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整地造林对核桃生长结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核桃造林成活率,促进核桃生长结果,通过梯田挖穴、抽槽、鱼鳞坑、一锄法等不同整地方式进行整地造林。研究结果表明:以梯田挖穴整地造林最好,其次为水平沟整地造林和鱼鳞坑整地造林,一锄法整地造林效果最差。在生产中应根据地形情况与果农习惯,采用前三种整地造林,均可不同程度的起到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有利于核桃生长和开花结果,提高核桃产量。“一锄法”,不整地,是一种简单粗放的造林方法,生产中应不予采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整地造林方式对油桐生长与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梯田挖穴、抽槽、鱼鳞坑、“一锄法”等不同整地造林方式对油桐生长、开花结果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梯田挖穴整地造林最好,其次为水平沟整地造林和鱼鳞坑整地造林,“一锄法”整地造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1.选好造林地油松为阴性树种,但在幼苗期喜荫凉。因此,海拔80Om以下的低山区明波、半阴被中下都可作造林区,且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土质疏松。2.提前整地提前整地可疏松和改良土壤,蓄水保墒,是春季造林的有效抗旱技术措施。提前的时间,以前一年的秋季为好,其次是春栽前一个月。整地必须高标准,挖穴规格40cm×40cm×40cm,如能深点更佳。挖时切忌将土全部翻出穴面,以免“亮墒”。3.早春栽植具体时间是3月到4月上旬,此时地刚解冻,墒情较好,土壤水分蒸发和苗木蒸腾作用较弱,土壤温度逐渐升高,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4.带母土造…  相似文献   

4.
整地关。俗话说“栽树不整地,等于做儿戏。”忽视造林整地常使苗木由于土壤坚实、土壤透水、保水性能差而影响造林质量。通过造林整地可以改善林地的光照、热量、水分和空气状况,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因此,整地时要把质量关,所挖的坑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一般规格为35×35×27cm),避免造林时出现苗木弯曲、窝根等现象。 起苗关。起苗时机与起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的成活。因此,起苗时要做到:1.尽量与造林时间相衔接,要选在雨后或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上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除了做到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时栽植外,采取如下措施可收到极满意的效果: 一、提早挖穴植树前宜提前1个月挖穴,穴的规格一般为60×60×60厘米,让其积水风化,植树前半个月覆土保墒。 二、流水浸根 栽植前将苗木根部浸入流水中,常绿树浸泡2天,落叶树浸泡1天,这样可使苗木吸足水分,有利于苗木成活。 三、浸蘸根系 用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6.
造林知识     
植树造林时需把握好以下环节,以便提高成活率。树种选择。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不同造林地选择适宜的树种或品种。土层薄、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选择抗逆性较强的树种;土层厚、立地条件好的地块,选择效益较好的树种。苗木准备。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为此,造林所用苗木应根系发达,主根短且直;苗干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整地方式。造林前一定要细致整地。对  相似文献   

7.
做好苗木保护工作,减少苗根失水和根系死亡,使苗木能在栽植后尽快地吸收水分、生根成活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环节.我区造林地多在干旱丘陵地区,在加强蓄水保墒措施的同时,做好苗木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生产中要充分重视以下四个时期的苗木保护.一、起苗前.为使苗木含水量提高,起苗前2~3天,应对苗床灌水,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的供水能力,补充苗木体内的含水量.通常可使苗木含水量提高10%~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三分选,七分管。”如何加强杉木幼林管护,关键是及时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适时抚育扩穴当年进行练山整地、大穴造林的山场,根据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和该树幼龄期喜荫的特点,只在9月中旬搞一次刀抚轻锄扩穴抚育最好。上半年由于造林前的炼山整地、栽植等营林工序,林地杂草不易丛生.土层疏松,幼树根系正在进行恢复生长,苗木对造林地生态因子不适,进行抚育作业会影响幼树的成活和生L,不抚育生长出来的杂草反而创造了自然的环境条件,可提高幼树的成活率。国铐洞口桐山林场通过五年的试验对比,杉木当年造林抚育两次的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9.
1.土壤条件 杜仲造林地宜选择向阳的缓坡,山脚、山冲、山的中下部,山腹谷地、山间台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氮、磷、钾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才能促进杜仲植株的良好发育。贫瘠之地,植株生长发育受制约,易形成“小老头”树,整个生长期体现出未老先衰。 2.整地 杜仲为深根性树种,整个根系极为庞大,造林地要尽量做到全面深翻,至少也要挖深30cm。整地方式有全垦后挖大穴、撩壕、鱼磷坑等。整地方式的选择,应视造林地现状而定,如果是退耕地的,只是全垦挖大坑;若是荒山、灌丛生林地,则要先砍杂  相似文献   

10.
梦凡 《湖南林业》2002,(6):26-26
一、炼山整地造林造林地应选择在缓坡、山脚、山中下部及山冲的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的土壤上,石灰岩山地营造杜仲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定植前对造林地进行砍山和带状整地造林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2×2米或2×米。定植于秋、冬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整地时深翻耙平,在整好的定植地上挖穴。穴深和穴径各50厘米,挖松穴底,每穴施厩肥2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饼肥1公斤,与底土拌匀,上盖10厘米细肥土。每穴栽苗1株,苗摆正,覆土至穴的一半,提苗舒根,然后分层覆土踏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用细肥土封穴。栽植…  相似文献   

11.
Ⅰ—72、Ⅰ—69杨是黑杨派杨树中生长较快的2个新无性系。它们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透气性好、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上造林。泗洪县城头林场湖滩黑土,板结,肥力低(有机质为1.04%,含氮0.062%、速效磷4.7ppm、速效钾148ppm)。1984年我们在湖滩黑土上引种69、72杨,共造林850亩,由于认真整地,施足基肥,加强管理,3年生平均树高达12米,平均胸径13.6厘米,造林获得成功。 一、认真整地,施足基肥,选用壮苗,精细栽植 造林地是属于湖滩黑土,土层深厚,但很板结,肥力较低,地下水位在1米左右。造林时尽量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耕作多年、土壤熟化的宜林地。在改土上,根据土壤板结的特点,做到早整地、早挖穴。冬前对宜林地进行全面耕翻,加深耕作层20厘米,挖大穴1.2×0.8×1.0米,使土壤充分风化,溶解肥料,含蓄水分,为树苗成活与生  相似文献   

12.
一、整地方法土石山区营造油松材.由于坡地土层薄,坡度大,降水少,因此要细致整地,才能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雨季杂草未结籽前进行,以蓄水和防止杂草丛生。辽宁建平干旱地区造林试验站的试验证明,提前整地是使雨季油松造林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可使土壤瘠薄,春季造林根本不易成活的阳坡地的成活率提高一倍以  相似文献   

13.
辽西气候干旱少雨,土壤含水率低,造林不易成活,苗木通过截干或平茬处理后,可减少地上部枝叶水分蒸发,并能快速恢复根系吸收功能,从而能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并能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干旱地区造林中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张青正 《林业科技》1997,22(5):15-15,6
截干对迎春5号杨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张青正(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杨树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在于苗木水分的供需平衡。由于起苗时苗木的根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伤,致使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造林后如果苗木根系不能保证苗木地上部分对水分最基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一、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原因1.种子发芽能力。2.发芽条件。3.苗木质量。4.种植技术。5.造林季节。6.适地适树。7.及时抚育。二、提高造林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一)造林地的整地造林地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二)树种选择选择造林树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三)苗木对苗木的要求是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无虫害,不失水,高度合乎要求。(四)造林1.造林设计要符合实际;2.苗木保鲜。早晨或阴天起苗,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3…  相似文献   

16.
一、细致整地树木和庄稼一样,都是生长在土地上,必须从土壤里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才能成活,长大,同时树木的生长期间很长,只能在造林前进行一次整地,所以造林前整地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提前细致整地可使土壤变得疏松,保水力加强,消灭杂草,减少土壤水分消耗,土壤里空气比较流通,使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生活的好,土壤养分就被分解的快,便于树木吸收;也可以先经晒土,提高土壤温度;树木的根系在疏松的土壤里更容易下扎,同时栽植质量更有保证,使幼树成活生长好,以后松土除草也比较容易。整地可分为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局部整地有块状(穴状)和带状两种,都只在造  相似文献   

17.
建园整地,荔枝如在山地栽植,坡度应取25度以下,交通方便,土壤深厚肥沃之地。整地时最好开好1.5米宽的梯带,来不及开挖梯带的,待荔枝生长后,逐年完善。可适当密植,栽植株行距4×4米,每亩挖坎38至42个,坎宽1米,深0.80米,挖坎时表土放坎底,再在坎周围取表土层、草皮100~150公斤和少量石灰,一公斤磷肥与表土拌匀作基肥,埋入坎中。挖坎整地工作在冬至前完成,以促进土壤风化。 适时栽植:荔枝春、夏、秋均可栽植,尤以春季3至4月份栽植为宜,此时气温低,蒸发量少,适于植物生长发芽,可提高成活率。栽植时,应预先培好高出地面20厘米的种植墩,以防坎中积水,果苗根系因土壤通气不良而腐烂死亡。栽植时应选择阴、雨天进行。栽植深度高压苗以接口不露出地面,嫁接苗接口高出地面为宜,回土踩紧,最后整好一米宽的树盆,每株淋足15公斤定根水,并注意保墒。  相似文献   

18.
造林地的选择及整地方法:篙竹一般生长在河流、林旁、平原和小丘陵等地,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沿河两岸的冲积肥沃沙质土壤生长最好,在丘陵的红壤和黄壤粘土最差。因此,最好宜选河沟两岸,土壤肥沃疏松、深厚湿润的地方作造林地。在造林前最好能全垦整地。若用带蔸埋法,应挖宽35cm的长沟,埋蔸一端深65~100cm,另一端20~30cm。长度视母竹杆长度而定。  相似文献   

19.
土壤含水量和风速对沙棘苗木含水量和水势有明显的影响,当定植后根系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低于14.5%,风速达到6m/s可使苗体含水量占干重比值小于1.2,水势小于-2.5MPa时苗木成活率显著降低,即使少量成活的苗木幼芽生长缓慢.因此在干旱多风条件下沙棘造林宜采取截杆、埋苗造林,避免苗木自身过度失水而降低成活率和成活后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地区整地与造林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地采取雨前整地 ,改善土壤小气候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造林苗木根系生长空间以及间接影响土壤养分状况和加强造林地的空气对流等 ,进而达到提高半干旱地区针叶树的造林成活率 ,促进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