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乡现有塑料棚5200亩,其中大棚2600亩,占总面积的50%。为提高大棚的周年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大棚主茬蔬菜定植前,抢种一茬油菜,不仅能增加三月份的鲜菜供应,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早在7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在京郊首先对大棚前茬越冬油菜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经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试验、总结和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亩产逐年提高,上市量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80年代中期以来,我乡大棚油菜面积800~1000亩,占大棚总面积的33~38%,2~3月上市量250万公斤,约占全市的1/3,其中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上市量约100万公斤,占全市的3/4,是本市大棚油菜上市最早、最多的  相似文献   

2.
徐崇海 《蔬菜》1994,(1):15-16
集安市通沟乡通沟村第三小队塑料大棚栽培番茄,采用春季育一次苗,春秋两茬连季生产,克服了秋番茄育苗难、植株长势弱、易生病、成本高、产量低等缺点。春茬亩产番茄4907.5公斤,秋茬亩产2250公斤,亩收入10114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大棚生产秋番茄开辟了新途径。其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昭阳镇安洲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采用钢架大棚三膜无帘(布)改良法生产春提早番茄后茬水稻,极大提高了种植效益,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保障了粮食安全。每667m2番茄产量7500kg,产值13000元,扣除大棚折旧及物化成本1500元,净利润11500元;后茬水稻667m2产量600kg,产值1700元,扣除成本300元,净利润1400元。全年合计每667m2总产值14700元,净利润12900元。2014年该种植模式推广面积154.67hm2,由于番茄行情较  相似文献   

4.
董文奇 《蔬菜》1991,(1):16-17
近年来,由于大棚黄瓜连年重茬病害加剧,春季蔬菜大棚栽培开始向茄果类蔬菜发展。除了大棚番茄和茄子外,大棚青椒的面积也有了较多的增加。目前有不少菜农的大棚青椒亩产达到3000~4000公斤,亩收入1000~58000元,这说明生产大棚青椒不仅丰富了春淡季蔬菜市场,而且同样可以获得可  相似文献   

5.
高玉林 《蔬菜》1990,(6):14-15
我种植蔬菜已经多年,但由于栽培技术低、管理水平差,经济效益不高。自从1986年订到《蔬菜》以来,把刊中介绍的先进早熟高产措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连年获得高产增收。特别是1989年,由于采用了各项先进的早熟高产措施,春茬大棚番茄虽连续四年没换茬,仍然获得亩产7740多公斤,产值10000多元,亩纯收入9500多元。比传统的栽培方法提高产量产值一倍以上,如果加上秋茬的收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此文谈谈我在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导读: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增加蔬菜生产效益,嘉善县经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棚番茄—松花菜—番茄等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不仅实现了一年收获三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每667 m2大棚秋延后番茄产量约4000 kg、产值1万余元;松花菜产量约2000 kg、产值1.2万余元;半越夏番茄产量约3000 kg,产值9000余元,三茬合计,每667 m2产值3.1万余元,净收入2.3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应用春茬大棚番茄潜伏生产秋番茄,比秋茬棚黄瓜平均产值增加经济效益40%左右。我们的体会是:1 利用春茬番茄潜伏芽生产秋番茄的好处1.1 解决了北方地区利用育苗生产两茬棚番茄生育期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赣南设施大棚越夏茬番茄生产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从栽培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越夏茬番茄生产试验情况.结果表明,使用嫁接苗死棵率约9.8%,平均单株商品果数8个,折合667 m2产量为1920 k g,而实生苗生产因土传病害严重则完全绝收;667 m2产值8640元,比春茬番茄产值明显降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9.
大棚、日光温室菜豆秋延后栽培技术皮连生齐心(南关区农林水利局)(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菜豆是城乡人民日常需要量较多的一种大宗蔬菜,因此在栽培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春茬保护地黄瓜、番茄生产效益较高,菜豆产值差一些,因此,春茬大棚、日光温室栽培的较少。大棚...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乐东村有太阳能地中热交换大棚(简称他中热交换)12栋,8000m2,建棚7年来一直清种春秋两茬番茄。由于应用地中热交换技术和精细栽培管理.每年都比普通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春番茄667m2产量10000kg,产值19000元,秋延后番茄(不使用地中热交换)产量1000kg,产值8000元.今年两茬收入达27000元,平均每m2产值40.5元,成为长春市棚番茄高产典型。大棚番茄应用地中热交换技术表现明显地“两早两高”特点。两早:即定植早、上市早。正常年份,3月中旬定植,比普通棚早定植20d(天)至一个月时间,定植后55d(天)采收…  相似文献   

11.
番茄是上海蔬菜主栽品种之一,历年春栽面积在2.7万~2.9万亩之间,1979~1981年的平均亩产为1870公斤,产量不高不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82年开始,我市参加长江流域蔬莱高产协作组,组织春番茄高产协作。至1988年止,共设立56个高产协作点,协作面积646.8亩,平均亩产4584.7公斤,与7年来全市番茄生产相比,亩产增加2198.8公斤,增幅92.2%;个别高产点如上海县新泾乡马  相似文献   

12.
杨殿伶  吴存江 《蔬菜》2008,(2):14-14
北京市顺义区日光温室上茬甜瓜下茬番茄的种植模式,已有10多年历史,其产量和效益一直比较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2007年全区达到130余hm2.上下两茬667 m2产量在8000~9000kg,产值1.5万~2万元.李遂镇东营村郭秀芝是北京市蔬菜科技入户五星级示范户,2007年在她的667 m2日光温室中,上茬甜瓜产量达到2 225kg,产值13 250元;下茬番茄产量7500kg,产值12000元;全年总产值25 250元,扣除生产开支3 870元(不含工资),全年纯收入21 38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锦州市太和区新民乡十里台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365户,1249人,菜田面积670亩。1986年前的保护地面积仅11亩(大棚6亩,温室5亩),占菜田面积1.6%。1986年全村菜田总产量266.78万公斤,年均亩产3981.8公斤。总收入103.93万元,亩产值1551.16元,人均收入832.80元。该村的菜  相似文献   

14.
南关区净月镇乐东村科技示范户刘平先大棚番茄在1991年亩产值1.5万元的基础上,今年采用太阳能地下贮热技术、潜伏芽利用技术和精细管理,春秋两茬番茄亩产达10625公斤、产值1.7万元(春茬1.4万元、秋茬0.3万元),平均1平方米收入25.50元。春茬番茄5月29日登市,7月21日换头。秋茬9月下旬开始上市,一直供应到11月上旬。他出售的商品果个大、整齐、色泽鲜艳,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安阳市北郊大司空村,人口1483人,春季蔬菜面积666亩,春番茄为455亩,占春播蔬菜面积的68.9%。是全市番茄面积最大的蔬菜专业村。全村春番茄亩收入超过2500元的户占25%,1000~1500元的户占63%,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户占全村12%。番茄能手李克振、李瑞富、薛太平、李卫国、陈海、张全玲等亩收入达3000元以上。1989年春季李卫国日光温室番茄商收入达1万多元。这个村的番茄果  相似文献   

16.
黄瓜是新乡市牧野区大棚冬春茬生产的主栽蔬菜,在该区(原郊区)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牧野区大棚冬春茬生产基地已于200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667 hm2,而且带动周边县区发展到1 400 hm2.该茬黄瓜产量高、效益好,每667 m2平均产量约10 t,收入约8 000元.现将其标准化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当地蔬菜生产实际和广大居民消费习惯,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热镀锌钢管骨架大棚大白菜-番茄-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一般每667m2大白菜产量达4 800kg,产值8 640元;番茄产量8 500kg,产值11 900元;芹菜产量6 000kg,产值7 200元。3茬合计每667m2收入27 740元,扣除生产成本10 340元(农资3 460元、水电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山东省平邑县菜农在种植大棚春早熟萝卜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接茬延后生姜生产的高效栽培模式,春早熟萝卜满足了蔬菜淡季的市场需要,生姜提前20d(天)左右播种,生长后期又在大棚内延后生长20-30d(天)[整个生长期延长了40-50d(天)],增产明显。该种植模式在全县推广面积逾666.7hm^2,春早熟萝卜每667m^2产量2500kg,产值2500元;延后生姜每667m^2产量3500kg,产值10500元。该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每667m^2年总产值13000元,纯收入逾1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茼蒿-番茄-青菜一年三茬高效茬口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汪洁 《上海蔬菜》2012,(3):58-59
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合理安排茬口避免连作,能提高设施菜田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棚茼蒿-番茄-青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以绿叶菜为主,搭配种植番茄,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收益,667m2年总产量7500kg、年产值18100多元。现将该茬口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剑华 《蔬菜》1990,(6):5-8
加温春大棚番茄,系指提早到3月初定植,4月下旬~5月初采摘上市的早熟栽培番茄。由于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而北京地区早春寒冷,如果不能人为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往往得不到理想的产量和产值。四季青乡常青农工商公司的菜农利用地炉煤火加温的办法,解决了大棚早春寒冷,不适宜栽培番茄的难题,取得了亩产番茄4000多公斤,亩产值7000余元的高效益。在今春平均气温比往年高1~3℃的情况下(加温大棚提早定植一周),加温大棚的经济效益仍比未加温棚亩产值增加54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