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噻唑锌是噻二唑类有机锌新型杀菌剂。笔者进行了20%噻唑锌悬浮剂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表明,其5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效为81.39%,对轮纹烂果病防效为91.14%,对苹果果实品相及叶片表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冷鹏 《烟台果树》2010,(1):17-17
<正>2009年我们用20%噻唑锌与80%代森锰锌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小区试验结果显示,20%噻唑锌SC500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81.39%,优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66.67%,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参试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溃疡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以3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防效最好,达86.18%;30%噻唑锌悬浮剂与GF-1330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好于对照农药77%硫酸铜钙WP,防效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噻唑锌SC防治桃树病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SC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效,持效期在15天左右,噻唑锌SC500倍的效果好于800倍。  相似文献   

5.
采用怀农特植物油助剂与氢氧化铜、春雷·王铜和噻唑锌混合使用进行柑橘溃疡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对柑橘溃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74.37%、77.78%、59.12%。怀农特植物油助剂单独使用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不理想,仅为27.93%,但其与氢氧化铜、春雷·王铜和噻唑锌混合使用,能显著提高其防治效果,混用后氢氧化铜、春雷·王铜和噻唑锌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73%、88.23%、73.14%,防效提高10.45%~16.36%,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7种杀菌剂防治苹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7种杀菌剂防治苹果炭疽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防效最好,防效在90%以上;4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也较好,防效在88%以上;其他药剂防效稍低,但防效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选取20%噻唑锌悬浮剂等药剂开展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每667m~2施药量160mL防效较佳,达76.46%,且对生物安全,可在杧果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应用10%世高、1.5%多抗霉素、78%科博等7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0%世高可分散粒剂2500倍防效最显著,连续3次喷药后防效达94.57%;其次为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防效为91.97%;再次是78%科博500~600倍、10%宝丽安1200倍和68.75%易保1000倍,防效均在80%以上.防治关键时期在6月上中旬,应连续喷药3次.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以‘嘎拉’苹果为试材,开展几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7%唑醚·丙森锌SC 1 000倍和1 500倍液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分别为89.46%和85.22%,对褐斑病的防效为96.50%和92.55%;25%吡唑醚菌酯SC 2 000倍+43%戊唑醇SC 4 000倍和25%吡唑醚菌酯SC 1 500倍+43%戊唑醇SC 3 000倍液处理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81.07%和91.38%,对褐斑病的防效为84.97%和90.48%。均优于对照药剂百泰。试验说明67%唑醚·丙森锌SC,以及25%吡唑醚菌酯SC和富力库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苯醚甲环唑、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及其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以Waldy公式进行评价,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按质量比以1∶50进行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29。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80%苯噻锰锌可湿性粉剂以有效成分1∶50进行混配后,600倍稀释防效最高为91.06%,显著高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稀释和80%苯噻锰锌700倍稀释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50 %多锰锌 (新·灵 )可湿性粉剂 5 0 0、 60 0、 70 0倍液室内对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为 10 0 % ,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在 70 .2 1%以上 ,优于单剂代森锰锌、多菌灵 ;对上述 3种病菌的抑制中量 (EC50 )小于单剂 ,共毒系数均大于 2 0 0 ,增效显著。田间对果实生长期苹果轮纹病、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97%~ 99.2 %、70 .9%~ 87.6% ;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的防效在 81.12 %以上 ,显著优于单剂。对果实贮藏期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7.1%~ 95 .3%、 5 0 .5 %~ 86.2 % ,防效优于单剂代森锰锌 ,优于或相当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12.
陇东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规律及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陇东苹果产区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是危害苹果叶和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对陇东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和药效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供试的7种杀菌剂中以10%世高可分散粒剂2 500倍处理防效最显著,连续3次喷药后防效为94.57%,可作为该产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2010—2011年进行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梨黑星病和苹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对梨黑星病叶片的防效为81.44%~95.61%,对果实的防效为83.32%~96.11%;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效为71.24%~85.13%。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对梨黑星病的防效分别与生产上常用有效药剂400 g/L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相当,无显著差异;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有效药剂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相当,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梨黑星病和苹果白粉病发病初期推荐使用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喷雾,可控制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苹果树春秋梢采用5%多抗霉素AS、3%多抗霉素WP与常规药剂43%戊唑醇SC叶面喷雾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防效比较,结果显示,5%多抗霉素AS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效较好,可安全使用,且其为AS剂型的生物农药,对环境、作物相对较安全,有保护幼果面的作用,可作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首选药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线虫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几种中低毒杀虫杀线虫剂对番茄根结线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为76.7%,辛硫磷的防效为65.0%,噻唑磷的防效明显高于辛硫磷。3种阿维菌素类药剂相比较,依维菌素效果最好,防效为71.7%,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防效分别为65.2%和63.9%。依维菌素的防效明显高于阿维菌素与甲维盐,阿维菌素与甲维盐之间防效无显著差异。淡紫拟青霉和厚孢轮枝菌单用的防效分别为36.5%和41.8%,低于化学药剂的水平;淡紫拟青霉和厚孢轮枝菌混用的防效为60.0%,效果显著提高;但是,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和噻唑磷3种菌药混用,增加噻唑磷却未能显示出防效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唐伟 《落叶果树》2001,33(4):58-58
用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等药剂防治苹果黑星病,试验结果表明,世高5000倍液的相对防效为99.1%,扑海因1000倍液为81.1%,而其他药剂防效较低,生产上可用世高与扑海因交替使用防治苹果黑星病。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有效药剂,将20%噻唑锌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40%甲醛水乳剂、33.5%喹啉铜悬浮剂、99%对苯二酚可湿性粉剂、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22.4%氟唑菌苯胺悬浮剂、50%氯溴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种化学药剂,采用药剂浸种或沟喷带病种薯两种方法,进行马铃薯疮痂病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对马铃薯出苗均无药害并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防效介于30.15%~70.61%之间,其中33.5%喹啉铜200倍液浸种的效果最好,为70.61%;20%噻唑锌500倍液沟喷的效果最好,为70.12%。  相似文献   

18.
2016—2017年,作者进行了几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87.01%和87.86%;70%丙森锌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稍低,防效为68.89%和69.01%。供试药剂对苹果树生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苹果斑点落叶病经八十年代初鉴定为Alternaria mali Roberts强毒株系,并选出扑海因等特效药剂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进行防治,于花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年中喷药4~5次,可有效控制其害,然而由于扑海因等药剂均为进口,价格昂贵,多数农民可望而不可及,致使该病多年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改变这一状况。自1986年以来,我们连年进行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新农药的筛选工作。在供试的十余种药剂中选出防效与扑海因相当的新农药一代森锰锌。 田间试验看出,70%可湿性代森锰锌1000倍液防效近似于扑海因1000倍液,而500倍液防效则优于扑海因。据1989年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的适宜药剂,以红心猕猴桃为试材,进行了4种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溃疡病的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组合对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防治效果有所差异,其中以20%细宝叶枯唑WP+20%噻唑锌悬浮剂+农用有机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5.2%;1.5%金霉唑噻霉酮+2%细锉春雷霉素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71.6%;50%多抗·喹啉铜+3%中生菌素+靓丽素的防治效果一般,防效为66.2%;而0.5%溃腐灵+0.5%靓果胺防治效果较差,防效仅为5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