表面的沉积,有望进一步开发出丝胶蛋白/磷酸钙盐复合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以柠檬酸作交联剂改善丝胶/聚乙烯醇热固化膜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洋  冯屏  田晓慧  闫伟 《蚕业科学》2010,36(1):91-96
交联、接枝和共混等是改善纯丝胶膜耐溶失与力学性能的重要技术方法。以柠檬酸作为交联剂制备的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的表面结构形态得到改善,耐溶失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成膜条件对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结构及其性能产生影响,适当升高干燥温度有助于提高柠檬酸与丝胶和聚乙烯醇的交联程度,在干燥温度为120℃、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6%的条件下,制备的共混固化膜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失性能。用柠檬酸作交联剂的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材料培养L929细胞,测试其对细胞毒性的分级为一级(细胞为圆形,偶见裂解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医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利用溶胀剂的膨化和分纤作用提高真丝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和改善织物的性能,采用不同浓度的溶胀剂U对真丝织物进行预处理,再以甲基丙烯酰胺(M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真丝织物接枝增重。选择体积分数为10%的溶胀剂U对真丝织物进行预处理,丝纤维直径由11.90μm增加至14.24μm,起到了较好的膨化和分纤作用,织物的强力、折皱回复角、白度损失也较小。与未进行预处理的真丝织物相比,用10%溶胀剂U预处理后真丝织物的接枝增重率提高,织物的强力、折皱回复角、白度得到改善。真丝织物经10%溶胀剂U预处理后进行丝纤维微观结构形貌表征:红外光谱(IR)显示丝纤维仍保持着β-折叠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到丝纤维表面覆盖的聚合物减少,横截面变粗,直径变大,出现分纤现象和微孔特征;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丝纤维的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将桐油与生漆按不同配比混合制成桐油漆并制备髹漆丝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髹漆丝织物的纤维拉伸断口形貌,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髹漆丝织物的结晶度进行检测计算,研究油漆比对髹漆丝织物拉伸性能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漆液中添加桐油使髹漆丝织物的拉伸性能有所增加,髹涂含40%(体积分数)桐油的桐油漆丝织物的拉伸性能最好,拉伸断裂强度62.31 MPa,伸长率20.15%;油漆比对髹漆丝织物的晶化程度有影响,髹涂含40%桐油的桐油漆丝织物具有最高的晶化程度(结晶度66.3%)。试验结果有助于研究古代漆艺与丝绸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家蚕膨松丝的聚集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双折射法、声速模量法等测试方法,研究家蚕膨松丝的聚集态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家蚕膨松丝中丝素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低于普通生丝。这2种真丝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主要由它们的聚集态结构不同而引起的,对真丝材料的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最主要的基本结构因素是丝纤维大分子的取向程度,而材料的结晶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用圆二色光谱研究家蚕膨松丝的丝胶分子构象表明,它的无规卷曲结构多于普通生丝,而β结构含量较低,这是家蚕膨松丝的丝胶具有良好的膨润溶解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季铵盐处理柞蚕丝的结构与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正电性。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制备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并将其用于柞蚕丝的改性,研究了柞蚕丝改性前后的结构与热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柞蚕丝表面微观形态,发现用壳聚糖季铵盐处理后的柞蚕丝纤维表面产生明显的纵向条纹且有新物质附着;X-衍射(XRD)分析表明处理后的柞蚕丝结晶度提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处理后的柞蚕丝纤维中N元素周围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热分析测试的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柞蚕丝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杂交育种、丝胶蛋白含量跟踪检测等方法,构建了能分泌白色、绿色、黄色、橘红色丝胶蛋白的18个品种组成的资源库,其丝胶蛋白含量位于93.92~100%,为制备纯天然、不变性的高品质丝胶蛋白及其在化妆品、医药、食品和纤维改性材料等领域的利用提供高品质原料。  相似文献   

9.
乙酰化修饰即在翻译中或翻译后的蛋白质分子链上嫁接乙酰基团,是通过化学修饰改变蛋白质性质的方式之一,丝胶蛋白是高度乙酰化的蛋白质。以丝腺组织大量合成丝蛋白的家蚕5龄第2天幼虫供试,分别将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和乙酰化酶抑制剂C646自幼虫第2腹节注射入体内丝腺,上调和下调丝胶蛋白的乙酰化水平,探究通过乙酰化修饰丝胶蛋白的方法改善蚕丝性能的可行性。收集试验组家蚕的茧丝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证实丝胶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并不会改变蚕丝丝素的晶体结构,但具有增强丝胶与丝素表层附着力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蚕丝精练脱胶和染整工艺的改进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蚕丝脱胶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张雨青 《蚕业科学》2002,28(1):75-79
对高温高压水、尿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煮沸的蚕丝脱胶方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蚕丝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丝胶蛋白易于溶解 ,脱胶率达 80 %以上 ,获得的丝胶分子量大 (10~ 2 0 0kD) ;在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中煮沸脱胶 ,丝胶蛋白易于降解或水解 ,其回收的丝胶分子量 2 0kD以下。蚕丝在高温高压水或高温高压尿素溶液中的脱胶率都随着处理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提高 ,而回收的丝胶蛋白分子量随着处理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下降。高温高压水蚕丝脱胶法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无污染的脱胶方法 ,特别适用于绢纺厂、丝棉厂等蚕丝的脱胶与加工以及纺织厂生丝的精练等。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高丝胶茧蚕品种的丝胶蛋白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茧丝胶蛋白抗氧化能力最高,在5、10、20mg/mL3种不同浓度的丝胶溶液下,其抗氧化能力分别是白色茧丝胶蛋白的1.91、1.72、1.63倍;分别是对照市售丝胶蛋白粉的2.93、3.93、5.01倍;高丝胶茧的丝胶蛋白可为化妆品、医药、食品和纤维改性材料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高品质的原料。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纤维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但其成膜性和力学性能较差。在不影响其阻燃性能条件下,为改善三聚氰胺树脂(MF)的成膜性能,本文将制得的MF溶液和聚乙烯醇(PVA)溶液混合,以饱和Na2SO4的溶液为凝固浴,制备了不同共混质量比的MF/PVA共混膜,研究了共混膜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吸湿和保湿性以及阻燃性能,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共混膜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丝胶膜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水蒸气提取的丝胶为基质,添加聚乙二醇400及柠檬酸进行改性,以普通的流延法将其制备成膜,并以纯丝胶膜为对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等测试表征其结构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聚乙二醇400能制得完整、难溶于水且具备较好力学性能的聚乙二醇400/丝胶复合膜;采用柠檬酸对聚乙二醇400/丝胶复合膜进行交联后,其耐水溶失及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当柠檬酸浓度为0.8%时,复合膜应变增加了3.5倍左右,且表面平整,亲水性能提升,结构有明显改变,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能力。本文通过对丝胶进行改性制备了丝胶复合膜,在医用材料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Zr-4合金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和高温拉伸试验特点,提出利用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测量Zr-4合金室温、高温拉伸性能。并通过比较分析锆合金管材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的高温拉伸性能试验数据及室温拉伸性能数据,结果表明试验所用Zr-4合金拉伸性能数据集中,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5.
家蚕丝胶蛋白是一种可用于制备生物医学材料的天然高分子原料。用热水脱胶法、高温高压脱胶法制备了2种分子质量的丝胶蛋白,测试分析2种丝胶蛋白对肿瘤细胞(Bcap-37细胞、MG-63细胞)和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丝胶蛋白的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热学分析表明:高分子质量(最高200 k D)丝胶蛋白HS比低分子质量(44.3~66.4 k D)丝胶蛋白LS有着更好的热稳定性和结晶性。细胞培养试验表明:LS和HS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HS较加入LS能更好地促进Bcap-37细胞和MG-63细胞的粘附与增殖;但在MSCs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加入LS的第5天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加入HS后的细胞增殖率。因此,可水解加工不同分子质量的丝胶蛋白,用于制备不同用途的生物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丝胶蛋白的结构直接影响蚕茧解舒的优劣。丝胶突变系B84具有优良的蚕茧解舒性状,其茧层中含有特殊的Sericin2蛋白。本研究分析了3种主要丝胶蛋白的疏水性与二级结构,比较后发现,相比其他2种普遍存在于茧层的丝胶蛋白,Sericin2蛋白的亲水性更强、β片层结构含量更低,是B84蚕茧具有优良解舒性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缫丝厂废水池分离获得4株对家蚕丝胶蛋白具有较强降解活性的细菌。通过菌落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对4株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的结果是:S45、Y3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68、X10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温度对丝胶蛋白降解细菌的降解活性有影响,在培养温度为30℃时,S45、Y3、S68、X10菌株对家蚕丝胶蛋白的降解活性最高,其降解率分别为26.52%、20.27%、21.55%和28.86%。由于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耐热等抗逆能力,所以4株丝胶蛋白降解细菌有望应用于缫丝厂排放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平面茧是蚕在二维结构场所编织出的一片平面丝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采用塑料薄膜板制备出平面茧,并将平面茧和普通茧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比了平面茧生丝和普通生丝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平面茧结构较普通茧蓬松,力学性能较差;但平面茧丝拉伸断裂性能却显著优于普通生丝(P0.001),断裂强度是普通生丝的1.36倍。该研究为平面茧及其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改性丝胶蛋白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以及溶血性试验。结果显示:用丝胶蛋白膜浸提液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处理后,细胞平均相对增殖率为95.5%,属于细胞毒性I级;选取不同剂量(100%、50%、25%、10%)丝胶蛋白膜浸提液对家兔进行溶血试验,溶血率为4.43%、3.90%、1.48%、0.63%,均小于5%。表明丝胶蛋白膜是一种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选用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作为共混材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蚕丝,研究这3种材料对再生蚕丝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后,与不加共混材料的再生蚕丝相比,再生蚕丝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共混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铜明显提高了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86.42 MPa和34.70%,相比未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166.95 MPa和24.23%)分别提高了71.56%和10.47百分点。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