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做好青年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重要工作,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大力开展青年员工培养工作,持续优化人才培育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青年员工综合素养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建立十年进阶成长目标,明确阶段培养任务国网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紧紧抓住员工职业生涯“第一个十年”黄金时期,聚焦帮带传导、平台搭建、资源保障,以能力培育为主线,  相似文献   

2.
<正>工匠人才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广大员工学习的闪光标杆。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工匠人才的培育选树和传承发扬,以服务企业中心工作为主线,以“创优创新创效”为特点,以“四项机制”为抓手,精心打造集员工思想引领、科技项目创新、专业技术传承和工匠品牌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激励公司广大员工立足岗位、争先创优、拼搏奉献,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3.
徐凯  刘正林 《农电管理》2013,(12):31-32
聊城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带团建,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桥梁、纽带、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以打造“电靓青春”青年工作品牌为载体促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正"1234"创新创效体系以开发供电所员工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同时激发员工爱企、爱岗、敬业、奉献的热情,激励员工用激情和智慧为企业奉献力量。1供电所创新创效存在的问题1.1所思所想"缺关注"供电所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渠道聆听到来自一线的声音,员工的绝大部分好想法、好创意往往仅停留在闲谈中,很难得到收集和关注。1.2所为所向"缺平台"供电所员工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接地气的"土  相似文献   

5.
2018年底,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瞄准青年员工队伍,以“扬帆启航我在路上”为主题,向2015年以来新进青年员工发出“打怪升级追鹰令”的号召。作为企业的新鲜血液,青年员工的加入对企业推动创新发展、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调动青年员工的学习热情,挖掘青年员工的发展潜力,引导青年员工的职业方向,铺就青年员工的成长基石,公司以3年(2019—2021年)为周期,选取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和近4年新进员工开展“一对一”精准结对培养计划。经过讨论,将该计划定名为“打怪升级追鹰令”计划。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员工到底需要什么,如何以青年员工需求为导向,真正将满足员工需求、助力员工成长、服务员工发展落到实处,是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推进服务青年员工工作的重点。基本内涵2 0 1 9年初,公司结合青年员工发展现状,以推进团青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思路,以开展针对青年员工需求采集、需求分析和  相似文献   

7.
5月8日,莲花县供电公司师带徒代表、团员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助力“梦想导师·助力青年成长”活动。为护航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公司启动了“四类导师”活动,即以先进典型为导师,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领导干部、老员工为导师,引导青年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以专业师傅为导师,引导青年员工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以阳光青年为导师,引导青年员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8.
陈举 《农电管理》2014,(10):19-20
<正>方学智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秉承"分享、创新、成长"的理念,努力打造"学习型、分享型、创新型、专家型"团队,是一个实现人才聚合、成果展示、交流分享的平台。2013年5月,一支以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凯里供电局变电管理所继电保护班班长方学智为带头人,继电保护骨干和青年员工为主体的团队——方学智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有人员11人,队员平均年龄28岁。  相似文献   

9.
企业中敢想、敢说、敢干、敢创新的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员工的思想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灌南县供电公司多措并举全力搭建青年员工培养平台,让一大批年轻人脱颖而出迅速成长。目前有35名青年员工迈进了党组织大门,14名青年员工先后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要求,以促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为主线,培养青年员工的企业认同感、融入感,大力营造崇尚学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发广大青年员工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时代风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过硬的本领和务实的作风,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19年6月,国网蒙城县供电公司成立“旗帜领航?青年成才”学习小组,定期组织青年员工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畅谈心得体会,助力青年员工的综合素养快速提升,促进企业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11.
青年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如何培养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总结安新公司团青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内外部形势对青年员工的影响,及团青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并提出改进团青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国网昌乐县供电公司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温润思政引领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坚持“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三项原则,筑牢青年思政工作阵地,推动“四育”孵化管理,打造“青年思政+”实践平台,确保青年思政工作推动有力,  相似文献   

13.
正新年伊始,国网福建泰宁供电公司择优选拔5名青年员工到基层班组挂岗锻炼一年。近年来,该公司扎实开展青年员工"关心关爱·成长成才"行动,逐渐建立了一套引导青年、服务青年、锻炼青年的工作体系。今年,该公司立足青年员工自身成长,推出以优秀青年员工带"课题"到基层攻关"补短板"这一做法,创造条件让优秀青年走进一线,重心下沉,融入基层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课题项目双向融合,以强化其岗位实践、担当作为的激情与干劲,精心培养一批勇担当、敢负责、有作为的青年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让青春无悔     
<正>国网重庆武隆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团支书杨晓初,是公司众多青年员工中的佼佼者。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心向党看,全力做工作,对得起集体,无愧于青春!"魅力青春创先争优2011年7月,杨晓初任职运检部团支部团支书,期间,他积极主动深入到青年员工当中,了解青年员工的诉求与想法,通过公司团委全力为青年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同时,他一直坚持做青工思想动态分析总结,及时把握青工思想脉搏,有针对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创建科学合理、高效运转、协同贯通的青年员工培养体系,形成目标清晰、措施有力、效果显著的青年员工培养最佳路径,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从强化岗位实践、促进能力拓展、建立考评体系三个维度入手,以深化“见习岗”培养、搭建柔性攻关团队、加强岗位能力评价、建立能力积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国网湖北随州市曾都区供电公司万福店供电所建立以供电所为单位的微信平台,实现了生产管理信息的及时传递,成为了班组发展建设的倍增器。1建立微信平台的目的建立微信平台的目的是创新管理方式,打造透明工作平台,延伸班组管理深度,加强工作质量监督,提高班组管理效率。2微信平台实现的工作目标(1)营造人人争先的工作氛围。供电所要求每个员工随时将自己的工作进程上传至微信平台,工作透明  相似文献   

17.
姜跃丽  林莉  付淇 《南方农机》2023,(22):183-187
【目的】探索构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实践体系和作品产品化实现路径,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法】课题组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意识培养、团队选拔、阶梯递进、实践成长”四个阶段构建课程体系;“教-学-训-创”多维协同,搭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建构“作品产品化”和“课程公司”的实现路径,建设“三导师”联动的师资队伍,设计50学分的专业创业课程。【结果】提高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创业意识、职业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实施创业行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结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实践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但还缺乏相应高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无法有效对课程进行诊断、修正和成效判断,因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将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与"创新"这个时髦的词挂上钩,应可追溯到2013年,那是在市公司的鼓励下,我尝试撰写的《"员工主体式"工作法》初次入选市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典型经验库。而真正与"创新"结缘,还得从2016这个既忙碌又辛苦的本命年说起。2016年年初,国网江西莲花县供电分公司由党政工主导,召集青年骨干座谈年度创新创效工作计划,大家纷纷提出关于在营销、生产等专业开展小发明、小创  相似文献   

19.
《农电管理》2013,(7):10
为了加快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应运而生,这种创新模式的实施,给电力创新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今"创新工作室"已然成电力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将每一名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的创新发展上来,引导着广大员工积极主动创新创效,为电力技术发展、电网管理水平提升提  相似文献   

20.
张甜甜  王伟 《农电管理》2013,(12):33-34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积极调整教育培训工作方式,主动探索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新模式,以“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员工成长”为理念,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规范流程、集约管理”为工作原则,大力实施“123”工程,主动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大胆尝试,努力:其践,谱写了创新“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