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茶叶审评的内容与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及价值的高低,主要通过对茶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项目的感官审评来决定。感官审评又可以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即干评和湿评。通过对茶叶进行外形干评和内质湿评来确定茶叶品质的优劣。一般地说,感官审评品质的结果应以湿评内质为主要依据,但因产销要求不同,也有以干评外形为主作为审评结果的。所以,审评茶叶品质应外形内质兼评。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白茶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丽  蔡良绥  林智  王力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9):1606-1610
香气质量是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常用感官审评法评价,但此法带有主观性且很难定量。为探索客观评价白茶香气质量的方法,笔者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12个白茶样的香气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白茶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个白茶中W6的香气质量最好,模型检验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相同;同传统感官审评相比,模型评价不同茶叶的香气分数差别较大,更容易区分茶叶香气品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可替代感官审评法对白茶香气品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生产与经营,品饮与鉴定,教学与科研及其日益繁荣的茶叶文化艺术活动无不与茶叶自身的品质休戚相关。品质的确定依赖于茶叶审评技术。因此,审评技术精当与否,审评结果之准误直接影响着茶业的方方面面,有必要不断提升而精熟。1现行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技法及其利弊乌龙茶是重内质茶,在内质诸因子中,香气滋味又是重中之重,基本决定了乌龙茶的内质水准,同时也是乌龙茶审评技术的难中之难。现行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较为普遍的方法主要是审评术语法及记分法两种。术语法以审评术语表示审评结果。这种方法能给人以比较具体和完整的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索了专业评茶师对品质感知认识的心理学基础及其一致性,从而肯定感官评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研究了我国和其他主要茶叶产销国家审评项目、因子的分类情况,提出感官评茶应分2大项目、评5个因子、比12个内容。通过对名茶、乌龙茶和花茶各因子的关联性的统计分析,得出香气和滋味均是对品质的直接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花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10,32(7):28-31
茶叶感官审评是凭借人的感觉器官,通过一定的评茶程序来确定茶叶品质优次的一种评茶方法。目前,这种方法因其具有快速、简便且较为准确的优点,而被国内外茶叶界认可并广泛运用。本文阐述了茶叶感官审评的主要内容和程序以及审评程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简略介绍了几种现在逐步应用到感官审评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闽南乌龙茶毛茶的审评技术难度较大,因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加工水平所制成的毛茶外形迥异、品质千差万别,没有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就很难悟出其中的奥妙。现根据自己多年的审评实践,谈一谈闽南乌龙茶毛茶审评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闽南乌龙茶毛茶审评分为干评和湿评,亦即干看外形、湿评内质。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茶叶感官审评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评审(感官审评)是一门通过感官鉴定茶叶品质的实用性技术。茶的品质主要是依靠人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鉴定;相对于理化检验,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感官审评容易受到审评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成品茶的质量控制仍是以专家的感官审评为主,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和滋味进行鉴定.因为感官评茶不仅能敏捷地辨别茶叶品质的异常现象,还能评出其他检测手段难以判明的茶叶质量上的某些特殊状况.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的感官审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龙茶是我国的特产,按产地不同,有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之分。乌龙茶具有外形条索粗壮,色泽油润有光,内质香气馥郁芬芳,汤色清澈金黄,滋味浓醇鲜爽,叶底绿叶红镶边的独特品质特点,尤其注重香气和滋味,其审评方法与其他茶类有所不同。由于产地、品种、加工方法不同,各地的乌龙茶品质也有差异,其审评方法也不完全一致。一、审评设备1.审评室审评室坐北朝南,要求光线调和明亮,周围没有异气物品的影响。为使室内光线调和充足,在北面设有倾斜角为30°的黑色遮光板窗户,顶部玻璃下设置白色调光布,使干看台面受光均匀。…  相似文献   

10.
滇红工夫是大叶种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以香高味浓而著称于世。茶叶感官审评是评定茶叶特征和品质等级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滇红工夫茶品质优势基础上,分别对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目进行感官审评技术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提升其感官审评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提高滇红工夫感官审评检验的准确度,推进对滇红工夫品质评价的科学性,促进滇红工夫茶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武夷岩茶品质的感官审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11,33(1):45-47
茶叶品质的鉴评方法主要有感官分析和理化分析,感官分析是通用和常用的技术方法。茶叶种类繁多,不同的茶类其审评方法和技术要领有所差异。如何对武夷岩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以区别品种花色和质量的优次,着重掌握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茶叶感官审评的误差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栩 《中国茶叶》2005,27(2):25-26
茶叶感官审评是在一定的环境、设备条件下,依靠评茶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来完成的.在整个审评过程中,从审评环境、审评设备,到评茶员自身,有许多因素会对最终的审评结果产生影响,导致审评结论出现偏差.充分了解产生审评误差的原因,有效控制审评误差,是一个合格的茶叶审评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对中日感官审评茶叶方法与特点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龚淑英  张琳浩 《茶叶》2002,28(3):159-161,169
本文比较了中国与日本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与特点,指出了两国在感官审评茶叶方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从而在名优茶的冲泡时间,评判茶叶质量各因子所占的比重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铁观音专业审评,是通过茶叶专业审评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对铁观音产品的感官特性(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和叶底等)进行鉴定,是确定茶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的主要方法。然,在日常生活中常人无法象专业人员那样对铁观音品质进行专业评审,但仍可抓住一些重要品质特征进行品评,达到了解铁观音品质优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曾国渊 《中国茶叶》1992,14(1):30-31
乌龙茶品种多样,具外形的条索、色泽特征,依地区及品种不同而异。人们对乌龙茶商品规格要求有着传统的习惯与爱好,一般不注重外形而讲究内质,但是,外形与内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成品乌龙茶的审评,主要是看香气和滋味达两个因子,其次才是外形和叶底因子,汤色仅供参考。福建乌龙茶按地区分闽北及闽南两大类,不论是闽北乌龙茶还是闽南乌龙茶,其成品茶的品质要求都为香高幽雅、茶汤橙明、回味甘甜、耐冲泡,品评方法也部分干评和湿评两种。 1.外形首先是检视茶叶应归属于哪个区域和品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实践教学和实际运用中,对于茶叶的审评依然采用标准的感官审评来进行茶叶品质的测定,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对茶叶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运用到了茶叶的审评过程中,如计算机视觉系统、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新兴技术在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和滋昧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的品评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茶叶感官审评其可靠性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茶叶审评遵循一般的心理学活动规律,以心理学基础为保证的。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认识过程是利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茶叶的色、香、味、形,有其生理机制。茶叶审评是一种心理过程,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光线、颜色、温湿度等有一定的要求并有其原因。同时,分析了茶叶审评方法与心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茶叶审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茶叶品质等级评定,建立了铁观音品质评定的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评判结果.尽管本网络的构造是以传统各项感官审评因子为基础,但其各项性能优于传统的审评方法,具有较好的容错、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为茶叶品质评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茶叶品质是多种品质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各品质因子之间的协调对品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茶叶品质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感官审评的补充--理化审评已逐步成为现实。通过对茶样进行化学测定,把所得的数据作广泛的统计分析,用统计结果分析说明茶品质与其主要成份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各品质因子与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所得的多元回归方程预测茶样的品质,则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与实用性。然而,多元回归分析的计算量过去使人望而却步,从而阻碍了其应用。随着微机的普及应用,使繁多的计算变得迅速准确,使得它在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将色谱应用于茶叶审评的方法。色谱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审评中应用色谱可以提高汤色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将汤色简单、直观地加以再现,处理好人眼的实际分辨力与茶叶品质质量差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茶叶品质,实现茶叶汤色术语的标准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