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兴光流域内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文章分析总结了工程实施的做法和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2.
水土流失防治是我区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南部山区八县(区)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近几年,坚持“垫淤结合,以垫为主、快速整平”和“山、水、田、林、草、牧”综合治理,基本实现了由分散治理向集中连片治理、由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怀东 《甘肃农业》2004,(11):62-63
定西地区认真贯彻水保法 ,多年来坚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 0 333k ,治理程度达 6 1 .8%。实践表明 ,要加快干旱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必须注重生态自然修复能力 ,注重草灌建设 ,加大骨干工程和淤地坝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要素,山水林田路村居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本文立足甘肃不同地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依据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求,针对小流域生态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水土流失特点,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渭源县把梯田建设作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常抓不懈,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但基于全县部分地区坡耕地面积较大、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还需采取一系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实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目标。本文以2020年渭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概述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6.
定西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定西县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该县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要与农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是来源之一,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区域内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舟曲县坡耕地治理效果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陇南市自2013年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全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坚持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统一规划,预防保护、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并重,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科学布设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开启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治理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根据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实践,以法规政策为依据论述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法律规定,包括综合治理,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防风固沙体系;坡耕地的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的组织实施以及水土流失治理责任制等  相似文献   

10.
秦州区依托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 415.39km~2,梯田66.37万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回顾总结了景泰县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成效、做法、经验,剖析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因应对策,为提升县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治理水土流失刻不容缓。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郭磊 《甘肃农业》2014,(24):65-65
文章通过对平凉市水土流失所造成危害的分析。对平凉市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许多不利影响的分析;对平凉市水土流失治理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措施和方法。在治理过程中,按照近年来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建立更高标准、更大规模的平凉市建设,合理规划,认真组织,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在防治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资源破坏、减轻水沙危害、促进农村产业和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麦积区藉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藉河重点支流治理二期项目是我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域性治理工程,于2006年9月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立项实施,四年内共治理小流域1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62,项目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为中心,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山川秀美为目标,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进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系统开发。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和生态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项目建设中探索出了重视项目机构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创新工作方法,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预防监督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水土流失,是整治开发国土的一项重要工作。所谓小流域治理,就是按天然降雨的独立集流区域,把支、毛沟岔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耕作三项措施综合治理,逐步将荒山、荒坡、荒沟开发建设成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基地。下面,结合我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介绍一些小流域治理的实用工程技术,供参考。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开展小流域治理,必须先进行规划。规划要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原则,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沟与治坡相结合,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五寨县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面积,成因及危害,提出了全县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包户治理相结合,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7.
凉州区张义山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9.21%,主要以水蚀为主。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必须提高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认识,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采取行之有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通过林草、工程、农业耕作三大措施,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从而改善张义山区人居环境,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增加天然林保护投资,抓紧研究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有关政策,完善三北防护林工程投入和建设机制。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和灌溉草场建设。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区域荒漠化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提高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启动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安排专门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支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坡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由此应运而生,经过数年推动与实践,全国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及浙江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形成了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和监测预防为一体的措施体系,并对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宝根 《现代农业》2011,(10):76-77
锡林浩特市东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是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中的分部工程,它是以小流域为单位治理,高强度集中投入,集中连片多措施综合治理,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起到了高效拦截泥沙,快速恢复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治理工程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水库周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建议在今后的治理实践中,还应注意解决好资金不足,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工程进度,开山取石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无节制的过度放牧严重破坏新建植被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