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研究内蒙古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选取1 000只3岁成年母羊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利用SAS 9.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中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与体重(Y)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12.0856+0.0821X1+0.4053X2+0.1624X3,回归方程的截距和3个偏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说明该方程是最优回归方程。胸围对体重的影响最大,而体高、体斜长和绒细度主要通过胸围对体重产生影响;体高对产绒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绒厚度,但是就体高、体斜长、胸围、绒细度、绒厚度、毛长与产绒量之间并未找到最优回归方程。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燕山绒山羊体尺、体重、绒厚与产绒量的相互关系,对燕山绒山羊各体尺指标、抓绒后体重、绒厚与产绒量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体长(X_1)、体高(X_2)、胸围(X_3)、绒厚(X_5)、抓绒后体重(X_6)与产绒量(Y)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厚对产绒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547),其次是胸围和体长(0.194和0.138),抓绒后的体重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产绒量。燕山绒山羊体尺与产绒量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161X_1(体长)+0.244X_3(胸围)+0.555X_5(绒厚)。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燕山绒山羊的选育,在考虑提高产绒量的同时,需兼顾绒厚、胸围和体长等性状。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被毛类型对白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通过对毛长测量值进行数据分析后分成9组,利用SAS9.0软件GLM以及Duncan’s多重比较方法,研究其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绒山羊的绒厚、产绒量、抓绒后体重、绒长、毛细、绒细等性状均随毛长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且差异极显著(P0.01)。毛长对绒细的影响不及对其他性状的影响显著;而毛长对产绒量的影响关系较为复杂,即被毛或长或短两个极端表现型的个体产绒量更大,且越趋于极端型,产绒量越高,处于两个极端表现型之间的个体产绒量最低。将内蒙古白绒山羊群体的被毛类型按其毛长测量值分为三个类型,即1~3分组(毛长≤13 cm)的白绒山羊为短毛型,4~6分组(13 cm毛长≤22 cm)的白绒山羊为中间型,而7~9分组(毛长22 cm)的白绒山羊为长毛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究文山高峰牛母牛的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建立文山高峰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文山高峰牛遗传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为牛品种的选育工作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随机选取20头30月龄文山高峰牛母牛,测量体重(Y)、体高(X1)、十字部高(X2)、体斜长(X3)、胸围(X4)、腹围(X5)、管围(X6),然后计算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变异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以建立其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文山高峰牛母牛的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9.42%);体重与6项体尺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腹围和体重间的相关系数最大(0.924);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腹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大,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对体重的间接作用大。[结论]腹围、十字部高、体斜长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性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的文山高峰牛母牛体重与体尺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648.762+0.639X5...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绒山羊抓绒性状的遗传参数及遗传进展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内蒙古白绒山羊抓绒性状的遗传规律,试验收集了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2008——2011年7 577只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量、体重、毛细、毛长、绒细和绒长六个抓绒性状的生产性能记录,采用WOMBAT软件的AIREML算法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细的遗传力分别为0.34和0.32,属于高遗传力;体重、毛细、毛长和绒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11,0.23,0.29和0.17,属于中等遗传力;产绒量、体重、毛细、毛长、绒细、绒长的遗传相关在-0.52~0.37之间,表型相关在-0.20~0.21之间。产绒量的遗传进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其他抓绒性状的遗传趋势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通过体尺、体重性状的选育加速绒山羊产绒量性状的选育进程,试验采用SPSS.13.0数据包对引入科尔沁农牧交错区的3 515只辽宁绒山羊进行体尺指标、抓绒后体重与原绒产量的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体尺、抓绒后体重与产绒量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抓绒后体重(X_1)、体高(X_2)、体长(X_3)、胸围(X_4)、管围(X_5)、绒层高度(X_6)与原绒产量(Y)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抓绒后体重、胸围对原绒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而体高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产绒量。获得了抓绒后体重、主要体尺指标与原绒产量间的最优回归方程:Y=0.298 X_1+0.149 X_3+0.275 X__4+0.042 X_5+0.108 X_6。说明在以提高产绒量为主要育种目标的绒山羊选育过程中,应以抓绒后体重为首选选育性状指标,并要兼顾胸围等性状指标的选育。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乌珠穆沁羊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构建体尺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分析TRHDE基因多态性对乌珠穆沁羊生长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36只生长发育良好的乌珠穆沁羊(公羊176只、母羊160只)作为研究对象,收集4月龄和6月龄生长性状,利用绵羊Illumina OvineSNP600 BeadChip在336只乌珠穆沁羊群体中对TRHDE基因SNPs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 26.0软件对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和回归性进行分析以及TRHDE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乌珠穆沁羊4月龄和6月龄的公羊和母羊生长性状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53.66+0.77X1+0.39X2、Y2=-47.83+0.63X1+0.45X2、Y3=-47.01+0.42X1+0.13X2+2.82X3+0.19X4+0.28X5、Y...  相似文献   

8.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个体的遗传性能稳定,外观特征如绒球状,在不同群体间出现的比例平均为5.6%。它是今后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的极好基础,其绒长、毛长、产绒量与产毛量等大多比所在群体的有显著提高,可被迅速组群以开展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系的繁育。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青海互助八眉猪体尺指标对体重的影响,本实验选取原种八眉猪88头,其中公猪17头,母猪71头,测量了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围(X3)、背高(X4)、胸深(X5)、腹围(X6)、管围(X7)和背膘厚(X8)等指标,通过相关系数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来评价各体尺指标对八眉猪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眉猪公猪和母猪体尺指标与体重相关性较大的均为胸围,分别是r公=0.97和r母=0.91。八眉猪公猪胸围和腹围对体重直接影响较大,体高、体长、背高、胸深、管围和背膘厚对体重间接影响较大;八眉猪母猪体长、胸围、胸深、腹围、管围和背膘厚对体重直接影响较大,体高和背高对体重间接影响较大。公猪最优回归方程为Y=-184.02+1.76X3+0.74X6,母猪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79.46+0.33X2+0.34X3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段陕北白绒山羊体尺、体重、绒长、毛长和产绒量的最优回归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种和培育提供可靠的依据,试验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在4岁时处于最佳生长阶段,产肉和产绒性能最好;产绒量和体尺、体重、毛长、绒长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559X10+0.391X4-0.1...  相似文献   

11.
对西藏那曲尼玛县、阿里日土县两个原种场的绒山羊绒纤维细度、自然长度、产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地绒山羊绒产量、细度、长度差异均不显著,绒山羊不同性别绒品质(细度)的指标均优于我国其它绒山羊品种如河西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尼玛绒山羊成年公羊、母羊平均绒纤维细度分别为14.00 μm和13.33μm,分别比选育前的平均细度公15.32μm、母16.02μm细1.32μm 和2.69μm;选育后日土县成年绒山羊公、母羊细度分别为13.58μm和13.57μm,平均细度比选育前13.72μm细0.14μm;绒纤维主体细度14μm以下的分别占65.2%和76.19%;绒自然长度4 cm以上的分别占81.56 %和78.87 %;选育前后2县成年山羊平均产绒量分别为188.04 g、180.60 g和278.57 g、279.60 g,个体平均产绒量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48.14 %和54.82 %;纯白个体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挖掘嘉积鸭的种用价值,试验选取257只70日龄嘉积鸭为研究对象,测定嘉积鸭体斜长(X1)、半潜水长(X2)、龙骨长(X3)、胸深(X4)、胸宽(X5)、胫长(X6)、胫围(X7)、髋骨宽(X8)、体重(Y)指标,运用SPSS 25.0软件对嘉积鸭体尺指标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分析,计算体尺指标对体重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建立嘉积鸭体尺指标与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嘉积鸭体斜长、半潜水长、龙骨长、胸深、胸宽、胫长、胫围、髋骨宽与体重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其中半潜水长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460;各指标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其中龙骨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为0.341;半潜水长是影响嘉积鸭体重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嘉积鸭体尺指标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2 113.3+19.094X1+27.829X  相似文献   

13.
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83只柴达木绒山羊(互交羊)周岁母羊的胸围、抓绒前体重、绒层厚度、粗毛量四个性状与产绒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这4项性状与产绒量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用这4项性状估测产绒量的回归方程:^y=114.7689-3.3302X1+5.6125X2+0.1935X3+1.1142X4。经F检验得该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分析空山黄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明确体尺对体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建立回归方程。[方法]研究采集了舍饲条件下77头5~6岁空山黄牛空怀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通径以及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空山黄牛体重与胸围、髻甲高、体斜长、十字部高、管围、腰角宽和尻长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系数为0.857);最优回归方程为Y=-772.054+4.481×X3+2.965×X1(R2=0.779,P<0.01),其中,X1为髻甲高,X3为胸围。[结论]该公式可用于舍饲条件下5~6岁空山黄牛空怀母牛体重估算。空山黄牛的选育在重视体重选择的同时,也要加强胸围、髻甲高、体斜长、管围和腰角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辽宁绒山羊不同年份生产性能变化状况,试验采集了辽宁绒山羊原种场和辽宁绒山羊示范场2003~2009年母羊的产绒量、绒长度、绒细度和体重数据。结果表明:绒山羊产绒量、绒长度、绒细度和体重随年份不同呈现显著变化。2003~2008年间产绒量呈递增趋势,但随着绒细度选育的加强,2009年略有下降;除2004年外,绒长度每年稳步上升,2007~2009年趋势平稳,说明选育趋于稳定,保持优良性状;2003~2006年绒细度逐步增加,2006~2008年绒细度逐步下降,到2009年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体重随年份推进呈增加趋势。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本品种系统选育工作效果显著,各表型性状得到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16.
绒山羊产绒量主要由遗传决定,产绒量低是制约绒山羊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在同一群体中选择高产绒量(>1 000 g)和低产绒量(<480 g)的山羊母羊各3只,其年龄均为3周岁,体重约34 kg;每只实验羊全基因组测序深度为30×,每个样本大约测得8×106 SNP。对比高产组和低产组,利用选择性消除区域基因分析方法筛选出18个基因组区域可能与产绒量相关,从这些区域中筛选出选择信号较强的4个羊绒产量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分别是CUL1、FBXL3、YY1、EZH2,这些基因参与昼夜节律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而这3个信号通路正是参与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的重要信号通路。研究结果表明,以上4个基因和相应的SNP可以作为高产绒量绒山羊的基因组辅助育种标记,有助于缩短高产绒量绒山羊品种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7.
陕北白绒山羊是经历20多年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绒质细而长,且绒色洁白、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榆林市榆阳区现养殖优质陕北白绒山羊39.2万只,改良陕北白绒山羊72.34万只,年产羊绒达136.83 t,成年公羊体重42.67 kg,平均产绒量987.6g,成年母羊体重31.23 kg,平均产绒量893.52 g,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本研究为了强化陕北白绒山羊资源品种保护,建立细型、超细型品系,全面开展系统的选育工作,研究了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物理特性,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对象及方法1.1对象选择实验在榆阳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基地的…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皮肤毛囊性状在绒山羊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制作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皮肤毛囊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皮肤和毛囊的特征参数,并用SPSS 17.0软件分析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毛囊成群分布且以三元型毛囊群为主,占总毛囊群的85.80%;产绒量与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次级毛囊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长度与产绒量、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S/P值、次级毛囊直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细度与S/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S/P值影响绒细度,而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囊密度(绒密度)显著影响产绒量(P0.05)。综合分析认为,S/P值可以作为陕北白绒山羊选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状指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高S/P值个体,不仅能够提高产绒量,而且能够提高绒长度、降低绒细度,解决产绒量和绒品质同时提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用线性相关方法研究了绒山羊杂交二代和互交羊产绒量与各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绒纤维强伸度与产绒量间相关不显著(P>0.05),②成年F_2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绒自然长度与产绒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相应为0.357(P<0.01),0.429(P<0.01),0.197(P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白绒山羊主要是通过本品种选育进行繁育。随着BLUP方法在内蒙古白绒山羊选育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近交的上升。通过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近交程度随世代的变化情况、以及近交对生长性状和产绒性状的影响的详细分析,发现随着近交系数的增加,出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及产绒量都趋近于正态分布。当近交系数在0.015625~0.03125区间内,各体重值及产绒量均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