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防御素是一类阳离子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体内。猪源β-防御素2和β-防御素3能抵抗猪体内病原微生物,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生殖发育也有一定的生理作用。猪源β-防御素2能促进仔猪生长,对猪红细胞毒性低,能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其转基因猪也具有较好的抗病性能。因此,猪防御素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猪源β-防御素2和β-防御素3在体内的表达分布和调控因素、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在生殖发育和畜牧养殖方面的新功能及应用潜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猪β-防御素是一种先天免疫小分子蛋白质,在宿主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具有抗细菌和病毒的活性,还能通过连接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来调节免疫功能,抵抗病原体的感染。基于猪β-防御素的抗微生物活性及其免疫调节功能,其既可以作为提高免疫力的内在潜力,也可以开发成外源应用的抗生素替代品。本文将综述猪β-防御素的表达与分布、表达调控、生物学功能及其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3.
β防御素是猪体内分泌的一类抗菌肽,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中,在抵抗病原入侵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猪β防御素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并且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无残留等优点,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表明,猪β防御素的表达与个体抗病力正相关,增加内源性防御素表达或直接摄入外源性防御素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并促进生长。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益生菌、病原微生物等外源刺激皆可影响β防御素的表达。随着防御素相关研究的深入,将有望解决养猪生产中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介绍了猪β防御素的结构特征、表达特异性及生物学功能,主要综述了外源刺激对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步说明外源β防御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仔猪生产中的效果,旨在为猪β防御素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生猪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β-防御素1(pBD1)是在猪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抗菌肽,在猪的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为实现pBD1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根据pBD1基因的成熟肽序列和巴斯德毕赤酵母密码子的偏好性,设计合成pBD1三倍串联体(3pBD1)基因序列,将合成的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HLI-S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HLI-S1-3pBD1,线性化后的pHLI-S1-3pBD1电转化至毕赤酵母宿主菌GS115,PCR鉴定阳性转化子,MM平板和MD平板鉴定Mut表型。将鉴定为阳性的Mut~+型重组酵母菌株进行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上清液。结果显示,获得的重组酵母菌株为Mut~+表型,经甲醇诱导表达后,表达上清液中含有分子量为22 kDa的目的蛋白。结果表明,获得了能够表达3pBD1的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  相似文献   

5.
β防御素是猪体内分泌的一类抗菌肽,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中,在抵抗病原入侵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猪β防御素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并且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无残留等优点,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表明,猪β防御素的表达与个体抗病力正相关,增加内源性防御素表达或直接摄入外源性防御素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并促进生长。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益生菌、病原微生物等外源刺激皆可影响β防御素的表达。随着防御素相关研究的深入,将有望解决养猪生产中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介绍了猪β防御素的结构特征、表达特异性及生物学功能,主要综述了外源刺激对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步说明外源β防御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仔猪生产中的效果,旨在为猪β防御素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生猪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防御素是一类富合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活性多肽,是动物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御素在动物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是宿主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防御素具有的抗菌谱广、抗菌机制特殊、不易产生耐药性、残留低、对动物自身正常细胞没有伤害等特点,使防御素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最佳候选之一,未来将在畜禽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猪防御素基因的特点及其在动物组织中的表达谱、防御素在猪体内的表达调控特性、基因工程菌以及防御素在饲料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选用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对体外培养的IPEC-J2进行刺激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从m RNA水平分别研究不同浓度丁酸钠刺激猪小肠上皮细胞后pBD1、pBD2、pBD3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期研究丁酸钠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β-防御素(p BD)表达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丁酸钠对pBD1、pBD2、pBD3基因调控作用存在差异,丁酸钠对pBD3基因调控最为显著,不同浓度丁酸钠均能上调pBD3 mRNA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正>消化道和呼吸道是动物机体防御外源微生物进入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在机体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扁桃体是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猪扁桃体同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猪扁桃体也是多种病原微生物侵袭、复制和定居的重要场所,采集猪扁桃体样品,  相似文献   

9.
β-防御素(SBD-1)作为抗菌肽的一种,是一类富含精氨酸的阳离子多肽,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昆虫体内。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防御素能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产生较强的杀伤作用,甚至对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也具有杀伤作用。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而大量生产的防御素无毒副作用,也不会使病原微生物菌株变异而产生抗药性,且具有广泛的抗性谱。  相似文献   

10.
动物防御素的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防御素是动物内防御系统中最大的成员,它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活性肽。防御素广泛表达于动物的组织细胞中,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和非特异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动物防御素还可以调节体内适应性免疫及其他抗微生物免疫活性。一旦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将其大量表达,就有可能替代传统的抗生素及一些化学性的防腐剂,对食品安全及临床治疗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对防御素的分布、分类、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分别采用高、中、低3个浓度精氨酸(高质量浓度200μg/mL、中质量浓度100μg/mL、低质量浓度50μg/mL)处理体外培养的IPEC-J2细胞24 h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精氨酸对猪小肠上皮细胞β-防御素(pBD1、pBD2、pBD3)基因和PR39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精氨酸均能不同程度上调β-防御素的表达,调控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在本试验中精氨酸对PR39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天然免疫系统是宿主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组织系统.β-防御素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和精氨酸的内源性阳离子低分子抗微生物短肽,主要分布于牛的骨髓以及人和多种动物的胃肠道、呼吸道、舌、牙龈、肾、皮肤的的上皮中,是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β-防御素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活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都具有杀伤作...  相似文献   

13.
原位杂交(ISH)技术采用特异性探针在组织切片上与细胞内特定的基因进行分子杂交,从形态学角度对组织细胞内某特定基因通过光镜进行时空表达研究[1].使用Digoxin标记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无同位素污染等优越性.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富含精氨酸、带正电荷的抗微生物肽,主要由哺乳动物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表面和腺体中,形成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的先天性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研究用Digoxin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来检测β-防御素mRNA在蒙古绵羊胎儿体内的表达,这对研究β-防御素在蒙古绵羊胎儿的先天性免疫防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1):136-139
禽类防御素是广泛存在于禽类体内的一类抗菌肽,具有抗微生物和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禽类防御素的抗菌谱广,作用机理独特,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新药研发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本文就禽类防御素在基因进化、组织分布和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防御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界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内源性抗微生物肽,是内源性抗微生物肽中的一个大家族。根据防御素分子内半胱氨酸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前体性质及表达位置的差异,可分为α-防御素、β-防御素、θ-防御素、昆虫防御素和植物防御素5种类型。防御素是由29个~5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防御素分子可以直接作用并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除此之外,防御素还具有细胞毒、免疫调节以及创伤和神经损伤的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文章概述了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特征、分布、生物学活性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防御素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重要分子。鸡体内所含的防御素一共有13种,全部属于β防御素。本实验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来航鸡的骨髓、肝脏、肾脏中所含防御素片段,并进行测序比对,同时对鸡β防御素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组织分布、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具有广谱抗菌、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大多数抗菌肽与病原体之间是通过正、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因此与抗生素类药物相比,其抗菌杀菌作用更加有效,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抗菌肽在禽类体内表达的主要是β-防御素,禽类防御素的生物学活性显示其具有潜在的经济意义,作用机制独特,是目前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禽类防御素的抗菌作用机理及其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C型凝集素是昆虫先天免疫防御系统中识别病原微生物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具有参与细菌的识别与清除、调节血液封装和黑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本研究克隆的柞蚕凝集素基因ApCTL4-X1CDS由669个碱基构成,其编码蛋白含有223个氨基酸,具有糖识别基序QPD/WHD。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得到重组蛋白。功能实验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具有凝菌、抑菌、糖结合的活性,在柞蚕先天免疫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β-防御素主要分布于哺乳动物黏膜上皮细胞内,是黏膜表面抗微生物屏障的组成成分.小尾寒羊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未孕和孕龄3个月的小尾寒羊子宫内膜β-防御素mRNA的表达进行了荧光定量PCR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未孕子宫和怀孕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β-防御素mRNA的表达,但怀孕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未孕子宫,说明β-防御素在生殖生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生殖生理中的免疫防御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宿主防御肽是动物体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肽,不仅具有广谱的抗菌功能,还可作为先天性免疫调节因子,有效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扰,对保证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宿主防御肽在动物体内的表达受到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调控,有研究者认为,以营养调控的方式促进宿主内源防御肽的表达有益于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是未来实现无抗、健康养殖的可能策略之一。本文综合论述了动物饲粮中多种营养物质对宿主内源防御肽表达的调控作用,为评价营养物质调节宿主免疫和对动物健康及生产的影响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