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树木生长早期测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林木优良基因型早期评价和选择的方法。系统地阐明了早期测定在整个综合的林木育种模式中的重要性。对各种早期测定研究的材料、方法和结论作了比较和分析, 指出种子、苗期和幼龄试验地性状是较好的早期测定性状。并讨论了在多世代选择中早晚相关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油松生长性状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伯望  沈熙环 《林业科学》1992,28(5):450-455
近30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林木早期选择的可靠性、年限和遗传增益等作了探讨,多数试验材料对林木早期选择持肯定态度。国内近10年来对一些树种作过研究,也表明早期选择是可能的。子代测定试验林是早期选择研究的理想材料,但只适用于育种研究历史长或轮伐期短的树种。国内除杉木外,其它树种都以解析木、伐倒木或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目前我国最早营建的油松子代林木15年,且面积小,还不可能提供这项研究所需的足够数据。本文用树干解析材料,综合前人的方法,并从个体生长节律和群体竞争性分化的角度研究了油松生长的早晚期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3.
刺槐无性系早晚期相关和早期选择年龄分析吴德军张敦论张振芬李善文(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研究林木早—晚期生长相关关系并进行早期选择,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的主要途径。我们以11年生刺槐无性系测定林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其早—晚期生...  相似文献   

4.
全基因组选择(GS)是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遗传标记对复杂数量性状进行预测的育种方法。在林木种苗阶段根据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可以利用GS进行个体选择,相比常规育种能增强遗传增益、加快选育进程。该方法无需定位与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相比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极大地提高对微效位点的捕获功效,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林木育种策略。文中系统介绍了GS的概念和优势,及其在林木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我国林木GS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可优先在常规育种较成熟的树种中开展研究,建立林木GS程序为其他树种提供范式。该综述有助于系统了解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策略和研究进展,并为全基因组选择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林木选择育种工作中,早期选择及其适宜年龄的确定,对提高早期选择的成功率,加速选择的进程,缩短育种周期意义很大,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林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此课题进行探讨。如陈铁英等从研究林木在林分中的生长过程和分化规律入手,确定了樟子松的早期选择年龄;孔祥阳等在对人工林内各单株的生长和分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油松人工林中9—12龄前可以淘汰劣株,选优宜在15龄后进行。本文应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的单株林木调查资料,对其生长过程和林分中林木的分化状况等进行分析,提出华北落叶松早期选择年龄的研究结果,为该树种进行早期选  相似文献   

6.
我国林木良种繁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我国林木良种繁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从80年代起,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并对40多个主要造林树种,开展了不同水平的遗传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林木良种繁育工作,充分利用种源、林分和个体选择的结果,按照自然区划和树种特点,建立不同层次的种子生产基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园址选择不尽合适,繁殖材料选择、配置不当,经营管理粗放,产量较低,在种子园建设中,对实生种子园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内外桉树耐寒性测定研究方法、桉树早期选择研究现状及我国桉树引种栽培概况,对桉树早期选择的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近期内在我国桉树早期选择中应开展的几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标记辅助选择效率。阐述了林木特性对标记辅助选择的影响,标记辅助选择对林木育种的作用及2个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林木良种化,我省开展了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的改良工作,现已逐步建立起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良种繁育中心。这些树种改良的主要途径是对现有基因资源的选择利用。林木作为生物的一个类群同样受生物学基本规律的支配。但由于林木自身的特点,使其理论基础和实践都与农作物育种有不同之处,为了有成效地进行林木遗传改良,就必须把群  相似文献   

10.
韦先明  Borr.  MG 《桉树科技》1995,(2):1-9
1、前言人工选择(以下简称选择)和交配是林木育种的两个核心环节(White 1987)。选择的目的在于筛选那些在目的性状为材积或制浆得率上有最高遗传值的个体,而交配的目的则是将这些高遗传值个体所携带的目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合乎人们需要的个体。  相似文献   

11.
林分改造与森林环境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分改造就是根据当地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通过人工手段对现有生态功能经济效益较差的森林进行改造,从而促进森林向地带性森林群落演替或按设计目标形成某种植物群落的一种造林方法.林分改造是对于现有林分的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文章从林分改造的原则和方法、树种选择、林分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林分改造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论述了林分改造对森林环境的优化作用及林分改造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综述了林分改造的相关研究,并对林分改造的技术措施做了较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红皮云杉生长变异与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树干解析和选择超级苗营造对比试验林的方法,对红皮云杉的生长变异及早期选择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皮云杉个体各生长性状的变异规律是幼龄阶段变异较大,随年龄的增长,变异逐渐减小;树高、胸径、材积变异趋于平缓的年龄分别为9 a生1、5 a生和9 a生。用9 a生的胸径生长预测33a生的材积生长是适宜的。对红皮云杉出圃苗采取平均苗高 2倍标准差的标准进行选择,通过幼林阶段的观察,证实苗期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针叶树种(球果类)遗传改良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林木遗传改良从建国后可以分成初始阶段(50~60年代)、全面发展阶段(70~80年代)和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阶段(90年代以后)。近35年来山东林业科技针叶树遗传改良论文占3.06%,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本文对我省针叶树育种场建设、种源试验和种源选择、优树选择、杂交育种、子代测定、良种快繁技术、针叶树遗传改良项目、成果及品种等进行了回顾。同时对针叶树遗传改良策略、种源选择、种子园与遗传增益、现代育种技术在针叶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和杂交育种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城市绿化树种植被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种选择是城市森林建设中的一个根本性、战略性问题。针对我国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城市绿化发展特征、环境特点、生态文化和绿色需求,本文从树种立地适应性、生态服务价值、卫生保健功能、安全防护需求和特色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城市绿化建设中的树种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森林培育的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城市森林内涵的探讨,指出了当前城市森林培育中树种选择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城市森林培育树种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工作就是绿化树种的选择。在对峡江县城区和乡镇绿化树种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其树种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对该县正在进行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树种选择原则进行了探讨,并遵循该原则对峡江县城市森林建设中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进行了规划,同时详细列出城区和县域范围绿化树种的选择名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永新县七溪岭林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的森林调查,从树高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两个方面分析选择不同树种造林的林地生产能力,总结同一树种连栽的生产能力低下和更换树种造林的效果显著,指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树种选择对国有林场大面积经营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树种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等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营建模式及树种的选择。本文以成都市双流县东升镇新城区中心绿带为例,在分析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常用绿化植物材料生态生理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成都市新建城区内适用的城市森林营建模式及树种的选择。通过研究,得出了四种适用于成都市双流县新城区中心绿带城市森林的营建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树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对植物材料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运用BLUP模型对不同林龄尾叶桉家系进行家系和个体遗传值评估,同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尾叶桉自由授粉家系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林龄家系遗传力存在着差异,其中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随着林龄的增大,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上均呈现先缓慢增大、后逐步变小的趋势。早晚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尾叶桉家系选择可从第3年开始。根据主成分分析获得综合性状权重,利用秩次排名得分,选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20.
新围垦滩涂防护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围垦滩涂防护林树种选择及造林一直是林业科研生产中的难点之一。在防护林树种试验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通过采用一系列生物、工程和管理措施,提高了造林试验树种的成活率,探索出入侵生物水葫芦的应用途径及特困立地造林的有效措施,也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