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马蹄皮和陈皮为原料,应用超声乙醇辅助法分别提取陈皮和马蹄皮中的总黄酮,经过树脂纯化后,得到待测液。将马蹄皮总黄酮和陈皮总黄酮按照浓度不同的比例混合,进行抑菌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马蹄皮总黄酮、陈皮总黄酮均有较好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CFU试验中可发现,不同复配的总黄酮的抗菌活性优于单一的总黄酮。在抗氧化活性显著性差异分析,马蹄皮总黄酮和陈皮总黄酮相互作用指数在各组中均1,表明马蹄皮总黄酮和陈皮总黄酮具有协同抗菌抗氧化作用。马蹄皮和陈皮总黄酮协同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弄清食用甜蕨和苦蕨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特性,以VE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研究了食用甜蕨和苦蕨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nm下,甜蕨和苦蕨黄酮提取液的含量分别为843.59μg/g和614.15μg/g;甜蕨和苦蕨黄酮提取物对DPPH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苦蕨与甜蕨黄酮提取物浓度为12.283μ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87.13%和50.21%,苦蕨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甜蕨,但二者的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VE。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香附黄酮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浓度95%乙醇为溶剂,水浴回流提取香附中的黄酮,然后采用比色法测定香附黄酮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结果]香附黄酮对3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DPPH.>.OH>O2-.;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黄酮浓度为0.4 mg/L时,其对O2-.的清除率为25.5%,DPPH.的为67.0%,.OH的为28.5%;还原Fe3+能力随黄酮的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香附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高晗  郭东会  张显忠  郭亚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42-143,220
[目的]研究瞿麦黄酮的不同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黑曲霉固体发酵法、液体发酵法分别辅助提取瞿麦黄酮,与超声提取瞿麦黄酮得到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通过测定瞿麦黄酮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黑曲霉固体发酵法得到的瞿麦黄酮含量高于液体发酵法,两者均高于超声提取的瞿麦黄酮含量。瞿麦黄酮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065和0.046 g/L。[结论]该研究为瞿麦黄酮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根黄酮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和水为溶剂提取南五味子根的黄酮类物质,并对其黄酮提取物进行抗菌及抗氧化试验。[结果]南五味子根醇提黄酮粗提物提取率大于水提,其中醇提法提取率为13.67%,水提法提取率为7.80%。醇提黄酮提取物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12.94 mm。南五味子根的黄酮提取物具有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醇提黄酮提取物的抑制羟自由基能力高于水提,抑制羟自由基能力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其中稀释100倍醇提时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抑制能力最强,达13 560.78 U/mL。[结论]根部是贮存抗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主要器官,南五味子根具有较强的抗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在比较几种常见的蛹虫草多糖提取方法的基础上,以蛹虫草多糖的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蛹虫草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热水浸提法的多糖提取率优于超声浸提法,蛹虫草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料液比1∶20(g/m 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蛹虫草多糖的提取率达到9.31%。在抗氧化活性方面,蛹虫草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均增加,在多糖浓度为4 m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8.69%,之后活性趋于平稳;在多糖浓度为3.5 mg/m L时,其铁离子螯合率为56.66%,此后铁离子螯合能力亦保持平稳。[结论]该研究可为蛹虫草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活性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1-13523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用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参数,并研究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结果]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20 s,料液比1∶20,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花生壳黄酮得率为6.11%;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自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多,抗氧化能力增强。[结论]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较好的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同时提取分离杜仲叶中的绿原酸和黄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研究了以超声波辅助乙醇同时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和黄酮的工艺条件,以绿原酸得率为考察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50%乙醇,原料与溶剂比例为1∶10(g∶ml),在60℃下超声提取50 min。将提取液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酯层纯化后得黄酮提取物,黄酮含量为37.6%;水层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该酯层纯化后得绿原酸提取物,绿原酸含量为23.4%。[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及回流、索氏、微波4种提取方法,测定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量,并采用DPPHF、RAP 2种方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分析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游离蒽醌的测定中,超声为最高(0.949%),与其他方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蒽醌的测定中,亦以超声为最高(1.017%),与微波、回流相比差异显著(P<0.05);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以回流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FRAP值为199,DPPH值达51%,与超声和索氏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总蒽醌含量与FRAP值和DPPH值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3和-0.9523。[结论]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影响大黄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总蒽醌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军君  陈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128-2129,2163
[目的]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最优工艺。[结果]试验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马蹄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6 g/ml,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马蹄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652%。[结论]研究可为充分利用马蹄皮有效活性成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枳实总黄酮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亮  李知敏  陆丽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57-7859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枳实(Auraneii immaturusFructus)总黄酮的工艺。[方法]比较AB-8、HPD-450和D101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枳实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并对上柱液的黄酮浓度、pH值和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了优化。[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枳实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纯化枳实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3mg/ml,上柱液体积2.0BV,上柱液pH值4.5,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体积2.0BV。[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的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枳实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粗提葡萄梗单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方法]通过研究特1号、ADS-17、AB-8和D4006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最佳树脂,研究最佳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确定其最佳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结果]特1号树脂分离纯化粗提葡萄梗单宁的最优吸附-解吸试验条件为:上柱液pH值3.0,质量浓度5.67 mg/ml,流速2.0ml/min,室温,洗脱剂乙醇浓度60%;粗提单宁经树脂吸附纯化后,纯度大幅提高,可以达到96%;树脂经7次重复使用,吸附性能无明显降低,可以循环使用。[结论]特1号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葡萄梗单宁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筛选合适的工艺。[方法]采取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结合的方法,以解吸附率和黄酮含量为主要指标对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进行研究。[结果]4种大孔吸附树脂中,AB-8最适合纯化板栗壳总黄酮,纯化工艺为:按9.1 mg黄酮/g树脂,以2 BV/h的速度上样,用45%乙醇,2 BV/h的速度洗脱,所得总黄酮含量达47.86%。[结论]大孔吸附树脂AB-8对板栗壳总黄酮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山楂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和体外抗氧化作用,为山楂作为抗氧化、抗衰老的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70%乙醇提取与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制备山楂多酚;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分析法及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测定山楂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纯化制备的山楂多酚含量为60.24%;山楂多酚对羟自由基(.OH)的50%清除率(IC50)为53.4μg/ml;对O2-.的50%清除率(IC50)为42.3μg/ml;对DPPH.的50%清除率(IC50)为63.3μg/ml;山楂多酚有较强的抗猪油氧化作用,能显著抑制猪油POV的增加。[结论]山楂多酚的提取工艺比较简单,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大孔树脂对黔产野生水芹(简称水芹)水溶性总黄酮的纯化条件。[方法]测定AB-8、DM-130和HP-20 3种大孔树脂对水芹总黄酮的吸附量及解吸率,筛选树脂型号;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HP-20树脂纯化工艺。[结果]HP-2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水芹总黄酮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g∶mL),静置吸附时间为6 h,解吸液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0%,pH为3,解吸温度为40℃,经HP-20处理后的水芹总黄酮纯度较高(提高了9.4倍)。[结论]HP-20树脂较适于分离纯化黔产野生水芹水溶性总黄酮,为水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吴功庆  易运红  邹梅清  田素英  赵增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43-12144,12146
[目的]筛选出一种树脂,并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金樱根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方法]比较ADS-7、HPD300、AB-8、D-101型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樱根粗总黄酮提取液的吸附-解吸效果,考察上样液浓度、洗脱液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金樱根总黄酮成分吸附分离效果最佳;其纯化金樱根最佳条件为以20.0 ml浓度为0.200 mg/ml的样液进行吸附,用4 BV 50%乙醇进行洗脱。最佳工艺下,金樱根总黄酮的精制度为205.40%。[结论]通过该研究得到的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金樱根总黄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小米枣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湖南衡南县产的小米枣为试材,进行了不同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及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同时考察了X-5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以X-5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及解吸性能最佳,其对黄酮的动态吸附率为79.50%,动态解吸率为99.53%;其分离纯化小米枣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0.263 mg/m L,上样液p H值5.0,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p H值6.0,经该工艺条件纯化后,黄酮的纯度达68.12%。  相似文献   

18.
涂华  陈碧琼  周锡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38-8739,8781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荔枝壳总黄酮的工艺。[方法]比较AB-8、HPD-600和D101 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荔枝壳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并对上柱液的pH、黄酮浓度、上柱液体积和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适宜荔枝壳总黄酮的提纯,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 5.0,上柱液浓度4 mg/ml,上柱液体积2.5 BV,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体积2.0 BV。[结论]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荔枝壳总黄酮含量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19.
大孔树脂对槐花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钟辉  兰昌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549-2551
[目的]筛选对槐花总黄酮具有较好吸附和解吸能力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定其最佳吸附及脱附条件。[方法]通过考察流速、温度和pH值等影响树脂吸附和脱附性能的因素,确定最佳的吸附和脱附条件。[结果]D4020型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对槐花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4.5,温度为15℃,上样液浓度在0.55-0.85 mg/m l,流速为2.0 BV/h。脱附条件为:70%乙醇,pH值8.5,流速为3.0 BV/h。在此条件下洗脱D4020吸附树脂,3.0 BV脱附液就可把树脂吸附的90%以上的总黄酮解吸下来,脱附的总黄酮浓度较高,且可蒸馏回收洗脱剂,降低成本。[结论]该研究为槐花总黄酮的吸附及脱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