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条对污染环境罪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回应了社会热点,引起了学界讨论。此次修改进一步扩展了污染环境罪的打击范围,尤其调整了污染环境罪的刑罚层次,提高了最高法定刑,明确了法条竞合的适用标准,增加与行政法的衔接力度。同时污染环境罪的立法也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随着人类与生态双重法益的提倡,未来污染环境罪的调整路径应以罪过形式与刑罚配置为基点,重新定位罪过形式,增设附加刑的种类,引入没收财产刑与资格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2.
一、普通货物、物品罪若干问题探讨最高人民法院于 1997年 12月公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 ,将走私犯罪确定为 10个罪名 ,其中《刑法》第 15 3条规定的走私特定物品以外的货物、物品的犯罪行为 ,被确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一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罪名的确定。虽然《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将刑法第 15 3条的罪名确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然而对这个罪名究竟如何适用 ,实践中做法不一 ,理论上也有分歧。有人认为 ,这一罪名必须完全适用 ,不能分开。但反对者则认为 ,这一…  相似文献   

3.
陈丽  高继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09-309,348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财富.为了加强对国有档案的保护,我国《刑法》规定了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此罪名认定还存有争议.本文拟对该罪的司法认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罪刑关系上,学界长期以来强调罪对于刑的制约作用,而忽视了刑对于罪的决定作用。刑罚对犯罪的成立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刑罚反制。刑罚反制的根据在于刑罚具有相对于犯罪的独立性、刑罚与犯罪具有相互依存性、刑罚与犯罪之间的联系具有复杂性以及刑罚目的对手段具有制约性。刑罚反制不仅体现在刑法观念中,而且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  相似文献   

5.
澳门刑法与大陆刑法都受大陆法系影响较大,颇多相似之处,就侵占罪这一个罪的犯罪、刑罚、诉讼方式三方面的立法规定来看,均较为全面、具体,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总体而言,澳门刑法在侵占罪方面的立法规定显得更为细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1997年《刑法》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规定,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通过对该罪名的犯罪构成分析,揭示出其内在的立法滞后性、规定与现行法律制度的相悖性及实践操作当中的负面影响,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通过自己的观点阐述,以期使刑法规范更加完备、准确和更具有操作性,以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发展快速,继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11月制订<通过刑法保护环境公约>后,欧盟委员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又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3年7月起草了<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指令>和<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框架决定>.欧盟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利益"的保护立场日益彰显,犯罪构成日趋扩张,刑罚结构更趋合理等显著特点.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对我国环境刑法具有借鉴意义.参11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过程,分析了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环境刑事立法体例、构成要件及处罚措施等方面,就如何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收买被拐卖的妇女行为。本罪是修订后《刑法》新增的罪名之一, 其侵犯被害妇女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直接违反了《宪法》关于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甚至殴打、侮辱或强奸。修订后《刑法》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一切收买妇女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根据法律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 按照被拐卖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  相似文献   

10.
1.减少死刑,取消13个死刑罪名自今年5月1日起,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将不会再判处死刑,我国死刑罪名将由68个减至55个。这是刑法修正案(八)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修改。这13项罪名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多发引起了学界对环境刑法变革的积极倡导,而对传统刑法的跃进式变革思路亦令人担忧。罚金刑作为刑法轻缓化趋势的集中表现,与环境犯罪的贪利性有着天然的契合,以完善环境犯罪罚金刑作为我国环境刑法变革的过渡不失为实现稳定性渐进式变革的一条可选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从严治污的刑事政策背景下,污染环境罪在惩治和预防环境污染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一种典型行政犯,该罪在入罪评价机制上体现出的行政从属性近来被屡屡质疑,理论交锋的根源在于对环境污染行为刑事违法性和行政违法性关系的不同理解。违法多元论的设想虽与从严治污的刑事政策目标契合,但实践中很难操作,且会破坏环境法律体系的统一秩序,其对违法相对论提出的质疑并不成立。事实上,违法相对论完全可以满足刑事政策从严治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着源头多、数量大、范围广、后果重的问题,提出应加强转型时期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方面法律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日本公害诉讼的概况及日本公害诉讼中出现的新理论与实践突破,分析我国环境公害诉讼中的问题及法律缺陷,探讨日本公害诉讼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立法价值一直引起学术界的争议,本文从立法的正义性、立法的功利性、立法的完善上对该罪的立法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西农村污染表现在生活垃圾、水体污染严重,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生态污染,农用地膜处理不当导致土壤、大气污染,畜禽粪便排放导致江河、湖泊污染等。主要原因是环保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治污设施不足和对污染治理不力等。可以通过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全面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完善治污设施及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进而解决广西农村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环境毒物侵权诉讼是我国近年来最大宗的环境诉讼类型之一,也是最能全面反映环境污染致害过程的典型样本。在侵权法研究重心由立法论向解释论转向的背景下,通过对环境毒物致害的科学机理和法律关系的考察,能够有效检视现行环境侵权构成规范之于实践的适应性,进而发现现行环境侵权构成规范的正当性基础,从而为解释论的转向提供法理支撑。  相似文献   

1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自设立以来就饱受诟病,其最大的问题是与合法的民间借贷难以区分,极易不当扩大处罚范围,违背刑法的谦抑性,同时本罪也与当前打破金融垄断、开放合理集资的趋势相悖,导致刑法的滞后性。因此,本文试图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非犯罪化问题,并对本罪废除后如何合理规范民间融资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罗克辛教授将刑事政策置入刑法体系内,解决了刑法体系与刑法教义学、社会发展与立法相对滞后的矛盾,这对我国构建刑法体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将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置于刑法体系内,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罪责中融入刑事政策,形成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能解决个案正义与刑法体系稳定性的冲突,兼顾刑法体系逻辑性与刑事政策价值性双重优点,防止刑法体系僵硬化之危险,发挥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灵活性之优势。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不能犯一直是刑法理论中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中,不能犯不为罪、不可罚与不能犯可罚是争议的焦点。各国立法的不同反映出各国刑法基本立场的不同。鉴于我国新刑法倾向于客观主义的立场,因此,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不能犯不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