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范制种程序 制作优质平菇菌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赵建选  胡晓强 《食用菌》2012,34(6):31-32
近年来,平菇已成为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仅单辉县每年秋季栽培平菇规模就在1.5万个塑料大棚(320-360m2/棚)以上,投料约在3.6亿kg,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县,是河南省主要城市平菇产品集中供应地,平菇产品远销河北、北京、山西、山东等地。  相似文献   

2.
我县每年栽培平菇投料2.5~4万公斤,以往栽培平菇后的废料都是用去肥田松土。自去年以来,我站对废料利用进行了反复试验,曾将平菇废料用于栽培猴头菌、金针菇、竹荪等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今年5月15日,我站开发组又以平菇废料为主,制作了草菇菌种。菌丝粗壮浓密,发菌快(接  相似文献   

3.
规范栽培技术提高早秋平菇栽培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平菇已成为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单辉县市每年秋季栽培平菇规模就在1.5万个塑料大棚(320~360 m2/棚)以上,投料约在3.6亿kg,但辉县市的平菇栽培主要集中于秋冬季,主要供应秋、冬和春季市场,受暖冬气候影响,每年11-12月和第二年的2-3月都会出现一个低价期,严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延长平菇供应季节、提高平菇栽培者效益,笔者积极推广平菇栽培技术,但由于平菇早秋栽培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秋冬栽培技术,菇农沿用秋冬栽培技术往往会出现栽培失败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十项措施”规范平菇早秋栽培技术,严格栽培技术要领,保证平菇早秋栽培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杨志祥  姬进波 《食用菌》1993,15(1):16-16
青海省每年平菇产量40多万 kg,而栽培料几乎是单一从外地购进的棉子壳。而醋糟在青海省年产达百万吨之多,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积压很多,造成资源浪费。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筛选出适合醋糟栽培的平菇优质高产菌株,并寻求醋糟栽培平菇的适宜配方,为醋糟的深层次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市为湖北省外贸出口平菇的生产基地,平菇年出口量500多吨,每年生产结束栽平菇的废料(以棉籽壳为原料)达150万公斤以上。如何使这些废料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我厂受市科委和市外贸等单位的委托,于1987年从外地引进五个草菇品种,进行了用栽平菇废料种草菇的适应性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省河西走廊沙枣资源丰富,年产近50万kg,每年有25~35万kg下脚料.据测定沙枣核干物质中,含粗蛋白7.7%,粗纤维41.5%,粗脂肪5.5%,糖类17.2%.为了提高沙枣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沙枣核栽平菇试验.  相似文献   

7.
河北磁县杜村青年农民李运平,在多年栽培平菇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栽培平菇的巧办法.他从1989年开始,每年利用冬季栽培平菇,纯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是当地效益最好的种菇户.现将他的主要做法介绍给广大菇农.(一)每年只种一季每年选在病虫害不活跃的冬季栽培,这样栽培易获成功,大面积生产有保证.此时,市场蔬菜是淡季,鲜菇销路好,又正好用上新棉子皮作原料.  相似文献   

8.
甘蔗叶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金锋  覃培升  刘斌 《食用菌》2009,31(3):37-38
当前平菇栽培已相当普及,利用各种材料栽培平菇也有较多研究,稻草、麦秆、棉子壳等均可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Bano and Srivastava,1962;Jandaik and Kapoor,1974;刘纯业,1980),杂草也可用于平菇栽培(Das&Muk herjee,2007),但利用甘蔗叶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研究报道较少。甘蔗是广西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5%以上,收蔗4170万t,而甘蔗叶作为甘蔗副产品占甘蔗总量的10%,年产量每年几百万吨的甘蔗叶除少量作为牛饲料使用外,大部分就地焚烧作肥料还田或晒干后作为农家燃料,既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9.
平菇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菇类,每年投料(棉籽壳)约4000万公斤,产鲜菇约3600万公斤,产值约4860万元。近年来,虽然在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和管理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其产量仍不稳定,平均生物效率仅90%左右,特别是霉菌污染对菇农的威胁更大。为此从1985年起,我们采用佛罗里达平菇和枣庄117粗皮侧耳两个菌株,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1985年和1986年分别投棉籽壳料1750公斤和2500公斤,生物效率达150.1%和158.6%.现将其栽培技术报道如下。一、培育优良菌种(一)母种培育:优良的母种是获得高产的第一步.经多次试验表明,以每年进行一次组织分离,挑选性状优良的母种做扩大种,采用PDA 加富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张家口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每年约有秸秆150万吨,除了极少部分作为饲料外,绝大部分直接在田间焚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变废为宝,从199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生物转化率达到80%~150%,亩增产值800~1500元,并筛选出了适宜秸秆栽培的两个平菇品种,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周店村从1981年开始栽培平菇,20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特别是近几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从2002年起全村每年投料都在4500t左右收入保持在500万元上下,其中投料100-200t的栽培大户16户,收入在10—20万元。现将平菇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的几个要点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丁超  施近章 《食用菌》2003,25(6):40-40
1 按地区分析 从全国平菇市场价格行情来看,东部地区平菇价格(元/kg)较低,如山东1.47,河北1.68,天津1.88,浙江1.926,江苏1.938,江西1.95,主要原因是,江苏、山东等省都是平菇种植大省,如江苏省射阳县外出种平菇的就有1万多户,年投料12万t,平菇生产量15万t,主要分布在苏、沪、浙、鲁、皖等地。但东部地区的深圳4.00(元/kg),北京2.40,上海2.23等大城市价格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受上年度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聊城市是我国平菇生产大市,有30余年的栽培历史,年产30万t左右,产业发展成绩突出,但生产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技术创新等措施促进产品提质增效是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也是由平菇大市向平菇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平菇质嫩味美,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人体神经功能等效用,市场前景广阔。栽培高温平菇可以解决菇类淡季供应问题。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作为“中国香椿第一县”,种植面积达ll.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每年可产生1.44万吨的香椿枝叶,当地种植户多将香椿枝条废弃,资源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通过对现有的温室葡萄、温室草莓、平菇栽培技术进行整合,结合商洛地区栽培情况,总结出"日光温室葡萄+草莓+平菇"立体栽培模式,利用棚架种植葡萄、层架上种草莓、层架下平菇。每年1—4月是草莓采收期,6—7月是葡萄采收期,2—4月是平菇采收期。草莓平均产量为2 500 kg/亩,葡萄平均产量为1 200 kg/亩,平菇平均单袋产量1.3 kg,亩收入  相似文献   

16.
棉籽壳是棉花种子的种皮,全国每年有200~300万吨,利用率不高。为了提高棉籽壳的经济价值,我省从1972年开始先后用棉籽壳培养猴头、平菇、香菇、蘑菇、草菇、银耳、木耳、灵芝等研究。现将初步研究情况简述于后。一、培养料的调制选没有霉变、干燥的棉籽壳,根据培养的不同菌类调制成生料、熟料或发酵料。 1.生料的调制:将清水加入棉籽壳拌匀,含水量约65%,可用于大量生产平菇、猴头。近年来又试验成功加土生料栽平菇,即在上述培养料中加入30%肥沃的菜园土。 2.熟料的调制:调制好的生料装瓶,捣  相似文献   

17.
丁超 《上海蔬菜》2004,(3):9-10
从全国平菇市场价格行情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平菇价格较低,如山东1.47元/kg、河北1.68元/kg、天津1.88元/kg、浙江1.926元/kg、江苏1.938元/kg、江西1.95元/kg等。主要原因是,江苏、山东等省都是平菇种植大省,如江苏省射阳县外出种平菇的菇农就有l万多户,年投料12万吨,生产量15万吨,主要分布在苏、沪、浙、鲁、皖等地。  相似文献   

18.
<正>1杂菌对平菇的危害伊通县有十几年的平菇栽培历史,规模较大,效益可观,但在生产中,每年都会有些农户因杂菌污染而导致减产甚至局部绝收现象。在杂菌污染中以绿霉  相似文献   

19.
聊城地区平菇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东省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历史。莘县草菇、双孢蘑菇、冠县灵芝、东昌府区平菇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市。聊城市平菇栽培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且主要集中在东昌府区,2016年总产量由2万t到2005年的12万t,再到29.8万t,逐渐进入稳定发展期,是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东昌府区也因  相似文献   

20.
李蓁  姜新良 《食用菌》2009,31(4):27-28
平菇是我市上市销售主要食用菌品种之一,近年栽培规模达250万袋,而秋季平菇占到全年平菇栽培总量的80%左右,是我市平菇周年栽培的主要季节。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在苏州市科技局支持下,笔者从本市挑选了有多年栽培经验的两个专业户作为栽培试验示范点,将2006年我市选育成的港平1号同引进韵平菇菌株及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试验,确定适合本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