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研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与道地性研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中药机理研究、药用植物优良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药用植物根际存在丰富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与药用植物的生长、繁殖及其代谢活动密不可分。近年来,对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3方面对近年来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的重点,以期为今后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培育,提高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技术,DNA分子标记、生物反映器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药用植物快速繁殖、多倍体育种等技术。并提出了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加速中药现代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我国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富丽  王祝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79-5481
论述了我国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概况,介绍了我国主要的热带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鉴于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所处的阶段,提出了我国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雷波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民间采访、资料搜集等方法对雷波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摸清雷波县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雷波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此次调查共记录药用植物154科,858种,其中川产道地药材21种,国家级保护药用植物14种,雷波特色药用植物及珍稀中草药11种。雷波县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基本摸清了贵州樟科、莲叶桐科、景天科、堇菜科、柳叶菜科、鹿蹄草科、柿科、山矾科、木犀科等9个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贵州现有樟科药用植物49种4变种,莲叶桐科药用植物5种,景天科药用植物21种,堇菜科药用植物19种1变种,柳叶菜科药用植物20种4变种,鹿蹄草科药用植物7种1变种,柿科药用植物9种1变种,山矾科药用植物12种,木犀科药用植物30种3变种.其中,4种为贵州特有药用植物,40种5变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药用植物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资源短缺和品质退化成为限制药用植物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基因工程可以有效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综述了基因工程在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提高抗逆性、生物转化以及药用植物品种改良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药用植物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连作导致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受阻,病虫害加剧,抗逆能力下降,药材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基于近年来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研究工作,对药用植物连作发生机理及土壤障碍效应、药用植物根系化感自毒作用、药用植物连作中土壤微生态特征、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效应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深入分析药用植物产生连作障碍的机理、消减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提升中药材品质和实现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学领域中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的营养(培养基)及环境条件下对药用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用来生产药用成分或进行药用植物无性快速繁殖的技术。药用植物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而组织培养作为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并推动药用植物的发展。综述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程齐来  刘霞  张道英  彭金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15-1416,1418
[目的]对江西信丰金盆山林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其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市场调研及标本鉴定,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该区有药用植物132种,隶属于62科,其中菊科、毛茛科和蔷薇科是当地的优势科属;针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和保护金盆山林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兰科植物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陆地系统中。干旱是限制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可以增强兰科植物的抗旱性,促进兰科植物的生长发育。本文对兰科菌根真菌增强兰科植物抗旱性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干旱条件下大规模栽培珍惜药用兰科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景天属植物资源的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安徽境内分布的景天属(Sedum)植物共有15种.初步分析了安徽景天属植物的分布及经济利用价值,其中6种为药用植物;该属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热、耐干旱、耐瘠薄的特点,是较好的绿化植物;该属植物东南景天(S.alfredii)和皖景天(S.jinianum)对重金属有超积累作用,是良好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对安徽景天属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于海兵  胡海波  裘涛  赵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61-9764
[目的]研究废弃宕口6种水土保持植物的抗旱性,以筛选抗性强的植物。[方法]选取6种在矿山植被恢复中常用植物(侧柏、紫穗槐、小叶女贞、胡枝子、高羊茅为白三叶)为材料,对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综合评定了其抗旱性能。[结果]6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为:侧柏的抗旱性和适应性最强;小叶女贞其次,胡枝子最弱。灌木以紫穗槐最强,草本以高羊茅较强。[结论]根据6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可因地制宜地在废弃宕口种植。  相似文献   

14.
SLB9基因是BES1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BES1在调控油菜素内酯(BR)基因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证明BES1基因受多种胁迫诱导,介导BR信号,调节植物耐旱等抗逆性。采用基因沉默(VIGS)技术,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构建SLB9基因沉默植株,干旱胁迫处理沉默植株,通过观察沉默植株与对照植株表型差异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研究SLB9基因表达变化对番茄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LB9基因沉默植株抗旱性明显低于对照植株,推测SLB9基因下调表达降低番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亚麻品种资源的起源、进化、分类及近缘野生种,为亚麻属植物的收集、系统研究、药用价值及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等优质基因资源发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隶属函数值法评价10个蓖麻品种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0个蓖麻盆栽幼苗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胁迫方法,研究了自然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生长7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用模糊隶属函数值法对其抗干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蓖麻品种的抗旱性排序为:Z5>F7>ZhB7>JX2>T202>Zh3>HZT>A007>T5>JB2,同时表明,抗旱性是一个综合指标,不应由单一指标决定。  相似文献   

17.
SLPIN6基因是番茄PIN家族一员,番茄PIN家族是一类生长素运输体蛋白家族,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改变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平衡,影响植物抗旱性.团队前期研究发现SLPIN6基因在干旱胁迫时表达量显著上调,可能参与番茄植株抗旱应答调控.为进一步明确该基因抗旱调节功能,试验采用VIGS方法对SLPIN6基因作沉默处理,通过观察番茄植株抗旱表型及测定抗逆生理指标变化,发现SLPIN6基因沉默后番茄植株与对照相比,沉默番茄植株萎蔫程度加重,抗逆生理指标差异明显,表明SLPIN6基因参与番茄抗旱应答调控,具有抗旱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了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研究和探索植物的抗旱性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长状况、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综述了园林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付国赞  张庆瑞  梁臣  程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82-15984
[目的]保证豫西黄土丘陵旱坡地仁用杏树优质高产,提高种植农户经济效益。[方法]用8种中药材与3种仁用杏设计立体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仁用杏树生长、开花结果、病虫害危害及中药材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同一仁用杏品种,中药材丹参、半夏对其生长和发育影响较弱,王不留行、圆叶锦葵对其生长和发育胁迫明显。同一种中药材品种,对仁用杏超仁的生长胁迫效应较弱,对一窝蜂的生长胁迫较强,龙王帽居中;对一窝蜂的生育指标降低幅度较小,对龙王帽的生育指标降低幅度较大,超仁居中。立体种植模式的中药材随仁用杏园郁闭度增大,其植株重及药材产量逐渐下降,多数中药材品种在郁闭度0.5以下生长良好,半夏在郁闭度0.6以下生长和产量不受影响。[结论]仁用杏、中药材立体种植组合应选择长势较强的仁用杏品种和植株矮小的中药材品种进行配植。  相似文献   

20.
谷子抗旱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前人对谷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旱鉴定的方法以及表型特征等形态方面,有关谷子抗旱性分子机制和从谷子中发掘抗旱基因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就植物抗旱的分子机制、谷子抗旱的鉴定方法和分子机理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谷子抗旱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