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     
正俄罗斯制定肉及肉制品兽医卫生检验新规则11月15日,俄罗斯农业部关于批准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屠宰产品兽医卫生检验新规则的命令草案,在联邦法律法规草案门户网站上公布讨论。公众讨论结束期为2019年1月16日。草案规范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屠宰产品屠宰后的兽医卫生检验方法;在发生传染性、侵袭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病理变化时,兽医卫生的检验方法;禽、家兔、海狸鼠和野生动物屠宰产品兽医卫生检验方法;市场和冷冻厂的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屠宰产品的兽医卫生检验和兽医检查方法;畜禽屠宰产品、野生动物皮革、  相似文献   

2.
家兔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家养动物 ,其皮、毛、肉不仅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 ,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家兔的繁殖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家兔养殖业的发展 ,对家兔的检验工作也逐渐提到日程上来。现根据多年的检疫工作经验 ,浅谈一下家兔的卫生检验方法。1 家兔的宰前检验1 1 群体检查 健康家兔神态活泼 ,行动敏捷 ,两耳直立 ,双眼明亮 ,眼角干净无分泌物 ;被毛浓密而有光泽 ;肛门洁净 ,无粪尿污染 ,粪球呈圆粒状 ,滑润而且匀称。体温 3 8 5℃~ 3 9 5℃ ,呼吸 5 0~ 60次 /分 ,脉搏 80~ 1 40次 /分。如发…  相似文献   

3.
家兔全身都是宝 ,其皮、毛、肉不仅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 ,而且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兔肉品质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与其它肉类相比 ,蛋白质含量高 ,而脂肪含量低 ,且有较高的消化率。我国是养兔大国 ,生产的兔肉大多销往国外。为确保产品质量 ,增加出口创汇 ,搞好家兔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检验极为重要。1家兔宰前检验屠宰厂待宰家兔 ,来源于不同产地 ,经过长途运输 ,往往疲劳不堪 ,加之环境条件骤然改变 ,机体不能适应 ,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因此 ,对侯宰家兔 ,应根据产地、品种、数量分群饲养 ,并注意病、健隔离 ,以免扩大传染。或将…  相似文献   

4.
家兔的检疫,包括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宰前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宰前检疫,不仅可以及时确定家兔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及早发现许多在宰后检验时难以发现的人畜共患病和某些中毒病,及时别出病免,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肉品的污染。而对于一些潜伏在体内、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只有通过宰后检验才能检出。宰后检验是宰前检疫的补充和继续,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内控制病肉,防止肉品污染,保证消费者健康。下面,具体谈谈家兔幸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1宰前检疫家兔的宰前检疫,通常以感官检查为…  相似文献   

5.
肉品卫生检验历来以宰前检疫和宰后肉检为主,这是必要的,而在实验室检查中作为鉴别肉品卫生质量的新鲜度测定则很少应用。近年来,肉品卫生检测的范围已扩展到环境污染、残毒及变质检查等兽医公共卫生方面,伴随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增长,人们对肉的需求量大,对卫生质量的要求高。因此,对肉的新鲜度检查,已从研究阶段过渡到实用阶段。国内关于牛、猪、鸡肉新鲜度的检测研究较多,而对兔肉新鲜度的检测研究尚未见报导。为提高兔肉卫生质量及合理地制订兔肉的卫生标  相似文献   

6.
<正>生猪屠宰后鲜肉品质的检验是屠宰检疫检验的重要环节,能检出对人有害及可致病的肉和肉品,对防止染疫肉类上市销售,保证肉品卫生质量,保障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事基层屠宰检疫检验工作10余年,现将工作中常见的鲜肉异常症状做出粗浅的分析叙述,并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做到及时、准确、规范的处理。1气味异常肉的检验与卫生处理鲜肉的气味异常在生猪屠宰后和保藏期间均可发现。原因主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交易和商品经济活跃的今天,野兽肉也是繁荣市场、增加商品数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国目前尚未统一的规程规定对野兽肉的卫生检验方法和标准。笔者根据近年实践参照已有的兽医卫生检验规定和规程,就野兽肉的肉品卫生检验作一简要的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动物检疫检验实践中,发现影响动物产品(肉品)卫生质量的因素除动物防疫条件、疫病和寄生虫病控制、屠宰过程管理、药残监控等方面外,性状异常肉的鉴别检验和卫生处理也是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应加强对性状异常肉的鉴别检验,做出恰当的卫生处理,提高肉  相似文献   

9.
在生猪宰后检验中,准确迅速地鉴别出黄脂肉与黄疸肉,是肉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的一项重要工作.胴体黄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黄疸,另一种是黄脂.它们的致病原因和食用价值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准确鉴定、正确处理这两种肉时卫生检疫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就黄脂肉与黄疸肉的鉴别检验和卫生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长期的动物检疫、检验实践中,发现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因素除动物防疫条件、疫病和寄生虫控制、屠宰过程管理、药残监控等方面外,对各种性状异常肉的鉴别检验和卫生处理也是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应加强对异常肉的鉴别检验,作出适当的卫生处理,提高肉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动物检疫检验实践中,发现影响动物产品(肉品)卫生质量的因素除动物防疫条件、疫病和寄生虫病控制、屠宰过程管理、药残监控等方面外,性状异常肉的鉴别检验和卫生处理也是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应加强对性状异常肉的鉴别检验.做出恰当的卫生处理,提高肉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家兔屠宰加工的卫生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兔肉的卫生质量及其耐存性,而且与消费者的健康及养殖业的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笔者从家兔屠宰加工的卫生要求、家兔的宰前管理与检疫、家兔的宰后检疫和家兔屠宰检疫对象的鉴定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兔屠宰加工兽医卫生监督内容,旨在为正确执行屠宰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兽医卫生监督提供参考。我国规模化家兔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监督工作起步  相似文献   

13.
<正>家兔是四季繁殖的经济型动物,其特点是繁殖率高,每只肉种母兔年提供兔肉重量是自身的13~16倍,甚至更高。在这么高产量的前提下,要想把家兔养好,尤其是冬季,在东北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要素,方能保证家兔的健康和正常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肉品卫生》由全国商业卫检科技情报中心站主办 ,是全国性的商品畜禽检疫检验及乳、肉、蛋、鱼卫生检验的专业性刊物。本刊适合兽医食品卫生、集市贸易肉品检验、外贸商检、卫生防疫、部队肉检等工作者及有关大专院校技师生阅读。栏目设有 :调查研究 ,经济交流 ,市场检验 ,卫生管理 ,专论与综述 ,基础知识讲座 ,问题讨论和译文等。本刊公开发行 ,月刊 ,1 6开 ,48页 ,每本订价 4.90元 ;全年 5 8.80元 (含邮费 )。发行方式为邮局发行。如果错过征订日期 ,可直接汇款到本刊编辑部 ,收订日期自 2 0 0 0年 9月起办理 ,订阅者可直接汇款到本刊编…  相似文献   

15.
<正> 家兔的假结核病,在屠宰卫生检验中经常发现。该病流行于较冷寒季节,以冬季和初春为最多,秋季次之,夏季较少。由于家兔假结核病和球虫病的内脏都有灰白色结节  相似文献   

16.
邢晓虎  林静  邢晓华 《猪业科学》2002,19(10):63-64
市场上的肉(主要指猪肉、牛羊肉及白条鸡),目前均来自于定点屠宰厂,是经过兽医卫生检验的,肉尸上盖有<兽医验讫>的印章,一般说是合格肉,可以选购.  相似文献   

17.
肉品中几个新鲜度指标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新鲜度是肉产品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而肉品新鲜度检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试验通过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对肉、脂肪中新鲜度测定的几个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8.
运用滤纸、pH值试纸及特制的纸片,纸条进行肉品的兽医卫生检验,这在1959年农业、卫生、外贸和商业四部联合颁发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中没有这项技术,在目前进行肉品卫生检验中也不多见。目前各地市场检疫大多仍延用“一把刀子,一把钩,再用眼睛瞅一瞅”的老方法,市面上许多劣质肉品(病猪肉、死亡或濒死肉、中毒后带毒、腐败变质及人为掺水肉等),由于摊点多、来源复杂、分散屠宰、缺头蹄、少  相似文献   

19.
动物性食品营养丰富,是人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卫生意识的加强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人类对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笔者在长期的动物检疫、检验实践中,发现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因素除动物防疫条件、疫病和寄生虫病控制、屠宰过程管理、药残监控等方面外,对各种性状异常肉的鉴别检验和卫生处理也是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应加强对异常肉的鉴别检验,作出适当的卫生处理,提高肉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肉孢子虫病是我国法定检验的三大寄生虫病之一(囊虫、旋毛虫、肉孢子虫),是宰后检验必须检查的病种。但在目前的肉品卫生检验实践中,往往只重视囊虫病的检验,而对肉孢子虫病的检验则重视不够,有些地区甚至根本就不检。肉孢子虫病是由肉孢子虫寄生于肌肉间引起的,猪、牛、羊、马等多种动物及人均可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肉孢子虫属二宿主寄生虫,寄生于肌细胞内。其终宿主为猫、犬、狐、狼、人等,中间宿主为草食动物、杂食动物、禽类、啮齿类等。寄生在中间宿主横纹肌肉的虫体是一种包囊结构,称为“米氏囊”。猪肉及牛肉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