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环境对新疆赤芍种子萌发和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新疆赤芍种子放在不同生长环境中进行萌发试验,并测定幼苗叶片的酶活性,探索不同生长环境对新疆赤芍种子萌发和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波长635 nm红光和460 nm红光光照环境下,种子的萌发、培根的生长以及酶活性都达到最高。在适宜环境条件中,新疆赤芍种子的起始萌发时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加快。[结论]该方法研究了不同生长环境对新疆赤芍种子萌发和活性的影响,为新疆赤芍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川赤芍种子为材料,在16℃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赤霉素(0,100,200,300,400 mg/L)进行浸种处理,分别测定种子生根率、生根势、生根指数及霉烂率等指标,研究外源赤霉素对解除川赤芍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赤芍种子用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后,川赤芍种子的生根势、生根率、生根指数均显著提高;其中400mg/L的赤霉素处理解除下胚轴休眠的效果最好,第一粒种子生根时间可缩短至12 d,生根率、生根势、生根指数分别高达为84.00%±5.29%、80.67%±5.03%、2.25±0.16,霉烂率为0.67%±1.16%。综上所述,针对川赤芍种子中可能存在的萌发抑制物,添加外源赤霉素能有效解除川赤芍种子下胚轴萌发抑制效应并对其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小檗属的引种栽培,以喀什小檗、红果小檗和小檗3种小檗属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前处理对3种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研磨和浓硫酸处理均使3种小檗种子的萌发启动时间提前,并显著缩短了萌发持续时间,日均增长生物量也有所提高,种子体现出了集中萌发的特点,萌发和生长速度较快,是3种小檗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200mg·L~(-1)赤霉素浸种处理使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率显著下降,但对萌发启动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影响不大;清水浸泡24h处理显著降低了喀什小檗种子的萌发率,并延迟了萌发启动时间,延长了萌发持续时间,大大降低了日均增长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近缘属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小麦近缘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对近缘属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只有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才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近缘属小麦发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3个小麦近缘属种中,黑麦耐盐性相对最好,小黑麦次之,硬粒小麦耐盐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芍药破眠和萌芽是截然不同的2个阶段,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和外部低温处理对这两者的影响也不同.ABA对上胚轴的休眠萌发影响不大,GA1+3可打破种子休眠,IAA、ZR与上胚轴休眠解除有一定的相关性.芍药种子在24 ℃恒温条件下无法生根,即使在大田已长出胚根的种子移入24 ℃条件下胚根亦停止生长;4周4 ℃低温处理已经能够打破1年生根茎的休眠,经12周4 ℃低温处理植株的茎芽大部分出土萌发.  相似文献   

6.
芍药种子具有“双休眠”特性,自然播种萌发率低,生长周期长。试验对‘朱砂判’种子进行了GA3和低温处理,研究其对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GA3能够解除种子下胚轴休眠并促进生根,其中100 mg·L-1GA3处理的生根率与生根质量最好,生根率最高为41.33%;低温结合GA3处理不同主根长度的种子,对解除上胚轴休眠和促进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当主根长度<3 cm时,低温(4℃)4 周后500 mg·L-1GA3的处理最有利于种子萌芽与幼苗生长,萌芽率最高为96.67%;这种组合处理还可以促使芍药种子从播种到萌发所需时间缩至48 d。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辣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方法]以从尼日利亚采收的传统印度辣木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培养温度、光照、种子脱壳、多菌灵处理等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污染率的影响,探讨辣木种子最佳萌发条件。[结果]20℃和40℃条件下浸种,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从第2天开始萌发,到第7天结束萌发,萌发率最高;在试验范围内浸种时间对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32℃条件下培养,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在第2天开始萌发,萌发率最高;多菌灵能够抑制种子的污染,但是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种子萌发率和污染率没有显著影响;全天光照和全天黑暗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种子剥壳后培养萌发早,出苗整齐,到第4天萌发率达到最大值。[结论]辣木种子最佳萌发的培养温度为32℃左右;选用1 000倍的多菌灵浸泡种子即可达到杀菌的目的;光照和有无种壳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适宜的促进八月瓜种子萌发的方法,以台湾紫红八月瓜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浓H2 SO4、GA3、H2 O2处理种子,研究各处理对八月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H2 O2对晾干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萌发率为48.33%;0.5 g/L GA3+98%H2 SO4处理对新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发芽率为70%.  相似文献   

9.
以文冠果种子为试材,研究机械损伤、湿沙层积处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文冠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破坏种皮能够打破文冠果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湿沙层积处理可以促进文冠果种子萌发;植物生长调节剂ABT处理能显著提高文冠果的发芽率;-20℃的低温处理(15d)文冠果种子对其发芽影响最为显著;冷冻贮藏(-20℃)更有利于保持种子的萌发能力及发芽率,是文冠果种子的最佳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芍药种子为试材,采用GA3不同处理,对种子生根过程中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获得生根过程中的各种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种子萌发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基础.GA3处理后SOD、POD、CAT酶的活性随着芍药种子沙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MDA含量下降,PAL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先增强后减弱。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凤丹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种子的特性观测并进行了种子分级试验;采用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浸种时间、沙藏层积、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凤丹牡丹种子,筛选出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利用凤丹种子的比重不同,采取水浸法进行种子分级,能有效区分种子优劣,且Ⅱ级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到99%;赤霉素(GA3)处理能大幅提高播种出苗率,GA3促进种子萌发的的最佳浓度为150 mg/L,种子萌发率达到99%。种子的品质与质量相关性不大,与吸水率呈反比;凤丹牡丹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生理后熟期。  相似文献   

12.
低温处理或GA3处理,均能打破已生根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两者组合处理效果更好,综合分析不同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的影响,发现20 d低温结合200 mg/LGA3处理最有利于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牡丹辐射诱变育种,解决牡丹辐射剂量问题,选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国现代牡丹优良新品种,以混合授粉的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牡丹种子的方法对牡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为8.73~17.46 Gy时,种子发芽率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17.46 Gy时发芽率最高达到46%,但17.46~52.38 Gy发芽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辐射处理的种子出苗率、苗高、根长均高于CK,17.46 Gy时出苗率最高达到92.4%,苗高为6.65 cm。辐射可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17.46 Gy最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辐射剂量对根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处理玉米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一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凤丹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顺序表现为根浸提液根际土浸提液茎和叶浸提液。从化感效应指数看,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受凤丹浸提液影响显著;而在幼苗生长阶段,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各浸提液的处理较敏感,上述指标可以作为衡量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其化感作用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西葫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叶三、新青一号 品种的西葫芦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水杨酸、赤霉素浸种对西葫芦种子发芽势、发 芽率及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可为通过外源激素调控西葫芦生长发育及 种子加工技术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外源激素对西葫芦种子萌发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烯 效唑6 mg?L-1、赤霉素50 mg?L-1两种处理,对西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都达到了显著促 进的作用;烯效唑对幼苗生长发育有抑上促下作用,水杨酸及赤霉素对幼苗生长发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溶剂提取芍药花中多酚类化合物并测定总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差异对芍药花提取物总酚和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总酚提取效率最好的是50%乙醇,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是50%乙醇的提取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的是甲醇-丙酮-水提取液。结果显示芍药花可作为一种经济的抗氧化剂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对牡丹种子萌发及出苗率的影响,探讨牡丹种子辐射剂量问题,为开展牡丹品种诱变改良奠定基础,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及200 mg/L GA3处理牡丹种子,统计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以及出苗率。结果表明:牡丹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40 mm的百分率以及出苗率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GA3的辐射防护作用使得牡丹种子的最佳辐射剂量变大,26.28 Gy时,牡丹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40 mm的百分率及出苗率最高。同时低辐射也可提前打破牡丹种子的休眠,8.76 Gy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培养基成分对芍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色花芍药和紫色花芍药的新鲜花粉为试材,研究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pH、NAA浓度、PEG6000对芍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芍药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都随着不同处理因素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蔗糖浓度为20 g/L、硼酸浓度为20 g/L、pH值为6~7、NAA浓度为0.5 g...  相似文献   

19.
为缩短紫斑牡丹育种周期,建立牡丹胚培养研究的最佳体系,通过培养基的筛选,选择不同采收期的种子通过不同外植体类型进行紫斑牡丹胚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胚培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1/2 MS+1.0 mg/L IAA+1.0 mg/L GA3,最适根诱导培养基为1/2 MS+0.05%AC+0.1 mg/L IBA,最适继代生长培养基为1/2 MS+0.05%AC;种子成熟度的不同会影响幼苗的伸长生长;外植体不同类型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15,30,45,52 d)对已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和侧根数量对根长>5 c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结合300 mg·L-1 赤霉素(GA3)处理,最有利于凤丹种子生根;对已生根种子4℃低温处理52 d后萌发率最高,达到84%,但耗时过长,且与低温处理30 d的萌发率差异不大,故30 d的低温处理是打破已生根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当穴盘透气不良时,根长小于5 cm的种子易腐烂,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极少有腐烂现象,且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移入温室60 d时,萌发率达到80%,远高于根长<5 cm的种子萌发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生根种子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大于3.0 mm或侧根数量大于10根时,上胚轴可优先萌发。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