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服是传统茶文化的符号和文化象征,通过对茶服的设计及应用状况进行探究,可以看到,在当前这一文化载体传承应用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设计思路和理念的创新与优化,同时也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最佳革新与完善。本文拟从茶服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现状认知入手,结合当前现代茶服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从而分析融入茶文化元素,开展现代茶服设计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对服装穿着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整个服装设计活动中存在设计元素单一、设计理念缺乏等各种问题,而从当前人们的具体应用需要看,其不仅期待能够创新服装设计理念,同时还要将各种元素融入到整个现代服装设计活动中。本文拟从当前服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服元素的具体理念和内涵分析,通过融入人们对现代服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期待,从而实现茶服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3.
茶服自身并不仅仅是一种修饰,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符号,其作为整个表演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具体的风格设计,还是理念上的诠释和表达,都不能脱离整个服装本身的价值所在。中国人的服饰观中更多是一种流畅和婉约的设计理念。本文拟从茶服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入手,结合茶服的民族化设计背景及诉求认知入手,从而探究茶服的民族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结合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看,合理的应用色彩,其所能实现的,不仅是保护具体的商品,也能够在提升商品视觉影响力的同时,提升社会认知。本文拟从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价值不足认知入手,结合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色彩的具体展现状况通过探究,茶性的内涵及表现,从而分析茶性对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色彩的具体影响,并且尝试性探究融入茶性内涵,开展茶叶包装设计色彩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到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是时,需要充分注重产品元素的具体融入。本文拟从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结合版画元素的具体内涵及应用价值,通过探究当前茶包装设计的新要求,从而探究版画元素在现代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6.
平面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多元设计要素应用和设计理念阐述,可以说随着整个时代发展不断成熟,设计过程中文化元素与时代元素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影响了平面设计的具体实施。本文拟从当前平面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平面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通过融入茶元素体系的具体内涵认知,从而探究基于茶元素的平面设计活动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饮茶活动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茶文化活动中的场地、茶具、装置、茶艺、茶服等,综合表现了这一活动的审美、精神、文化特征。茶服设计中需要将传统元素与茶活动、当下这个时代结合在一起考虑进行设计,使茶服设计能够与茶活动的场景融合。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包装设计活动,其不仅是丰富具体的设计思维,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茶叶产品的价值实现丰富提升。当然,传统文化元素包含和展现的绝对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素材,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上的表达。本文拟从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及应用状况认知入手,结合当前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不足,通过探究当前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分析茶包装设计活动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具体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结合现代服饰设计活动的价值特点和发展趋势看,整个设计活动的理念极为多样,且日益成熟。从传统茶元素中"汲取"相关营养元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更成为现代服饰设计活动创新发展的时代方向。本文拟从传统茶元素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现代服饰设计活动的内涵和发展方向研究,结合传统茶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应用趋势分析,从而探究融入传统茶元素创新现代服饰设计活动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海南及新加坡热带滨海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如果能够将茶元素的内容系统化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提升整个设计活动的价值理念和具体内涵,同时也能为该地区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融入丰富的设计元素和内容,本文拟从茶元素的内涵及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国海南及新加坡热带滨海景观设计活动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通过融入中国海南及新加坡热带滨海景观设计的客观要求,从而探究茶元素在中国海南及新加坡热带滨海景观设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茶室设计活动开展时,良好的设计文化所诠释的内涵理念,乃至具体的设计风格都是诠释茶室设计功能及价值内涵的关键所在。明清江南茶风就是优化茶室设计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当代茶室设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足分析入手,结合明清江南茶风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探究当代茶室设计活动的整体诉求,进而分析明清江南茶风对当代茶室设计文化的具体影响,并且尝试性提出融入明清江南茶风开展当代茶室设计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元素内容,在长期完善的茶元素应用过程中,其不仅应用了具体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将茶文化体系中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特别是茶元素体系中所具有的生态、绿色文化内涵,其能够在丰富设计理念的同时,实现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本文拟从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结合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茶元素体系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茶元素的传承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的成熟发展以及社会大众自身的审美观念得以普遍提升。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时,其中所展现的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设计思维,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价值思维的精神理念。本文拟从茶产品的外包装风格展现状况及特点分析入手,结合茶叶产品外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文化内涵分析,结合茶叶产品外包装活动的特点表现分析,进而具体探究基于时代诉求创新茶产品的外包装的风格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许云 《福建茶叶》2017,(11):283-284
随着当前产品生产设计体系不断丰富,如今无论是产品自身的造型特点,还是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所融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进一步提升。本文拟从当前产品造型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元素体系的具体内涵,通过诠释产品造型设计活动开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探究茶元素在产品造型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衍生品,茶服自古以来与传统图案就存在密切的联系。我国现代茶服设计者要充分利用茶服中常用的传统图案,正视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新的茶服设计原则,选择适合的图案元素、风格及表现手法,将传统茶文化、茶服、传统图案融合在一起,提高茶服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推动我国茶服设计质量及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时代发展背景下,茶叶产品与时代诉求一样,实现了内涵上的丰富与价值元素的全面提升。不仅如此,人们的消费理念也更为成熟,因此,现代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在开展时,以"活化"现象展现,将让整个茶产品的价值最大化提升。本文拟从现代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欠缺不足认知入手,结合现代茶产品包装设计的实施需求,通过融入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内涵及应用机制,从而全面分析现代茶产品包装活化设计中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播过程中,茶器具就是其中重要的物质元素之一,因此系统化研究茶器具的特点及内涵,并完善开展茶器具雕塑工作就极其值得研究。而茶器具则是茶文化与雕塑艺术的系统化融入,因此我们在开展茶器具雕塑设计活动时,不仅要充分注重茶器具的价值理念,还要注重将相应文化内涵融入其中。本文拟从茶器具的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器具雕塑的具体特征及影响要素,从而分析茶器具雕塑优化生产设计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创新与发展。但是与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对其进行系统化创新极为必要。本文拟从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从而探究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整个茶叶产品有着成熟的市场,而对人们选购茶叶产品来说,完善的包装设计理念和设计品质,不仅影响到整个茶叶产品的整体展现力,同时也是适应和满足当前整个电商时代的客观需要。本文拟从当前茶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叶产品经营过程中的客观需要,通过融入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从而探究优化茶产品的包装设计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宋妮 《福建茶叶》2017,(11):280-281
结合环艺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要求来看,融入茶元素,不仅能够丰富设计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实现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茶元素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应用茶元素体系,其必然能够实现有效传承。本文拟从环艺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环艺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茶元素的具体内涵分析,探究茶元素与环艺景观设计的具体结合点,并尝试性提出融入茶元素的环艺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