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姬菇是侧耳属中的一种小形的蕈菌 ,含有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 ,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 8种氨基酸。由于姬菇有较好的商品性状 ,在侧耳属中价格最高 ,经济效益较显著 ,引起栽培者的兴趣 ,近年来栽培量有增长的趋势 ,但一些栽培者在栽培时有很大的盲目性 ,特别是一些栽培量较小的菇农 ,有的因品种选择不当 ,造成产量很低 ;有的因配方不合理而造成减产。我们着重做了品种的筛选试验和配方的比较试验 ,以确定优良品种和较合理的配方 ,以惠广大菇农。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筛选 筛选试验共做了二批次。参试菌株 10个 ,…  相似文献   

2.
平菇新品种--秀珍菇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不同地区称渭的平菇所指生物学种不完全相同,但是总体上说,俗称为平菇的食用蕈菌包括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rucopiea)、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florida)和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分别俗称为灰平菇、姬菇、白平菇和凤尾菇。近年市场上出现了名为“秀珍菇”的蕈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也称小平菇,姬菇,环柄侧耳。我所于2001年3月与延平区中洋村农技站杨昌焰协作,生产秀珍菇70,000袋,产量质量较理想。现将秀珍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株选择菌株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量,关系生产的成败,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菌株很多,福建省目前用的日本小平菇品种也是较为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姬菇(Pleurotus Sp)引自日本,是侧耳属中的一个种。我们于1988年、1989年连续两年进行了栽培试种,取得了好结果。现简介如下: 一、形态特征姬菇子实体丛生或单生,菌盖贝壳形,幼时边缘浅兰色,成熟时淡灰至淡白色,菌肉白色,质地  相似文献   

5.
真姬菇菌糠提取液对5种食用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真姬菇菌糠水提液和乙醇提取液对金针菇、灵芝、真姬菇、花脸香蘑和糙皮侧耳等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姬菇菌糠水提液或醇提液对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提液有利于糙皮侧耳菌丝的生长;而醇提液则有利于灵芝和金针菇菌丝的生长;2种提取液对花脸香蘑和真姬菇菌丝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真姬菇菌糠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余建民 《食药用菌》2013,(5):295-296
<正>姬菇属于侧耳属,是食用菌中最普通的一个品种。其菌盖为贝壳状或扇形,菌柄侧生或偏生,肉质嫩滑可口,有类似牡蛎的香味。在日本用于面食佐餐,销量大。姬菇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可利用的栽培原料分布非常广泛,目前多采  相似文献   

7.
徐彦军  邹琴  刘洋  张凌峰 《食用菌》2012,34(5):28-29
采用不同脱袋覆土方式栽培姬菇,分析各处理对姬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姬菇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1姬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2.70 kg/m2)并与对照(袋栽出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覆土栽培姬菇的子实体脂肪、多糖、粗纤维、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鲜味更浓郁.  相似文献   

8.
黄志龙  谢福泉 《食用菌》2000,22(6):32-33
小平菇,亦称袖珍菇,隶属于侧耳属,其形态优美,质地脆嫩,美味爽口,富含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蔬菜,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是近年来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但与常规平菇相比,其栽培技术有着独特性,现将菌株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菌株特性小平菇菌株较多,目前我站常年可供的小平菇菌株有日本小平菇、小平ND和姬菇,其中日本小平菇,菌盖初为灰黑色,成熟时色稍淡些,子实体丛生,柄短,产量集中。小平ND,菌盖为浅灰色,子实体丛生,抗病能力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台湾秀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发 《食用菌》2003,25(6):32-32
台湾秀珍菇,中名紫孢侧耳,别名小平菇、姬菇、黄白平菇、美味侧耳,是近年来福建省从台湾引进的一个新品种。该菇形态优美、质地脆嫩、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1 生物学特征与特性1.1 形态特征 幼菇的菇盖呈灰白色,茵褶菌柄呈白色,菌柄多为偏生,少近于中生。子实体多为丛生,少为单生。  相似文献   

10.
正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白平菇、小侧耳等,是平菇的一个变种。因品种引进来源不同,中文名称也不同,如紫孢侧耳、黄白侧耳、佛罗里达侧耳等。国内大部分省区生产以紫孢侧耳为主,其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 cornucopiae(paul.ex.pers.)Roll]。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种间杂交选育白色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菌株姬菇258和糙皮侧耳(P.ostreatus)菌株青平1号为亲本,单孢杂交,选育出两株白色优质高产姬菇新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的出菇单产较生产上主栽菌株西德33(对照)增产19.2%和19.1%;28号和41号菌株商品菇比例(88.6%和85.6%)高于对照西德33(71.8%),即菇体商品性优于对照;综合体现出了亲本菌株姬菇258的优质丰产性和亲本青平1号的白色菌盖菇体特征。拮抗试验和ISSR标记试验表明,28号和41号菌株与亲本具有遗传差异,即为不同于亲本的新菌株。研究认为,28号和41号菌株具有"姬菇"的典型商品性特征,是2株优质高产的白色姬菇新菌株,可做进一步的中间试验和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12.
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Paul:Pets)Roll]又名黄白侧耳、袖珍菇、小平菇。姬菇属于营养高、热量低的健康食品。姬菇形态优美、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一般蔬菜,含有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长期食用,有降血压、胆固醇的功能,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笔者利用松杉木屑进行驯化栽培姬菇试验,并选育出适应松杉木屑栽培的姬菇优良菌株宁P—C018。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堂姬菇     
正姬菇在金堂县种植历史悠久,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特色产业。姬菇也叫"菇"或者叫"侧耳",它们都属于菌藻类食品。姬菇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幼时为青灰色或暗类色,后变成浅灰色或黄褐色,老时黄色;菌柄侧生或偏生,肉质不老,嫩滑可口,有类似牡蛎的香味。姬菇无论食素炒还是制成荤菜,都十分鲜嫩诱人,是百姓餐桌上的佳品。姬菇以色白、白厚质嫩,味道鲜美者为佳。  相似文献   

14.
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又名小平菇、白黄侧耳。其子实体味道鲜美,肉厚质嫩,口感甚佳,是目前杭州市主栽的珍稀食用菌品种,栽培常用培养料为棉籽壳、杂木屑等。杭州历来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近几年来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桑园总面积已达23.7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近年白黄侧耳(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栽培主料稻草粉、棉籽壳、玉米芯等价格上涨,栽培成本不断增加,栽培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开展利用花生壳作为主要原料栽培姬菇的可行性研究。选用四川姬菇主产区常用栽培基质配方作为试验对照(CK);以对照配方为基础,调整棉籽壳、稻草和花生壳用量的比例,设计6个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6(30%花生壳)的鲜菇产量最高(0.528 kg·袋-1),高出CK(0.464 kg·袋-1)13.79%;生物学效率最高(77.95%),高出CK(74.24%)3.71%;栽培鲜菇利润(0.21元/袋)和栽培盐渍菇利润(0.10元/袋)都最高,分别高出CK的0.16元/袋和0.23元/袋。生产中可采用花生壳作为栽培姬菇的主原料,其用量比例为30%最佳。  相似文献   

16.
姬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麟璋  周建光 《食用菌》2006,28(6):38-38
姬菇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姬菇的名称实际由真姬菇而来,是由商人采购与真姬菇形状相类似的平菇充当真姬菇在销售,由此逐渐流行。姬菇与通常的小平菇又不同,它的形状要求和真姬菇相类似,即菇柄要细长,菇盖在2cm以内,菇质要细嫩;在栽培效益上来说每丛菇根数要多。由上可知姬菇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种,只要符合特殊商品性状的平菇都可以用来生产姬菇。由于菇体幼嫩、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姬菇虽然栽培的产量不如普通平菇,但商品价格要高出普通平菇3~4倍。所以栽培者也不少。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现将笔者几年从事姬菇生产的一点体会总结出来,以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拓展湿地芦苇秸秆就近高值化利用途径,筛选适宜芦苇秸秆代料栽培的侧耳属菌株。方法:以芦苇秸秆为主要基质栽培19株侧耳属菌株,考察供试菌株经济性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平菇3806、2150、大叶39菌株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短,袋产量与生物学效率较高,经济性状较优;大叶39、2150、秋丰1号、灰美2号等菌株菇体大,菇形好,单个子实体质量较高,商品性状好;大叶39、夏灰1、六月灰、2150菌株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多糖含量较高,其中大叶39、2150菌株子实体粗蛋白含量高出食用菌营养标准值。结论:平菇2150与大叶39两菌株的经济性状以及营养成分等指标最优,可考虑作为含适当比例芦苇秸秆培养料栽培的主推侧耳属菌株。  相似文献   

18.
真姬菇品种与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个真姬菇品种栽培评比,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真姬菇14号品种具有产量高、商品性状好等特点;通过4个培养基配方栽培真姬菇评比,处理2培养基配方(杂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0%、玉米粉6%、白糖1%、轻质碳酸钙1%)可获得高产,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据分析,杏鲍菇中含有钾、钙、钠、镁、锌、铜、铁、钼、锡等十余种矿质元素,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0.
小平菇pleurolus osireatus,别名姬菇,菌肉白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为糙皮侧耳中的优良品系。菌盖直径3厘米内的小规格菇,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近年从日本引进,日本定名为。 (一)生态学特性:菌盖直径2—10厘米,扁半球形或喇叭形,后平展,呈扇形或肾形;中部下凹,表面光滑,下凹部分微有白色绒毛;颜色初期灰黑色或灰蓝色,后渐变浅,呈褐黄色或灰黄色,盖缘薄,初期内卷,有时开裂;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不等长,延生,有时在菌柄上形成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