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某农場及其邻近的生产队,耕牛(水牛)发生了疫病。开始于各生产队零星发生,犊牛呈急性死亡。8月4日疫病侵入该場七、八队,两日内耕牛发病六头,其中犊牛四头死亡,继之又有三头发病,黄牛未见感染。犊牛于发病后6—24小时死亡。青壮年牛病程  相似文献   

2.
关于耕牛慢性“血尿病”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牛慢性“血尿病”是绵阳地区平武、北川、广元、青川、旺苍等山区县的一种地方性散发疾病。据调查:北川县1976—1978年6月全县34个公社就有23个公社99个生产队180头牛发病,约占发病队耕牛总头数的10%。平武县同期亦有30个公社277个生产队505头发病,约占发病队耕牛总头数  相似文献   

3.
<正> 全椒县三合乡三合村大朱队,位于大尘山下,全队34户,耕牛(水牛)62头,每年三月份以后,生产队实行集体放牧,91年9月24日至26日,耕牛先后有21头发病,24日当天发病14头,死亡6头,25至26日又相继发病7头,死亡1头,直到29日方才平息,生产队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9月24日早晨集中耕牛准备上山放牧时,发现有6头牛呼吸困难、不吃不倒、不愿走  相似文献   

4.
1981年9月初至1982年3月底,我区水牛爆发一次以眼结膜、角膜、眼睑充血,潮红,肿胀为特征的火眼病,俗称“烂火眼”。全区11个公社的880个生产队都相继发病,发病头数达4102头,占全区耕牛存栏数的38.76%,占全区水牛存栏数的92.5%。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1976年以来,我地区绝大部分县不断发生一种新的耕牛传染病,病原尚未查明。一、发病情况1976年我地区首先在浦北县六万山的3个公社,30个大队,101个生产队发生牛喘气病,病牛(水牛)152头,死亡68头,死亡率44.7%;1977年我地区灵  相似文献   

6.
<正> 一、发病情况永丰县鹿岗公社草坪生产队,有水牛三头,黄牛五头.1981年4月,养牛户为了给劳役过度的耕牛补充营养,将人吃的稻谷粉碎后煮熟,每天喂数次.第二天,三头水牛,一头黄牛突然发病,二天后死亡水牛一头,第三天又死黄牛一头,尚有二头水牛病势严重,其余四头黄牛因采食不多,故症状不显.畜主诉,农忙期间除喂精料外,还割青草给牛吃,未给禾草.在此之前,耕牛膘肥  相似文献   

7.
我县陈江公社于七九年五月中旬开始发生猪急性链球菌病,至六月二十五日止,共死亡生猪一百六十七头。现将我们对此病的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陈江公社只有十一个大队,一百五十三个生产队,五月中旬至六月下旬止,先后有一百三十四个生产队发生猪链球菌病。其流行特点是: 1、从发病的时间来看,此病呈暴发形式出现。从五月中旬至六月二十五日止,全社发病生猪达一千一百七十三头,占总存栏猪的百分之八点七。从发病的地区来看,则多呈散发性流行。发病生产队一百三十四个,占总生产队数的百分之八十七点五,其中  相似文献   

8.
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 Mill)根含有萱草素,能导致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国内在1979年见有绵羊的自然中毒病例和人工发病试验的报告,证实萱草素为有毒成分。而耕牛的中毒病例至今还未见有正式报导。本文所述耕牛黄花菜根中毒一例,从临床和病理剖检变化所见,基本上与陕西、甘肃所报导的绵羊中毒病例相吻合。现将本省桐庐县高翔公社王家大队××生产队五头水牛(死亡)和二头黄牛(痊愈)的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七年春节前后,贵阳市小碧公社营盘大队第三生产队的耕牛突然大批发生一种带血性的下痢症。于二月七日开始至十四日的七天内,陆续发病耕牛共达26头,其中水牛21头,黄牛4头,摩本杂交牛1头,占全队耕牛总数的88.66%。大队、生产队革委和社员群众都感到问题严重,一面上报公社,一面来我所求诊,即与公社兽医站前往会诊,初步诊断为  相似文献   

10.
水牛干尾脱蹄症是一种新发病,从1979年12月18日开始到1980年3月底止,在我县普遍发生。仅官堰公社5个大队32个生产队294头水牛中,就有119头发病,占水牛总头数的40.5%。主症是尾部血管萎缩,肌肉干性坏死,伴有蹄系部肿胀,甚至蹄壳脱落。本病不分大小、公母、膘情均可发病,尤以青壮牛发病较多,病期集中于冬末春初、水冷草枯季节,招致大批耕牛残废与死亡,危害十分严重,是我县去冬今春死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官堰公社发  相似文献   

11.
<正> 今年春耕前,我们对耕牛生产政策和饲养管理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要报告如下:这次调查了二个大队,一个是历年耕牛生产发展较好的车步公社黄沙大队,另一个是耕牛生产属于中等水平的月子公社梅香大队。二个大队均处丘陵山区,共有农户101户,18个生产队,水田面积1151.5亩。这两个大队均在1981年全面实行包干到户。目前耕牛生产的情况:两个大队共有耕牛97头,其中可耕76头,占70.4%,适凡母牛55头,占总牛数56.7%。1981年共产小牛18头,成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酰胺在选矿和钻探上应用较为广泛,因其具有咸味,易被放牧的耕牛采食,造成耕牛发病和死亡。现介绍22头耕牛中毒病例的诊治情况,供参考。1发病情况2004年8月11日,我县浞水镇畜牧站技术干部电话报告,该镇长江村群力组集中在大青口草山放养的29头耕牛可能误食了勘探队钻井用的聚丙烯酰胺,有7头耕牛已经死亡,现还有22头耕牛处于发病状态。接到报告后,我站迅速赶到耕牛发病地进行调查,该地确有一支勘探队,因搬迁而遗弃了钻井使用过的聚丙烯酰胺,29头耕牛也确在该地放牧过。2临床症状病牛食欲减退或废绝,腹围膨大,反刍停止,鼻镜干燥,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3.
1986年8月—1987年1月,会宁县党岘乡×村的耕牛发生了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经临床观察、药物治疗、尸体剖检、病原分离等综合分析,诊断为致病性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耕牛败血性疾患。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该村饲养耕牛30头,自繁自养,舍饲为主,以紫花苜蓿、野青草为主要饲草。8月初王某家养的1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流行病学波阳县桐山乡冷水坑村,是血吸虫、一般寄生虫和某些畜禽传染病的流行疫区。去年五月中旬三例耕牛连续发生以转圈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今年又有两头耕牛发病,全村共有34头耕牛发病,发病率为:6~8.8%,疑似耕牛李氏杆菌病。五例病牛均已怀孕,年龄在五至七岁间。  相似文献   

15.
1996年8月7日小河口镇老洲岭村2头6岁耕牛放牧时偷吃了用高浓度杀虫脒喷雾过的甘蔗田中的野草,下午1时发病.1997年6月17日该镇杨苗洲村1组3头4~5岁耕牛偷吃喷过较高浓度杀虫脒的棉花苗,当日下午2时发病.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23日,永善县青胜乡青胜村青坪五社畜主向某在耕作稻田时,耕牛吃食了田边已喷过百草枯除草剂的草后,耕牛发病不食,腹泻,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以来,我们川北地区发现的耕牛“肿腿病”,发病多,治疗难,死、残率高,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1974年,某生产队8头耕牛全罹此病,花费1000余元,还无一头幸免于死。一些区、乡死于本病的牛竟达存栏数的1/3以上。从1975年起,笔者经潜心观察和查阅资料,认为本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饲喂霉烂稻草,木贼镰刀菌、半裸镰刀菌等真菌毒素严重侵害牛体而发生的中毒病。12年来,采用  相似文献   

18.
正牛气肿疽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原体是气肿疽梭菌。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肌肉肿胀,按压有捻发音,剖解肌肉肿胀部,切口有暗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流出。疫源地夏秋季、阴雨天多发,呈散发或者地方流行。2019年8月,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有4头耕牛突然发病,其中1头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牛气肿疽。1 发病情况2019年8月融水县杆洞乡兽医站接到本乡尧告村田边屯梁某报告,称其饲养的10头耕牛中,有4头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5月18日,接黎川县龙安镇兽医站兽医报告,该镇井戈村3个村小组耕牛发病,发病数7头。1发病经过该村共有10个村小组。最早发病时间为3月中旬,为井戈村一组2头耕牛发病。背部、臀部等部位有硬肿、出血孔。耕牛采食、体温等一切正常。4月份相继发生3头类似症状病牛。未引起驻片兽医重视。至5月中旬发病牛数达7头,症状基本相似,无  相似文献   

20.
我县于1979年8月开始发生五号病以来,疫情不断扩大漫延。到今年4月中旬统计,全县二十八个公社(镇),就有二十三个公社,九十一个大队,三百九十三个生产队,十五个养猪单位发生。共发病八千七百七十二头,死亡八百二十一头,其中仔猪死亡七百八十头,死亡数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