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董云波  焦德志  李波  孙婴宁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32-5733,5769
[目的]为了研究扎龙自然保护区羊草种群分蘖株的数量性状。[方法]以扎龙羊草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年龄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土壤生境条件下羊草分蘖株的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在5~9月的取样中,扎龙保护区4种生境的羊草种群分蘖株平均数量表现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年龄结构最多由3个龄级组成,其中均以1龄和2龄级分蘖株占绝对优势,3龄级所占比例甚小,呈增长型年龄结构;不同生境分蘖株的生物量也表现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年龄组成均以1龄和2龄级分蘖株对种群物质生产的贡献大,3龄级所占比重很小,也呈增长型年龄结构。[结论]该研究为湿地的管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伊犁四爪陆龟保护区不同生境下囊果苔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及其数量特征。【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坡顶、沟底和繁育区3种生境内囊果苔草各龄级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生产力等数量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不同生境对囊果苔草营养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影响不明显。坡顶样地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沟底样地和繁育区样地均由2个龄级组成,生殖分蘖株仅存在于繁育区且只有1龄级。3个样地中,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均以1龄株占明显优势,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平均单株生产力也以1龄株最高,并随龄级增加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不同生境内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呈现出较大程度的变异。【结论】3个样地中营养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和生产力均以1龄株占优势,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1龄株以其较高的生产力和数量在种群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种群水平分析2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构件的生产力特征,为牧草的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生境样地,采用单位面积法进行取样。[结果]无芒雀麦种群在2个生境均为营养分蘖株生物量>生殖分蘖株生物量。分蘖株总生物量和营养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各龄营养分蘖株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1龄>2龄>3龄,以1龄分蘖株占绝对优势。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根茎总生物量大体相等,各龄根茎生物量也为1龄>2龄>3龄。[结论]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扎龙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羊草种群根茎的数量性状。[方法]利用根茎型禾草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于2005年6~9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扎龙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均由4个龄级组成,9月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根茎长度,6、7月以23、龄级占绝对优势,呈稳定型年龄结构;89、月以1、2龄级为主,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生物量,8月之前以2龄级为主,8月之后以1龄级为主。随着龄级的增加,根茎生物量减少。[结论]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谷不同生境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的生产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区羊草种群构件的质量性状。[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生境的假苇拂子茅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年龄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生境条件下假苇拂子茅分蘖株和根茎的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在生长季末,4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种群分蘖株的生产力表现为巩乃斯河种羊场段中心岛>伊犁河雅玛图段河岸>巩乃斯河黑山头段中心岛>伊犁河巴依托海乡段河滩,且均以1龄级的最高;不同生境根茎的生产力表现伊犁河雅玛图段河岸>巩乃斯河种羊场段中心岛>巩乃斯河黑山头段中心岛>伊犁河巴依托海乡段河滩,年龄组成均以1龄级根茎生产力最高。[结论]牲畜啃食和淹水扰动对分蘖株物和根茎的生产力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彭杰  韩路  王海珍  张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60-11462
[目的]了解塔里木盆地灰叶胡杨种群的数量及动态。[方法]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绘编灰叶胡杨种群结构图;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灰叶胡杨种群的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及亏损率曲线,分析灰叶胡杨种群结构与动态趋势。[结果]塔里木盆地灰叶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双曲线型,幼苗数及成年个体数都较丰富,1龄向2龄过渡时死亡率较高,达71.9%,致使2龄级个体偏少,4龄以后各龄级比例协调。灰叶胡杨种群存活数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幼龄与老龄的生命期望较低。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死亡率和亏损率曲线均有2个高峰期,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环境恶化有关。[结论]灰叶胡杨种群呈增长型,死亡率高峰出现在1~2龄级和6龄级附近。幼苗到中龄级个体的不足是胡杨种群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静态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种群年龄结构发展动态,该地区秦岭箭竹种群共有3个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稳定型、增长型和下降型。稳定型以及增长型种群1~6龄的立竹占到85%以上,下降型种群的各龄级立竹数均较少。秦岭箭竹年龄结构的形成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总体来说,保护区内秦岭箭竹种群总的发展趋势较为乐观,种群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有利于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种群结构特征,明确刺五加种群生存现状,预测种群未来的演替趋势,为东北地区野生刺五加种群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具有代表性的生境设立调查样地,并对样地内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拟合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及生存曲线,运用生存分析与数量化动态参数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结果】(1) 3个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均近似于“金字塔”型,幼龄期和成龄期株数占该区域刺五加总株数的68.58%~83.04%,种群年龄结构稳定。(2) 3个区域野生刺五加种群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n)和考虑未来外部干扰的种群年龄结构指数(Vpn)均大于0,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Ⅱ型,为增长型种群,且对外界干扰敏感性较强。(3) 3个区域1龄级的株数显著低于2、3龄级的株数,表明野生刺五加种子发芽率低,是目前该种群更新和发展的瓶颈。3个区域种群均在前期逐渐减...  相似文献   

9.
朝鲜淫羊藿种群无性系构型及其年龄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白山不同生境中朝鲜淫羊藿种群无性系构型、根茎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淫羊藿种群以稀疏游击型模式扩展,根茎合轴分枝,分枝少,分枝角度不规则。根茎着生次序分级明显,故按根茎形成的先后顺序和根茎颜色将其划分为12个龄级。种群根茎数量、长度及生物量在蒙古栎林、胡桃楸林和杂木林下均表现出增长型年龄结构,蒙古栎林下环境最适合朝鲜淫羊藿的更新。1龄根茎的数量和物质贮量对翌年地上茎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无性系种群的更新与扩张具有重要的生物生态学意义。根茎年龄、养分贮量、地被物的厚度、降雨量等综合因素是影响根茎萌发和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54-5955
[目的]对松嫩平原割草地的硬质早熟禾冬眠构件结构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冬眠构件的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结果]在生长季末期,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苗和冬眠芽组成,其中冬眠苗为61.60±31.14个,平均占92.19%,冬眠芽为5.37±5.10个,占7.81%。从相对数量指标变异系数来看,以冬眠芽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高达94.97%,丛径最小,为40%;在冬眠构件的结构中,以冬眠苗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0.55%。[结论]割草有利于星星草种群和无性系冬眠构件的形成,尤其有利于冬眠苗的形成。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冬眠构件中冬眠苗数和冬眠芽数均与丛径和总蘖数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芨芨草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位置及生境的关系,以期为芨芨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Study on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of A.splendens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xinjiang.[Method]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among seven populations and within two populations were analyzed by RAPD.[Result] Genetic clustering results presen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opulations of A.splendens are directly related with geographic positions,and within population are related with habitats.[Conclusion] RAPD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of A.splendens.  相似文献   

13.
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芨芨草间遗传多样性。[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分别对芨芨草进行7个居群间和2个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芨芨草在居群间遗传上的聚类与地理位置直接相关,居群内的遗传分化与生境相关。[结论]PAPD技术可用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戴月  薛跃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03-15607
[目的]探索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在2种不同生境中的种群结构和动态。[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省大新县福隆乡和隆安县龙虎山2个典型分布区的毛瓣金花茶生境特征、种群结构及其开花情况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福隆乡毛瓣金花茶所在的苹婆群落结构较简单、郁闭度低,人为干扰较频,种群的营养生长受限,种群结构简单、年龄偏小;但其生殖生长良好,开花年龄早,灌木层植株的开花率和开花量高于龙虎山种群。龙虎山的毛瓣金花茶所在的苹婆+米浓液群落结构和层次较复杂,郁闭度高,种群营养生长旺盛,结构更加复杂和稳定,树龄偏大;然而其生殖生长受限,开花年龄晚,灌木层植株开花率低、开花量小。但伸入乔木层的植株开花率又会升高,开花量增加。2个种群皆能适应各自的生境,种群结构完整并较稳定,在灌木层中处于优势地位。由于立地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2个种群的新生幼苗都极稀少,种群更新能力微弱。[结论]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合理的综合措施对两地毛瓣金花茶进行保护,以促进其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苎麻居群的取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重要纤维植物苎麻的遗传多样性,确定苎麻居群的合理取样策略。[方法]以不同生境的5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每个居群分单株采集24株,分为4、8、12、16、20、24株6个取样梯度,利用8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分布于不同生境的苎麻居群的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各不同;②随着分析单位个体数目从4株增加到20株,各居群的多态位点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增大的趋势,但当分析单位的个体数目在加株以上时,多态位点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基本不再发生变化;⑧当分析单位个体数目为20株时,各居群的多态住点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包含了各自居群95%以上的遗传变异。[结论]在利用SSR技术进行苎麻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中,以单个居群随机采集20株苎麻为最少分析单位个体数目。  相似文献   

16.
张振环  尹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25-7426
[目的]探索空间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巴润(baron)干种子进行了蒸馏水和硼酸处理后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以未搭载干种子作为对照。种子搭载返回后进行发芽试验和田间小区种植试验,观察不同处理种子发芽及幼苗的生长速度、株高、分蘖数等生长情况。[结果]空间条件作用促进了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特别是对经硼酸预处理的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影响 与地面对照相比,空间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的植株高度、生长速度、分蘖数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发现生长矮化或分蘖数更多的植株。[结论]空间条件可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晓杰  佟守正  李学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30-17932
[目的]揭示扎龙湿地羊草(Leymus chinensis)表型变异规律,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羊草居群保护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对扎龙湿地5个羊草居群的4个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5个居群4个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节数〉株高〉叶宽〉叶长;居群间的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克钦湖(KQH)、满代(MD)、局址(JZ)、赵凯(ZK)、唐土岗(TT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性状都是造成羊草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将5个居群的羊草分为3类,其中满代、局址、唐土岗聚为一类,克钦湖和赵凯居群各单独聚为一类。[结论]羊草的表型变异较大,对不同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这对开展良种选育、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