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点-轴"理论作为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中以旅游资源大省-山西省为例,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交通网络结构、旅游市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具体测算了全省11市的城市外向辐射能力和综合能力,并利用SPSS17.0软件中聚类分析,确定了旅游节点等级、发展轴线及旅游区,建构了山西省"一核心,三主轴,四片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出发,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明确指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主题、战略重点及战略措施,旨在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但开发滞后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中华古代建筑的博物馆"。以山西省421处国保级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可视化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算、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兹曲线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分布不均衡。晋南分布最多,晋中次之,晋北最少。11地级市中,运城、长治、晋城、晋中4市分布较多,朔州、阳泉、大同3市分布较少;2)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集中程度较为集中,且在空间结构上呈聚集形态,形成3个高密度核心区和4个次核心区;3)地形地貌与海拔、坡度、河流水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延续性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对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界值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根据一整套衡量旅游特色资源的评价体系,采用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的界值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特色资源基本类型主要有六种,同时从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的知名度界值排序、特色度的界值类型、知名度界值的空间分布规律,六种基本类型的区域分布和评价指标贡献度等方面详细地评价了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界值体系的分布规律,对各地州市旅游风景地的性质、规模和开发方向的科学论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旅游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并非一个旅游产业大省。它选取具代表性的五类旅游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于西部、全国背景,并建立甘肃与邻近省区(陕西、四川、宁夏与青海)的比照系统,分别从其丰度、分布密度(面积相对密度与人口相对密度)、综合优势度、资源类型组合状况等方面系统加以评价,以把握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真实基础和相对优势,为针对性制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提供依据。上述系统评价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西部和全国背景,能够体现甘肃旅游资源特质和影响力的五类主要旅游资源的数量大多均比较可观。从分布的面积相对密度看,甘肃是个旅游资源较集中的省份,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集中优势最为明显。从人口相对密度看,一方面甘肃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享受,另一方面甘肃旅游资源的本地客源市场不大,需开拓省外市场。2)与甘肃省在西部、全国的情况不同的是,甘肃与邻近四省区(陕西、四川、宁夏、青海)相比,其主要旅游资源的集中优势却不够突出,但潜在地方客源方面,除历史文化名城外,其他旅游资源的潜在客源市场还可以,需要稳固和保持。3)与邻近四省区(陕西、四川、宁夏、青海)相比,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度偏低(基于人口相对密度的综合优势度排第3位、基于面积相对密度的综合优势度排第4位),其旅游业发展面临来自周边的现实竞争压力很大,但总体上甘肃大多主要旅游资源与这四个省区的配套能力较强,有利于它们的协同与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区域旅游的基础 ,开发的定位研究有助于为一地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本文从区域角度和空间经济一体化思想出发 ,以赤峰市为例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定量与定性研究 ,得到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图式 ,结合区际分析归纳出赤峰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层次。从而为区域旅游开发的定位研究进行了一般理论的探讨及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浅析“龙江丝路带”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与构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技术将"龙江丝路带"地质旅游资源分布与地貌、构造单元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旨在为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和科普宣传提供参考。111处地质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地貌景观、基础地质和地质灾害遗迹3大类,小兴安岭-千山隆起带、松辽沉降带的熔岩台地和低平原是资源最丰富的区带。古生代-中生代,华北、西伯利亚和西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构造运动是形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地质营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学视角建立含有旅游资源、经济和环境三维度的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黔东南州所辖民族县域为案例地,运用空间定量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县域旅游资源、经济、环境和综合发展理论评价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发展现实态势均基本吻合,表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研究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科学性,为西部其他民族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效的调控和管治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武威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及旅游开发优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威市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运用空间分布、积聚效应、连接度和平均路径长等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武威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该区旅游资源整合较差;旅游景点之间联系度较低,旅游网络不够发达;旅游交通设施接待能力较弱。整合了该区旅游资源,并划分为三大特色旅游区:天祝民族特色旅游区、312国道景观长廊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旅游区。并提出了优化旅游开发的建议:加强旅游交通建设,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创新旅游开发的思路和体制;旅游开发要坚持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山理论的传统村落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传统建筑损坏、本土文化丧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北京市爨底下村为案例地,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其资源环境特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究两山理论下传统村落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该村"青山"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绿水"资源稀少。(2)旅游业是该村振兴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3)该村旅游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村落有青山无绿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营销方式传统粗放;旅游开发与管理体制不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4)基于两山理论与绿色发展理论,构建了保护性开发资源、创意化设计产品、绿色化服务供给、多渠道营销、多元化社区参与、三权分离管理的传统村落旅游业"六翼齐飞"的绿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2005年所作的入境客源市场抽样调查问卷和甘肃旅游局提供的统计资料,从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旅游目的类型和人口特征4个方面对甘肃入境客源市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开拓入境客源市场的对策,为扩大入境客流,提高旅游外汇收入,促进甘肃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空间分异模式与区划研究——以汉中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的认识,是进行科学资源区划的前提。而对于旅游资源分异特征的把握,有赖于对旅游资源一般空间分异模式或规律的认识。文中对旅游资源空间分异模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汉中市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着重探讨了其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异特征,包括环境适应分异、区位影响分异、梯度分异等方面,并对汉中市旅游资源作了区划尝试。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4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获得的西安市旅游资源第一手普查资料为依据,在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文化古都旅游主题形象,加强宗教旅游开发,强化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完善旅游地域结构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和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座中四联的良好区位、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很不尽人意,与其在西北地区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为此,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价值、环境要素、接待条件三方面对兰州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旨在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兰州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交互胁迫关系。本文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特征、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省第一产业分布分散且与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态势基本一致,第二产业发展空间高度集中且与矿产资源分布一致,第三产业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2)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3)甘肃省生态环境地域分异与产业空间结构分异交互胁迫,强化了生态环境的地域分异,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分析,新疆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增长趋势明显,总体发展缓慢,竞争力弱化、趋势明显,但市场结构相对合理,应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及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文中运用旅游客源市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时间、空间、消费和需求结构,分析了大量相关数据,通过EXCEL软件统计、文献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和分析了1999-2009年11年间新疆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地理空间结构、旅游偏好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时空演替特征、包括新疆目的地竞争态动态演化模式,"亲景度-竞争态矩阵模型",对新疆入境客源市场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开拓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要影响事件、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甘肃省对外联系水平、涉外旅游服务水平、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旅游资源质量、区位交通条件、国际入境游客在中国的消费水平、国际入境游客来中国的出游水平9个因素作为甘肃省入境客流量增长变化的影响因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出影响甘肃省入境...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反映农业生产条件与水平的18个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认为甘肃省内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河西走廊和沿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要高于甘肃的东南部地区,说明甘肃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农业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灌溉条件的影响。农业发展条件与水平的空间差异是今后农业分工的基础,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全省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