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2例牛眼鳞状细胞癌进行了眼观、光镜和电镜检查。牛眼鳞癌是由结膜、角膜或瞬膜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主要以外生性生长形成菜花状隆起,也可侵犯前房并向眼球周围组织浸润。组织学结构的特征是癌细胞形成癌巢,癌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癌巢中心有角化珠形成。超微结构特征是癌细胞间见桥粒或桥粒样结构,胞浆内有束状的张力原纤维。本文对牛眼鳞癌的发病学问题,如发病年龄、品种、性别,发生部位,病变发展过程,病因,蔓延和转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三角帆蚌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生物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三角帆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肝脏、肠道、鳃、斧足、闭壳肌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和细胞病理变化。病蚌临床症状与自然染病症状相似,病变早期,体内有大量粘液排出体外,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两壳微开;病变后期,闭壳肌失去功能,两壳张开,肠道水肿,有腹水,肠内无食物,肝脏呈糜烂状,斧足苍白,鳃暗黄。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嗜水气单胞菌对肝脏危害最为严重,肝小管肿大破裂,管腔变小甚至完全堵塞;肝细胞肿大变性,胞浆内出现空泡,细胞核溶解,水肿变性直至坏死,间质中大量的嗜酸性细胞浸润,其次是鳃,鳃丝细胞排列松散,纤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脱落,隐窝深处理胞坏死,水肿,细胞内及细胞间出现空泡,粗面内质网扩张。嗜酸性细胞局部聚集,分泌细胞钙化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由产气单胞菌引起的牛蛙肝肿大病的病理研究结果。观察表明,病蛙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皮肤淤血,炎性水肿,表皮细胞坏死,脱落。骨骼肌纤维肿胀变性,肌核肿大乃至固缩坏死;肠壁充血发炎,肠上皮肿大,进而萎缩变性,崩解脱落。肝索断裂,肝细胞肿大,颗粒变性,糖原颗粒减少甚至消失,局部细胞溶解,坏死。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中华鳖红肿病的病理形态学。此病临床上表现为皮肤出血和肿胀。剖检发现体腔内有带血液体,肝、脾、肾肿大。组织病理变化的特征为:a.肝变质性炎症,肝细胞水泡变性和间质组织增生;b.肾小球充血,肾小管内有钙化颗粒;c.急性脾炎;d.心包和心肌间质水肿与炎症细胞浸润;e.骨骼肌纤维肿胀、溶解,均质化;f.皮肤炎性水肿、坏死。  相似文献   

5.
对DMBA诱发的金地鼠颊囊癌前病变进行了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随病变的发展,细胞间隙增宽,矫粒减少,异常增生阶段,可见多数绒毛样突起突向细胞间隙,基底膜连续性中断,细胞原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吉林省某鹿场梅花鹿流产胎儿肝脏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毒株接种于佃BK传代细胞后出现了BVDV典型而规律的细胞病变,其理化特性与BVDV相同,致细胞病变作用可被BVDV国际标准株C24V株的牛阳性血清所阻断,电镜负染观察病料接种MDBK细胞的F1代浓缩病毒液,可见典型的BVDV粒子形态,从F1代浓缩病毒液中分别扩增出402bp(NS2-3)和700bp(R)的目的片段。认为该毒株是BVDV,命名为CCSYD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卡介苗(BCG)感染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将4周的C57BL/6小鼠暴露于BCG气溶胶30 min/d,连续3d,并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和抗酸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变及结核菌数和分布情况.结果 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可见多处炎症细胞浸润,呈慢性炎症.小鼠肺组织切片抗酸染色,可见结核杆菌,呈弥散分布.结论 成功建立肺结核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江绮晴  方祥  郑贵朝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83-185,199,238
采用徒手切片对金线莲组培苗及共生苗底部茎端进行显微观察,可见金线莲组培苗茎端皮层细胞中无菌丝团,而共生苗皮层细胞中可见大量刚形成或已被消解的菌丝团,表明共生真菌与金线莲组培苗已成功建立共生关系。采用电镜对金线莲共生苗作进一步观察,可见植物细胞中菌丝周围分布较多被分解的淀粉粒及溶解酶,表明共生菌株初期利用了植物的碳源物质,但最终被溶解酶消解,为植物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症状泥鳅(长7—8厘米)突然发病,出现死亡,仅几个小时就死上百条。病鱼仍然摄食,但食量减少。眼观可见泥鳅体表粘液增多,发红,有突起肿块。局部鳞片脱落,部分肌肉腐烂,出现圆形溃疡灶。下颔发红,充出血明显。解剖后没有发现内脏的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10.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除患部皮肤出现炎症、充血和坏死溶解外,伴有急性化脓性肌炎,肺炎,轻度卡他性胃肠炎,肝坏死,化脓住肾炎,急性脾炎。病理变化表明疾病过程为皮肤感染发展为败血症。  相似文献   

11.
12.
林蛙皮多肽是从林蛙皮中提取出的活性多肽,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细胞因子,对皮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水溶液不利于临床使用。试验拟将提纯的林蛙皮多肽与其他皮肤调理剂制备成凝胶制剂并通过建立兔背部皮肤创伤模型来探究林蛙皮多肽凝胶制剂在兔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通过观察伤口红肿、出血、渗出和结痂,计算创面愈合,以及通过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估林蛙皮多肽凝胶制剂的作用。结果表明:林蛙皮多肽凝胶制剂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兔皮肤创伤愈合,提高肉芽组织中新生血管密度和成纤维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3.
葡萄皮渣花色苷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皮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葡萄皮渣中花色苷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70℃,提取液乙醇浓度为60%,pH为0.5的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花色苷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体色是影响鱼价格和价值的重要因子之一,影响鱼类体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系统、营养素以及养殖环境等。文章就鱼类体色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皮肤中得到其白蛋白,命名为MAA-skin.该蛋白为单链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7 ×103,经Schiff's试剂鉴定为非糖蛋白,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GHVKW.用纯化的黄鳝血清白蛋白(MAA -serum)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抗MAA...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酶构成的复合酶对鳕鱼皮蛋白进行水解,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和风味酶复合比为3:1,加酶量为40 000 U/g,水解温度45℃,料液比为1:2,水解pH为6.5,水解时间为4.5 h。最佳条件下鳕鱼皮蛋白水解度可达22.45%。  相似文献   

17.
乌鳢腐皮病致病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乌鳢腐皮病发病原因,对具典型乌鳢腐皮病症状的病鱼显症部位的肌肉和肾脏进行了细菌分离和鉴定,并用分离菌株对乌鳢进行了人工感染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从病鱼显症部位肌肉和肾脏分离出8个菌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2株为腐皮病致病菌,致病菌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表明,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致病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李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0-41,43
[目的]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地防治苹果锈果病的措施。[方法]论述苹果锈果病的诊断、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结果]应准确诊断、正确认识锈果病的几种症状,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结论]该文为苹果锈果病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李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08-110
[目的]寻求提取黑花生衣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黑花生衣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水浴浸提的方法,对黑花生衣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温度和微波时间4因素对黑花生衣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为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黑花生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黑花生衣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乙醇浓度。黑花生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50,提取功率350 W,微波时间3 min,而后在65℃下水浴浸提1 h,测得在523 nm下其吸光度为0.516。[结论]该研究为开发一种新型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天然色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中药涂膜剂蛇床子素体外透皮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复方蛇床子涂膜剂经奶牛皮肤的体外效果,将制备的复方蛇床子涂膜剂置于牛皮表皮上方透皮装置的给药室,用HPLC法测定涂抹剂中的蛇床子素的透皮效果。蛇床子素经牛皮渗透到表皮下层的接受池。接受池为40%乙醇。整个装置放置于39oC恒温环境。每小时取接受液3 mL,同时补充3 mL 40%乙醇,连续取样12 h。所取样品按已确立的色谱条件进样5μL,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蛇床子素的经皮渗透近似于零级动力学特征,表明该透皮剂具备明显的透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