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枣树生产从稀植大冠的粗放栽培逐渐发展为小冠密植的集约栽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栽培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前几年实生播种建园和篱壁整枝的基础上,借鉴苹果现代栽培技术结合枣树生长结果特点,提出枣树实生播种、宽行密株、枣园生草、架式栽培、篱壁整枝、水肥一体、机械作业和绿色植保栽培新模式,克服了传统栽培方式的缺点,实现了枣园的标准化、机械化和设施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枣树实行建园地实生播种、嫁接育苗,宽行密株、枣园生草、架式栽培、篱壁整枝、水肥一体化、机械作业和绿色植保等综合栽培管理技术。经调查,采用综合管理技术可使枣果产量增加近20%,减少用工30%,减少化肥施用量近35%、农药用量20%,每666.7m2纯效益增加40%~50%。  相似文献   

3.
沈瑞 《河北果树》2007,(2):56-56
1种植形式在5m×6m或4m×5m株行距的枣树行间,间栽1行株距为1m的巨峰或黑奥林葡萄,每667m~2枣园约栽葡萄110~130株,采用篱架式栽培,扇形整枝。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枣树栽培方式是育苗、起苗、定植、定干和整形等,导致因起苗伤根太多而栽植成活率低、缓苗期长、长树慢,影响枣树早实、丰产特性的发挥。而采用实生播种育苗、丛状留株建园及拉倒篙壁整枝的新模式,既可实现666.7m^2。栽555株的高密度,又可充分发挥枣的速生、丰产特性。建园当年即可结果,第2年株产2.6kg,666.7m^2产1443kg,第3年株产4.8kg,666.7m^2产量2664kg。  相似文献   

5.
枣树生长结果特点及其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黄河故道沙区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枣树生产,促进了枣树生产的新发展。目前枣树生产正在由传统的栽培经营模式向现代栽培模式转变,但是传统的以间作为主的大冠稀植栽培管理方式,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所采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现代枣树栽培业的需要,致使许多密植枣园不能适龄结果和早丰产,从而影响了群众发展枣树生产的积极性。为了转变人们对现代枣树生产的认识,提高枣树栽培管理水平,普及现代枣树栽培技术,笔者针对枣树生长结果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果树的篱壁形整枝源于十七世纪法国的庭园栽培。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篱壁形树形已演化出名目繁多的类型。近来,随着果树密植栽培的发展,篱形整枝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梨树的密植栽培中,采用的均是无固定结构模式的自由篱壁形,按有无支架,可以分为有或无支架篱形。据在山东梨树密植试验园观察,无支架篱形的优点是:早期修剪量小、结果早;树高较圆柱形、主干疏层形容易控制;篱壁间留有一定空间,可以防止果园郁闭,便于田间管理。篱壁形整枝也存有明显缺陷,一是树冠体积受一定限制,增产潜力小;二是篱壁内光照条件差,局部郁闭现象重,易出现小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流行的火龙果连排(篱壁)式架栽培模式存在的植株整枝修剪不良,操作标准不够精确定量,不利于以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进行精品火龙果栽培生产等缺陷,通过设计标准化整枝模式,提出火龙果"标准植株"(一蔓十二枝)概念,改进栽培架的连杆高度(140cm),增加防寒线、横担、托枝线、固定扎线等,改滴灌带为喷灌管空中喷洒,改A型支撑为单立柱等,让建园与栽培管理易于实现流程化、标准化、单点优化、精确培训和定量考核成本,且更符合火龙果生长特点和生产精品果需求,为平地和缓坡地火龙果园选择栽培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枣是浙江省金华市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名特干果,兰溪金丝琥珀蜜枣和义乌南枣都盛名于省内外。近年来金华市又迅速发展鲜食枣,枣园面积不断扩大,已达2 650 hm2,但枣树病虫害发生为害也逐年上升。为此,笔者自2003—2006年对金华市枣树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并对枣园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进  相似文献   

9.
枣树是原产我国、历史悠久、栽培最古老的五大栽培果树种类之一。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不但选育出了众多的优良品种类型,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还形成了具有地方区域特征的集中连片栽培和各具特色的栽培风格。枣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市场欢迎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另外,枣果也是我国独具国际果品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果树种类之一。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枣树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黄河故道沙区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枣树生产,促进了枣树生产的新发展。目前枣树生产正在由传统的栽培经营模式向现代栽培模式转变。但是,传统的以间作为主的大冠稀植栽培管理方式,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所采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现代枣树栽培业的需要,致使许多密植枣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宁省桓仁县因冬季埋土防寒而造成的威代尔葡萄冷冻与树体分离(离体冻)问题,系统研究了葡萄连体冻(留在树上自然冷冻)的适宜架式和整枝方式、更新修剪方法等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冬季防寒区冰葡萄连体冻应采用篱架栽培、双臂水平形整枝,并实施双株或双蔓更新交替结果;双壁篱架产量高于单壁篱架和V形架,连体自然冷冻后667 m2产量可达669.7 kg;连体自然冷冻与离体自然冷冻方式对葡萄汁及原酒中主要成分影响不大,但连体自然冷冻方式更符合国际冰葡萄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五莲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枣园土壤瘠薄,管理粗放,枣树生产普遍存在着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为探讨丘陵地枣树早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尽快获得收益,我们于1994~2000年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 2m× 2m株行距对金丝小枣进行篱壁形栽培试验 ,栽后加强肥水管理 ,保花、保果 ,二年生枣树每 6 6 6 .7m2 产果 2 99kg ,三年生树可产 92 7kg ,使枣树提早结果 8~ 1 0年。  相似文献   

13.
枣园间作模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园间作是枣区群众在长期栽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立体栽培模式,在全国各大枣区广为应用.据统计,陕西大荔县现有枣树面积2.8万hm2,间作枣园面积1.8万hm2,占总面积的64.3%,纯枣林仅有1万hm2,占总面积的35.7%c,随着红枣产业的不断发展,枣园间作方式愈来愈多.为了进一步挖掘红枣发展潜力,探索建立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笔者对枣园间作的类型、模式、效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4.
用“T”形篱架栽培藤稔葡萄试验在湿度较高地区,用低架密植和常规的整枝技术栽培藤稔葡萄易造成浆果着色不良,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同时易遭病虫危害。据此,近几年,我们在当地进行了用“T”形篱架和高宽垂整枝技术栽培藤稔葡萄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简...  相似文献   

15.
枣园间作是枣区群众在长期栽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立体栽培模式,在全国各大枣区广为应用。据统计,陕西大荔县现有枣树面积2.8万hm^2,间作枣园面积1.8万hm^2,占总面积的64.3%,纯枣林仅有1万hm^2,占总面积的35.7%。随着红枣产业的不断发展,枣园问作方式愈来愈多。为了进一步挖掘红枣发展潜力,探索建立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笔者对枣园间作的类型、模式、效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6.
整枝技术是黄瓜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之一.生产中常采用摘心、倒头回放两种整枝方式.随着设施蔬菜的发展和国外新品种的引入,黄瓜整枝方式也需不断进行调整,笔者针对华南地区全年气温相对较高,采用高、低两种生产中常用的温室进行整枝比较试验,以寻求当地黄瓜温室丰产栽培的最适整枝方式.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无棣县是全国金丝小枣生产基地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现有枣农间作和枣园面积5.8万hm~2,共有枣树1500万株,其中结果枣树400万株,年产红枣3000万kg,被誉为“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枣树病虫害防治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枣树主干疏层形树形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主干疏层形树形整形修剪技术卫雨润(山西运城农校044000)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枣树多采用自然圆头形、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等树形。但生产实践证明,不管纯枣园还是果粮间作的枣园,无论从树体结构或对空间、光能的利用率,以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来考虑,均以主干...  相似文献   

19.
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树矮化密植栽培,就是把大冠稀植栽培改为矮小高密植集约栽培,这种栽培模式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有利于现代化管理。枣树童期短,早花早果性强。从生产中可以看到,枣树无论是实生繁殖还是嫁接繁殖,栽培当年就有开花结果习性,栽培第2年约有70%的植株开花结果,栽培第3年100%的植株均能开花结果。现将其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鸣  贾荣荣  谢心  朱健 《果农之友》2009,(12):21-22
渭南市地处黄河中游.自然条件优越.是枣树的栽培老区.也是枣树的优生区。目前,全市共有新老枣园4.67万公顷.全年产量5000多万千克.成为我省红枣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