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5,(2):20-20
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若克扣或煮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  相似文献   

2.
拖欠工资要加付赔偿金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若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条例》还对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做了相关规定,如,对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上夜班、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90天、未对未成年工定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9月,人社部公布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拖欠工资导致群体性事件、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等7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今后要向社会公布。应当向社会公布的7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包括: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或者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情节严重的;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节严重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民工维权的期限有如下规定:一、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的时限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  相似文献   

5.
方一 《农家致富》2004,(24):49-49
《条例》共分5章36条,分别为总则、劳动保障监察职责、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法律责任、附则。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投诉,或者依法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条例》明确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向劳动者加付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最近,福建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劳动保障“三基”工作的意见》提出,至2009年底,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制度、管理服务办法比较健全;所有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所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基本工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农村新技术》2005,(3):48-4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23号国务院令,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1,(4)
浙江省实施一项地方法规规定:私营企业应当在开业一年内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浙江省私营企业工会条例》规定,职工人数不足25人的私企,可以按照区域或者行业组成联合工会;职工在200人以上的私企,可以配备专职工会主席或者副主席,工会主席、副主席要依照工会章程选举产生。《条例》还明确,私企工会有权对本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支持本企业职工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私企经营者、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和奖惩、职工培训、安全生  相似文献   

11.
<正>人社部:7类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7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向社会公布: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依  相似文献   

12.
《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两部法律对保障农民的公平就业权、参加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权利给予了明确规定。根据《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及主要内容,围绕当前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这两部法律将给农民就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单国胜 《农家科技》2007,(10):42-43
<正>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作出了许多与劳动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规定,该法从以下十个方面给劳动者带来福音。招工不得收押金、扣证件。不少用人单位要求就业者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缴纳抵押金、风险金或者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2,(22):53
江苏省启东市民主镇读者王某来电:本村南某违反计划生育多生两胎,其家庭人均收入常年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请问:南某能否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答:根据《南通市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法定劳动年龄段,未丧失劳动能力,但不愿参加劳动进行生  相似文献   

15.
风雪追逃路     
2010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河南省监察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优化执法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加强人员、经费、办公办案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科技》2006,(9):53-5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5,(1):68-68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已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可罚双倍支付。  相似文献   

19.
(1)在职业中介机构被骗或者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拖着不办,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20.
(续第11期)三、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即指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对职工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以致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伤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法》在《工伤保险条例》的基础上,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