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棉花化学整枝技术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禾田福可与缩节胺喷雾代替人工打顶的技术。棉花化学整枝可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塑造理想株型、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提高棉花的化学脱叶效果。化学整枝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对实现真正意义的棉花全程机械化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本地主栽品种新陆早52号。试验地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为了探索氟节胺对棉花免打顶的应用效果,我团开展了项目示范,进一步了解氟节胺在我地棉花上的封顶效果、适宜使用时间、用量以及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顺利推广化学免打顶技术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25%氟节胺。2.供试作物棉花新陆中35号。3.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施用氟节胺,6月22日喷施配方1,667米2用量100克;7月8日施用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验证氟节胺悬浮剂用作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的使用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化学打顶整枝剂使用效果均不理想,但是总果枝台数比人工打顶多。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棉花化学打顶剂替代棉花人工打顶、整枝、抑制棉花顶端生长的作用,尽快形成棉花化学打顶剂整体替代棉花人工打顶的技术方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2012年,石河子总场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棉花打顶剂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石河子总场农三站北地,面积2.6公顷,土质为壤土,中等肥力,前茬为棉花。供试棉花品  相似文献   

5.
<正>棉花化学整枝技术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与缩节胺喷雾代替人工打顶的技术。氟节胺主要抑制棉花生长点细胞分裂和叶片细胞伸长,使棉花生长点停止生长,缩节胺主要是减低植物体内赤霉素的活性,抑制细胞伸长,使茎秆节间紧凑,株高降低。棉花化学整枝可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塑造理想株型,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提高棉花化学脱叶效果,对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比较棉花整枝打顶剂配方,探索棉田化学整枝打顶剂使用技术、方法及安全性,挖掘棉花生产节本增效潜力,将目前常规人工摘除顶尖和群尖的方法,改为喷施化学整枝剂抑制生长点的生长,最大限度简化棉田整枝工序(全程机械化),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简化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方式,促进植棉高效化,研究缩节胺(DPC)与整枝打顶互作对棉花冠层光能分布、产量、品质等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免整枝打顶和整枝打顶2个处理,副区设DPC用量为0、90、180、270 g/hm2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免整枝打顶和整枝打顶条件下DPC用量为90、180 g/hm2时冠...  相似文献   

8.
刘俊  郎丽 《农村科技》2014,(5):26-27
<正>为减轻棉农打顶工作压力,推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用化学整枝技术代替人工打顶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一、试验区概况89团2连是棉花化学整枝剂氟节胺重点观察区,总面积7.8公顷,地势平整,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棉花。播种使用超宽膜机采棉种植模式,膜上精量点播,1管2行膜下压力滴灌,行距(64+12)厘米,株距9.0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96万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对机采棉株型塑造和棉铃分布的影响。【方法】2021年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因素为缩节胺和打顶处理,缩节胺2个水平,喷施缩节胺(H1)和不喷施缩节胺(H0);打顶3个水平,打顶剂喷施(D1)、人工打顶(D2)和不打顶(D3)。研究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对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茎粗、主茎节间数、节间长度、果枝数、果枝长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随着缩节胺的喷施,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果枝长度、果枝夹角及株宽呈降低趋势,打顶剂喷施可以抑制棉花顶部的生长,并起到免打顶的作用。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可以塑造适宜机采的棉花株型。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可以更好的将棉花的生殖生长向营养生长转移,增加棉花营养器官的重量,提高棉花的产量。喷施缩节胺处理伏前桃个数显著高于处理不喷施缩节胺处理,增幅为43.3%。各打顶处理间伏前桃个数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的伏桃个数以打顶剂喷施处理最高,不打顶处理最低,棉花的秋桃个数以不打顶处理最低,人工打顶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第7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棉花生产已实现100%机采,但棉花打顶技术环节仍需人工作业。2013年以来,125团已连续3年进行了机采棉使用化学打顶技术试验示范。为进一步探索化学打顶整枝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不同化学打顶剂使用效果对比试验。一、试验目的开展3种不同化学打顶整枝剂对比试验,验证其对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的实施效果,为化学打顶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化学封顶剂不同浓度的增效缩节胺对棉花不同品种的封顶效果,为新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陆早61号、新陆早67号、新陆早72号为材料,不打顶和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低浓度(缩节胺90 g/hm2+助剂60 ml/hm2)、中浓度(180 g/hm2+120 ml/hm2)、高浓度(270 g/hm2+180 ml/hm2)3个处理,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打顶相比,化学封顶有效控制棉株农艺性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高浓度处理(270 g/hm2+180 ml/hm2)下株高增加了3.0~8.7 cm、果枝数增加了0.8~1.93 台、株宽降低1.4%~3.4 %、主茎节间数增加了0.7~1.2 节。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产量构成因子各浓度处理下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高浓度增效缩节胺封顶具有更好的封顶效应。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替代人工打顶,且产量、品质不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南疆棉区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对不同类型化学打顶剂应用效果的研究.从氟节胺复配型、缩节胺(DPC)复配型和打顶塑型剂中选择4种不同化学打顶剂,进行大田示范试验,通过测定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4个方面,明确化学打顶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4种化学打顶剂较人工打顶(CK)对棉花单株的果枝数、果枝增...  相似文献   

13.
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缩节胺喷雾代替人工打顶、整枝、抑制棉花顶端生长,塑造理想株型,改善棉田通风透光,对实现真正意义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与人工打顶对比,探究化学打顶技术在棉花生产中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及节本增效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棉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打顶工作成了制约植棉全程机械化的唯一瓶颈,实现机械化打顶作业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3种不同化学打顶剂田间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阿拉尔垦区棉花种植的化学打顶剂,为解决棉花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1供试品种试验于2014年6月在10团13连进行,前茬棉花,试验品种为新陆中37号,4月7  相似文献   

15.
氟节胺与缩节胺联合使用对棉花生长发育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氟节胺和缩节胺用于棉花的整枝塑型对其株型的影响。【方法】 在棉花盛蕾期和初花期施药相同,为缩节胺2 g/667 m2和5种不同浓度氟节胺,打顶期喷施缩节胺3 g/667 m2和5种不同浓度氟节胺,分析对棉花株型的影响。【结果】 氟节胺与缩节胺联合使用可抑制棉花株高、油条、上、中、下部果枝、节间距的生长,增加总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和各部位棉铃数。氟节胺浓度为40 、120 mL/667 m2时棉花株高、各部位的节间距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强,增长量分别为24.22、1.02 、5.06 和5.39 cm。氟节胺浓度的增加或减少均会减弱对棉花株高和节间距的抑制效果。氟节胺浓度为60、180 mL/667 m2时油条和上、中部果枝生长抑制效果最强,增量分别为4.54、7和6.83 cm。【结论】 氟节胺与缩节胺在棉花盛蕾期和初花期,联合使用可以抑制棉花侧枝生长可达到对棉花塑型的效果,打顶期喷施可达到封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棉花人工打顶费用的不断上涨,棉农开始使用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本文就禾田福可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对棉花进行2次喷施与正常人工打顶进行对比,调查棉田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打顶整枝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株型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棉花化学封顶和前期调控塑形最佳时间。【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棉花不同时间封顶施药为主区,封顶前不同时间施药调控为副区,人工打顶为对照,测定棉花株高、叶枝长、果枝长、节间长、结铃数、单铃重、实收产量以及纤维品质指标。【结果】棉田施用2次氟节胺与缩节胺进行棉花调控和封顶。棉花株高和叶枝增长量均低于人工打顶,并且2次施药间隔期越长则棉花株高增长量越少,倒1、倒2、倒3主茎节间距显著短于对照(P<0.05),棉花倒1、倒2、倒3、倒4果枝长度较对照缩短61.57%~70.57%。棉花不同部位结铃数表现为下部铃>中部铃>上部铃,且主要集中于棉花下部。随着2次施药间隔期缩短,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有增加趋势,而7月15日封顶棉花的单铃重呈减少趋势,但与对照(CK0-5、CK0-10、CK0-15)无差异(P>0.05)。【结论】2次施药间隔期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也有一定影响。在6月30日和7月10日2次施药可以达到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有助于高光效群体形成。  相似文献   

18.
烟草抑芽剂氟节胺在棉花打顶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棉花栽培品种‘中棉所50’为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氟节胺代替棉花打顶的效果。结果表明,经氟节胺处理后,棉株长势旺盛、叶色浓绿,株高降低,顶部叶片变小,籽指增加,单铃重增加,籽棉重增加;氟节胺浓度为0.10 g.L-1(处理4)和0.08 g.L-1(处理5)时,皮棉重增加。各处理产量和品质性状较对照无明显变化。结果还表明,喷施氟节胺代替人工打顶,在达到整枝效果的同时,既避免了对棉花植株的物理伤害,又节省人工和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将人工打顶改为机械喷施化学打顶剂,以抑制棉花生长点的生长,从而达到节约种植成本、控制棉花顶端无限生长的效果。本文通过在棉花上喷施25%氟节胺、40%氟节胺的对比试验,掌握化学打顶剂的使用方法,为逐步实现棉田打顶机械化,降低植棉成本,提升棉花生产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化学整枝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目前新疆兵团用于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的药剂品种主要是氟节胺。加快制定出一套棉花化学打顶整枝药剂综合配套技术规程,对于显著提高兵团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扩大规模化种植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疆兵团棉区机械化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打顶作为棉花栽培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仍无法摆脱手工操作,成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限制因素.化学整枝是利用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