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杨圆蚧(Quadraspidiotus gigas Thiem et Gerneck)的天敌昆虫种类,并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对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天敌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杨圆蚧、柳蛎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圆蚧Quadraspididiotus gigas (Thiem et Gerneck)、柳蛎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orchsenius.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 盾蚧科Diaspididae,是杨树的重要害虫.两蚧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宁夏等省大量成灾,严重威胁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20世纪60~90年代,北方各省份及大专院校相继立题研究,现将两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分布、寄主及危害 1.1 分布 国外:杨圆蚧广泛分布于前苏联、意大利、西班牙、南斯拉夫、荷兰、瑞士、东德、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土尔其、阿尔及利亚等地.柳蛎蚧主要分布在前苏联、日本和朝鲜.国内:两蚧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河北均有分布,柳蛎蚧在山东、云南亦有分布[1~7].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长角异鞭蚜小蜂Archenomus longicornis与杨圆蚧Quadraspidiotus gigas在发生期上具有吻合性的研究,说明了存在利用该寄生蜂防治杨圆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杨笠圆盾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盾蚧类,首先发生于新疆,现已由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扩至东北地区,毁灭成片的杨树林,在全国受害面积约三千万亩以上,严重地影响了“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我省从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渐引起重视。杨盾蚧是一个统称,共有三属八种。据初步调查,在我省寄生于杨树的有两种,即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及杨圆蚧(Q.gigas Thiem et Gerneck)。本文系对杨笠圆盾蚧进行的研究报告。该种属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笠圆盾蚧属(Quadraspidiotus)通称杨笠圆盾蚧,也叫杨盾蚧、杨干蚧、杨圆蚧、树虱子等。由于该虫的虫体甚小,危害初期不易发现,因而常被人们忽视。迄今为止,国内尚未见关于该虫危害杨树的详细研究报告。我们从1979~1980年对其生活史、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及各种药剂防治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与大量取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频次方检验法,确定杨圆蚧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利用若干聚集度指标法,进一步明确了杨圆蚧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序贯抽样技术。  相似文献   

6.
林木检疫对象杨圆蚧Quadraspidiotus gigas(Thiem et Gemeck)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严重为害,而且在有些地区还与其近缘种梨圆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ck)交错分布,这两种蚧虫在其分布区内有着共同的寄主,对各种杨树的为害程度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7.
杨圆蚧种群空间分布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块不同虫口密度样地杨圆蚧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杨圆蚧的种群空间分布是不确定的:当虫口密度较低时,其分布呈均匀分布,当虫口密度处于中等水平,其分布呈聚集分布,当虫口密度较高时,其分布近似于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8.
红点唇瓢虫对杨圆蚧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是杨圆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捕食能力强,对蚧虫种群数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过去尚未有过该虫对我国北方主要蚧虫捕食作用的系统研究。为了正确评价红点唇瓢虫对杨圆蚧的功能反应,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此项研究。并通过捕食功能反应试验,寻找出红点唇瓢虫对猎物杨圆蚧的最佳捕食量,为蚧虫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杨圆蚧Quadraspidiotus gigas成虫期,用高分子膜~敌敌畏混合液防治,其效果比较理想。防治杨圆蚧的成虫比防治活动若虫及固定若虫有很大的优越性,能较好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杨圆蚧危害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从改善园地生态环境,加强综合管理为基础,优先应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和人工、物理方法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杨圆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杨圆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阐述了杨圆蚧的世代重叠是由于有28.25%的成虫延期产卵而造成的。树干的嫩皮凹陷处,人为或机械的碰撞处,以前蚧虫危害过而现在没有被研寄生处等是固定若虫最容易寄生的场所,杨圆蚧主要危害1-15年生的杨树,平均虫口密度可高达43.5头/cm^2。在我们研究的范围内发现,新疆杨,德杂杨,大官杨是抗扬圆蚧的品种。研究表明,对即将产卵的成虫进行防治,能起  相似文献   

12.
<正> 梨齿盾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ck)]又名梨夸圆蚧,是国际性检疫害虫之一。此虫分布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河南、广东、四川、陕西等省。目前发现此虫危害杨树丰产林中的Ⅰ-214、Ⅰ-69、Ⅰ-72和Ⅰ-45杨。为有效地防治梨夸  相似文献   

13.
梨齿盾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k)是国际检疫对象,我国分布于二十几个省市,过去主要危害果树和花卉。随着欧美杨的大量引进,在杨树上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潍坊市杨树受害面积达23万余亩,虫株率达79%,平均虫口为323.7头/10cm~2,杨树2万多株。为此我们于1985年~1988年间,在潍坊、泰安的部分县、市对该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柳蛎蚧化学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涛 《林业科技》1993,18(5):26-29
柳蛎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erchsenius属同翅目,盾蚧科,是危害杨树人工林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国外在原苏联、日本亦有分布。它是我国主要害虫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5.
贺氏线盾蚧观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氏线盾蚧 Kuwanaspishowarai(Cooley)是为害毛竹、树木干部的一种重要盾蚧,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贺氏线盾蚧危害毛竹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其危害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严重,扩散之迅速,在国外、国内均属前例。该虫在咸宁地区,蒲圻市广大毛竹产区内,近年来肆意蔓延,造成臣大损失。蒲圻市审塘驿林场丁母山分场自1985年发现以来,受害毛竹林分由当初的零星分布迅猛扩展到1300多亩。目前仅成宁地医受害毛竹林分己近万亩,蒲圻市已近5000亩。崇阳、通城、通山、成宁等县市陆续都有发现。本文仅就我们1990年对该虫的初步研究作一阶段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杨圆蚧发生面积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对杨圆蚧进行测报 ,收集了 1983~ 1988年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杨圆蚧发生面积资料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 ( 1,1)模型 ,对杨圆蚧发生情况建立预测模型为 :^X( 1) (k 1) =2 34 0 7 7788e- 0 0 0 0 0 0 712 2k 565 92 12 ,并据此模型对绥化地区杨圆蚧发生面积进行回报及残差分析 ,证明本模型为一级。  相似文献   

17.
贺氏线盾蚧生态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贺氏线盾蚧发生与地形、坡向、坡位、竹林密度、竹龄、竹杆高度等有密切关系,不同环境条件对贺氏线盾蚧发育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区巴旦姆主要危害的蚧类害虫有大球蚧、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桑白盾蚧、橄榄片盾蚧。蚧壳虫的若虫和雌成虫,体微小,无翅,大多无足、触角和眼,树上常见到的是蚧壳,虫体在蚧壳下,蚧壳小的仅0.5毫米,较大的仅有5—10毫米,形态有近圆形、椭圆形等多种,蚧壳有红色蜡质、白色的棉花状,有的成糠粉状、绒状等,蚧壳群集固定枝、叶和果面上,  相似文献   

19.
杨圆蚧是我区杨树毁灭性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杨圆蚧的危害,杨树大量死亡,影响了成林成材,造成很大损失。杨圆蚧在我区分布于呼市、包头、乌盟和林城、凉城、丰镇、察右前旗、商都、集宁、伊盟的达旗、准旗、海勃湾等地,危害面积近10万亩,主要危害小叶杨、钻天杨、银白杨、青杨、旱柳。1973年我区有关部门组成杨圆蚧防治小组,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做了大面积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松突圆蚧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建雄 《林业科技》1993,13(2):22-24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属盾蚧科,突圆蚧属.1969年在《松林昆虫》杂志上发表为一新种.该虫在日本的冲绳、先岛诸岛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均有分布.广东于1989年5月首次在珠海市马尾松林内发现;1983年9月,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