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豆腐加工专用的大豆品种,本研究从西南地区收集144份高蛋白地方大豆品种,种植于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农场试验田,采用大田管理模式,调查其生育期。成熟后风干考种,调查产量,百粒重,生育期等主要的农艺性状,测定大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性状。用SDS-PAGE法测7 s球蛋白,11 s球蛋白相对含量和11 s/7 s比值,并对不同品种的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7 s球蛋白含量,11 s球蛋白含量以及11 s/7 s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生育期成极显著负相关,和株高成显著性负相关,与有效分枝成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油脂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油脂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7 s球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11 s球蛋白含量和11 s/7 s之间有着不显著正相关或无明显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高产优质品种高产高质有C79,C68,E312,A59,A22-2共5份大豆品种,这些品种平均单株产量为20.96 g,蛋白含量51.62%,脂肪16.00%,可溶性糖含量6.89%,11 s/7 s为1.50,吸水率123.0%,百粒重14.55 g,可将其作为适合生产豆腐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2.
林作辑  丁霄霖 《作物学报》1989,15(2):151-159
1984-1985和1985-1986年度在郑州分别以34个和15个冬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容重、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与产量相关均不显著,沉淀值与产量只有一年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只有一年相关达显著水平,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相关多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6个大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含量、磷含量及凝固剂MgCl2浓度(0.25%、0.30%、0.35%、0.40%、0.45%)对豆腐加工品质(豆奶蛋白质浓度、豆腐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奶蛋白质浓度与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r=0.93);种子蛋白质含量与0.25% MgCl2时豆腐断裂应力的相关不显著(r=-0.11),而与最大断裂应力极  相似文献   

4.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及产量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2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和产量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壁厚、抗折力、节间粗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节的抗折力与节间粗、壁厚和单位节间干重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秆长和节间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基部3个伸长节间的节间长度、壁厚、粗度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千粒重多呈正相关,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秆壁粗壮厚实可以孕育大穗,并适当控制株高,对高产抗倒品种的培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138个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和田间出苗率测定这3种方法测定种子活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种子LOX活性,并进行各指标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间种子活力及LOX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胚根长度、鲜重、干重以及简化活力指数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浸泡液电导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LOX活性与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度及绝对电导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LOX活性与田间出苗率及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结果表明,幼苗生长测定和电导率测定均可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初步认为大豆种子活力与LOX活性间的相关性无明显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6.
以13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籽粒物理品质性状(包括千粒重、容重)和面粉品质性状(包括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容重与千粒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干面筋与湿面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干面筋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各指标间均无相关性。供试品种(系)大多数属于高容重、中千粒重、高沉淀值、中等面筋含量的品种。旨在为今后有计划的进行冬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鼓粒期干旱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根系杭旱能力改良趋势。本研究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主栽品种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于鼓粒期进行干旱处理,对根系形态和生理功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不同处理间以及品种和处理互作间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根系活力等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和根系活力降低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并与育成年代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不同处理间以及品种与处理间单株粒重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单株粒重降低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并与育成年代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以及单株粒重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抗旱能力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系在黄淮南部主产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黄淮南部大豆产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于2011年和2012年对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5个试验点测试的107份大豆品系的产量、品质及其他相关性状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大豆品系的平均产量为2601.73 kg/hm2,与对照‘中黄13’相比,共有48份大豆品系表现增产,占总数的44.86%;各试验点的大豆平均蛋白质含量总体较高,而且蛋脂双高的品种比例在各试验点均在7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23和-0.48;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r=0.48,r=0.59,r=0.64)。偏相关分析也表明,大豆的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单株粒数是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通径分析显示,该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最大。蛋脂总量与株高、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20,r=0.23),与有效分枝呈显著负相关(r=-0.19),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29,r=-0.44,r=-0.37)。生产中,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应考虑到大豆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在育种时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洛育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65-168
为了探讨寒地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关系,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和3个普通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根长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与结实率、各节间长、粗和粒数、一次支梗数呈正相关;根系体积与粒数、株高、与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在分蘖盛期为负相关,拔节孕穗期以后为正相关;根系干重在分蘖盛期与穗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2**),而与穗粒数、一次枝梗数和一次枝梗粒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根冠比在齐穗后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84*~0.96**)。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豆主要叶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栽培条件下大豆主要叶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的处理,分别测定了在5个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干重、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3项主要叶部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3种主要叶部性状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群体的中部、中上部节位的叶干重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R1期与R5期的叶面积指数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R6期叶面积指数和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在R5期,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与产量达到了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eed source on yield and related characters 47 seed lots of seven faba bean varieties and 24 seed lots of five dry pea varieties were tested in three series of field trials. The grain yield of the faba bean varieties tested was considerably modified by seed source, whereas only small and nonsignificant effects of seed source were found in dry peas. In general, seed sources with a high thousand grain weight, a high protein content, high portions of undamaged and healthy seeds, and in faba beans a high degree of cross-fertilization exhibited superior grain yields.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seed proved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for the large-seeded and white-flowered faba bean varieties. Based on a tabular summary on factors affecting effects of seed source problems of seed production in both grain legumes and their impact on yiel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菠菜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出绿色的、营养丰富的豆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生产工艺:豆浆浓度为豆水质量比1:8,豆浆与菠菜汁最佳体积比为4:1,以体积分数4%氯化镁作凝固剂。  相似文献   

13.
杂交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生理及产量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审定的杂交豆1号、杂交豆2号2个杂交大豆品种和同熟期常规品种吉育72和吉林30为材料,探讨生殖生长期杂交大豆高产冠层生理,分析产量构成特性,明确杂交大豆增产部分生理机制。结果表明,2010-2011年,杂交大豆比常规品种分别增产13.9%和16.7%。杂交大豆R6期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R2(始花期)~R7(成熟初期)期光合速率和R2~R4 (盛荚期)期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品种,2010年杂交豆1号和杂交豆2号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为8.09和8.30,远高于常规大豆最大适宜叶面积指数,且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没有陡然下降。杂交大豆品种R2~R7期生物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品种,生物产量平均积累速度和最大积累速度分别比常规品种高0.06 g d–1和0.20 g d–1,干物质积累速率加快时间和积累速率开始减缓时间分别比常规品种提前3.09 d和5.85 d,干物质积累早发优势显著。杂交大豆百粒重、主茎荚、粒重与常规大豆差异不显著,但分枝荚、粒重极显著增加。而杂交大豆R7期籽粒占生物产量比例和粒茎比与常规品种差异不显著。表明强大的冠层优势,快速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生物产量,是杂交大豆高产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豆奶配比条件下酸奶的品质和口感。采用正交实验,选择出最佳实验方案来制作SOD型酸豆奶。发酵后加入SOD,可使酸奶中的SOD保持最大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芹菜豆腐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过预处理的芹菜切分、榨汁,加入豆浆中,制成芹菜豆腐,赋予豆制品特有的芹菜风味,产品色泽柔和、味道和谐,改变了长期以来市售豆腐色泽单一、品种单调的不足,丰富了豆腐的花色品种,增强了豆腐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芹菜汁的加入对豆腐的凝固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质间接选择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丽娟  王金陵 《作物学报》1994,20(3):316-321
以五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材,对其种子发育期间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干鲜重之比第8个性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期望探索出与蛋白质含量有协同变化规律的指标。结果表明,各品种种子的蛋白质含量(%鲜基)与干鲜重之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含水量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二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17.
砂质潮土上不同大豆品种低磷敏感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 450002;2郑州市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2)  相似文献   

18.
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红小豆的理化特性及淀粉性质,筛选优质红小豆品种。本试验以7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红小豆为代表性的试验材料,进行理化测定,包括豆粒水分、百粒重、直链淀粉、出沙率。通过湿法提取淀粉,测定其基本性质(水分、脂肪、灰分、粒径、颗粒形貌及黏度)。结果表明:7个品种红小豆理化性质具有显著性差异,豆粒水分含量10.27%~16.35%,百粒重7.02~14.45 g,直链淀粉28.30%~35.43%以及出沙率60.40%~67.85%,理化性质测定中5号样品均为最高值。几种红小豆淀粉特性具有显著性差异,灰分0.05%~0.43%,水分8.85%~9.64%,脂肪0.04~0.13 g/100 g,粒径值549.32~1460.40 nm。峰值黏度为2459.50~4121.00 cp,最终黏度为4054.50~4765.50 cp,跌落值178.50~1257.50 cp,5 号样品回升值最高为2201.50±13.435 cp。豆粒水分、百粒重、直链淀粉含量、出沙率是影响红小豆品质的主要因子。淀粉颗粒粒度、形貌及黏度可作为红小豆加工品质评价的依据,本试验筛选出5 号‘天津红’加工品质优于其他6种红小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谷子各器官干物质量分配情况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本研究以6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单株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情况和产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谷子各器官干物质量分配规律基本一致,即穗比例>茎比例>叶比例>叶鞘比例抑根比例。杂交种‘长杂谷466’(CZ466)收获指数、单穗重和产量均是最大,株高较低;常规种‘长生13’(CS13)株高最低,产量及收获指数较高。所有品种谷子穗干物质量与单株总干物质量均显著正相关;叶鞘干物质量与穗干物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CZ466和CS13是2个产量高、株高矮、收获指数高的优良品种;推断谷子叶鞘和单株总干物质量与产量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其他器官干物质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国南方套作模式下20个不同产量水平的大豆品种(系),于2013—2014年采用净作和遮阴(遮阳网或玉米)对比分析了高产和低产大豆品种在荫蔽期及复光期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荫蔽期间,茎叶干物重显著低于净作,分配规律表现为"茎多叶少",分别为58.4%和41.6%;与高产类型大豆相比,低产类型茎叶干重下降比例、茎长、茎长/茎粗、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长/叶面积显著增加;荫蔽期地上部干物质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干物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光照恢复后,地上部干物质迅速增加,分配规律表现为"茎少叶多",复光后30 d分别为47.7%和52.3%;高产类型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叶干重比例、茎粗均显著大于低产类型,茎长/茎粗、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长/叶面积均显著小于低产类型;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茎粗、叶干物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长/茎粗、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长/叶面积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复光前后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复光后30 d的叶干物质比例、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茎粗可作为预测套作大豆产量的主要指标。上述结果表明,选择荫蔽期茎长较短、地上部干物质较大、叶面积更大,光照恢复期茎粗较大、叶干物质比例较大、茎长/地上部干物质较小的大豆品种可以在套作下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