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乡土植物是塑造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迈向低碳化、生态化目标的重要课题。乡土植物的应用对城市植物多样性、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区域性生态安全及景观文化本土化特色的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特有功能、结合西安市的地域气候特点和文化特色,从城市园林绿化应用角度对乡土植物的概念范围进行界定,分析了西安地区乡土植物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乡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西安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西安地区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特色园林和海绵城市建设中对园林景观的美化提升及生态优势表现。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绿化、各类型广场的绿化 ,以及郊区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防护林带的规划建设 ,既要考虑绿化植物的生态性能 ,熟悉它的观赏特点 ,又要注意植物与四周的城市景观协调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条件 ,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绿化美的特征 ,丰富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造型造景是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各城市加快了园林建设的步伐。在大力畅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城市绿化园林的绿化设计及其植物配置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现阶段城市景观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不同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总结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手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植物景观作为城市滨河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滨河生态、景观、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植物群落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淮安市里运河绿地植物景观总体特征、淮安运河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及淮安运河绿地植物景观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淮安城市里运河植物环境的种植结构,并得出相应结论,为淮安市绿化建设提供准确的科研数据体系。  相似文献   

5.
于涛 《新农业》2023,(10):28-30
城市公园建设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必须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理生态特性和自身观赏价值设定出因地制宜、科学美观的植物配置方案,实现公园绿化建设中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城市公园建设工作中,使游客得到休憩,城市生态功能修复和城市景观的增强一直是其工作主体内容。为提高烟台市景观公园设计工作中对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科学意识的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城市景观进行生态植物配置及绿化设计反映出了人们的新梦想及新价值观,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此,将针对城市绿化植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进行系统的阐述,试图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金睿    辛欣  宋希强    何荣晓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社会功能3方面构建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口市9个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优良,但优质植物景观群落配置相对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并提出以“近自然”复层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植物景观,突出本土特征,强化景观功能,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型校园是解决校园绿化,水资源短缺,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植物景观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在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生态型作为研究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导向,对当前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采用查阅文献、相关书籍并结合实践,指出当前绿化在总体规划、植物群落建造、物种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关系、植物本身的意境美、及养护过程中存在问题.将生态设计的理念深入到植物造景中,强调了生态设计的重要性.最后以生态学为基础,从建设生态群落、科学绿化、生态设计、人文精神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校园植物景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城市大型地下建筑顶板的景观绿化,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型地下建筑顶板的空间,提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扩充建设新型城市"海绵体"。深入分析了大型地下建筑顶板景观绿化的生态功能效应、设计关键因素、各类荷载设计以及安全性设计要点。结果表明,设计中应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与高差以及植被的选择与搭配来塑造景观特色,建立了建筑顶板绿化景观元素荷载的技术指标参照系统,同时给出了安全性设计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挡土墙除其功能备受重视外,其景观效果也逐步受到关注.挡土墙景观化有多种途径,笔者试图从对挡土墙进行立体绿化的途径来寻求一种既美观,又生态的景观营造方式.通过对挡土墙景观化处理手法及挡土墙立体绿化方法的探讨,归纳了城市景观挡土墙立体绿化主要包括种植槽绿化、垂直墙体绿化和材料墙体绿化3类,并对景观挡土墙立体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强  彭晓春  周丽旋  张杏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45-11347,11374
以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方法为基础,依据广东省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出广东全省及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尝试确立省内各地级市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均呈现赤字状态,赤字水平由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向外逐渐递减;应支付生态补偿金的地区基本为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级市,而接受补偿方多为河源、揭阳等珠三角外围经济欠发达地级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计算和分析2009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方法]以珠三角9个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2009年珠三角市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定量分析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珠三角城市群除了建筑用地和林地稍显生态盈余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特别是可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结论]珠三角生物资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生态赤字,以使得发展方式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输气管网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勋  李广群 《油气储运》1998,17(11):25-28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输气管网设计为例,对城市输气管网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归纳,城市输气管网具有分输点多,支线多,分输量大的特点,分析了修建输气管道支线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指出在需增压输送时,压缩机站的位置选择直接影响着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对于分期建设的工程,干线距离在300km左右的输气管道,在工程投资方面,适当增国管径优于增设压缩机站。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珠三角地区1999-2008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及其时空演变规律,运用实证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采用协调发展度定量评价模型和重心转移模型,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整体协调发展度不高;1999-2008年整体好转,但2003-2004年除深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空间差异明显,经济较发达地区明显好于其他地区;研究期内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度重心有往东北方向转移趋势.因此,珠三角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意识还有待加强;珠三角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可为城市发展模式提供借鉴;珠江口东岸地区宜坚持持续协调发展战略,发挥示范作用;珠江口西岸地区宜坚持强化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加强区域间协作.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结果】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从1993年的5.71×10^6和5.70t/ha,下降到2010年的2.83×10^6t和4.00t/ha。在珠三角洲各市中,佛山和中山的碳储量下降趋势最显著,而广州和佛山的碳密度下降趋势最明显。2010年,肇庆的碳密度(3.09t/ha)最高,珠海(2.86t/ha)次之,深圳(0.49t/ha)最低,其余7个城市的碳密度为0.80~3.00t/ha。水稻、甘蔗和蔬菜是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农作物,甘蔗(13.92t/ha)的平均碳密度最高,水稻(3.76t/ha)次之,蔬菜(0.63t/ha)最低。近年来珠三角农田植被中蔬菜所占比例增大,故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碳密度较低。【结论】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下降和种植结构变化是导致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密度的下降则与种植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将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高度发达、文明的现代化城镇群。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是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优化 .为此 ,要注重植物配置结构的科学性 ,空间配置结构的合理性 ,景观配置结构的艺术性以及科学的经营 .同时 ,还应突出城市个性化特征 ,建好市郊森林生态网络 ,开发野生绿化树种等等 ,以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往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及省级层面,而总体水平的研究可能对个别地区或城市基本的增长趋势产生混淆。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大珠三角地区从1988年至2008年间主要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文中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以估算市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显示:生产要素的积累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温和的,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平均约占大多数城市50%的产量增长。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沿岸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前沿,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增长。该研究以此为研究点,介绍了珠江口沿岸地区的概况,分析了其具有的优势,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评价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对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五大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TOPSIS模型分别评价2007-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综合评分,在此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耦合协调度及演变。结果发现:2007-2016年五大城市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城市群间差别较小;二者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向基本协调转变,整体达到基本协调水平,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可见,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深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促进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协调发展,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