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阿魏侧耳驯化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阿魏侧耳(Pleurotus ferulae)又名阿魏蘑菇,每年早春,4—5月间发生在阿魏植物死的根茎上。阿魏侧耳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的塔城、阿勒泰和木垒等少数地区,是一种味道鲜美,质地优良,并兼有药用价值的野生蘑菇品种。过去当地供销部门曾经收购,并组织出口。近些年来,由于野生阿魏植物既作为一种药材,又成了农牧民良好的柴火材料,因而被大量挖掘,加之阿魏蘑菇被过度采集,致使阿魏蘑菇资源已十分稀少。1983年春5月份,采  相似文献   

2.
阿魏侧耳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闫训友  王玮  赵英 《北方园艺》2007,(12):243-245
阿魏侧耳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名贵珍稀食用菌,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于一体功能.现对阿魏侧耳的研究历史及阿魏侧耳多糖的药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阿魏侧耳(Pleurotus eryngii)又名阿魏蘑菇。野生分布在南欧、中非、北非、印度和我国新疆等地,属低温型菌类。为了研究阿魏侧耳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可行性,我们经引种、驯化和选育,获得一高温型菌株,编号KH_2。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菌株阿魏侧耳出发菌株K002,引自新  相似文献   

4.
阿魏侧耳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魏侧耳(Pleurotus,ferulae Lenzi.:)又名阿魏蘑菇,菇色洁白,菇盖肥厚,质地细嫩,味道鲜美,是侧耳属中诸品种质地较优的一种。阿魏蘑菇是新疆的一种特产,分布在塔城、阿勒泰等地区。它生长在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阿魏的死根茎上,每年4月底至5月初大量发生,在夏、秋季雨后也可发生。本文主要报道我所从野生阿魏侧耳分离所得的K002菌株的栽培试验简况。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栽培糙皮侧耳、阿魏侧耳及金顶侧耳(子实体为材料,采用回流提取法分别得到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甲醇提取物,以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以不同剂量的糙皮侧耳、阿魏侧耳和金顶侧耳水提物灌胃小鼠20d,测定血清中IL-2、SOD、IFN-γ及GSH-Px的含量,用以评价其免疫功能。结果表明:三种侧耳的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糙皮侧耳、阿魏侧耳与金顶侧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且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9mg/mL、0.21mg/mL和0.17mg/mL;同样糙皮侧耳、阿魏侧耳与金顶侧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32%、55.73%和65.27%;三种侧耳不同浓度给药小鼠血清中IL-2、SOD、IFN-γ及GSH-Px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增加,均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侧耳、天山神菇、刺鲍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野生种春末夏初腐生或兼性寄生于伞形科草本植物阿魏、刺芹、拉瑟草等的根茎上,是干旱草原上品质优良的特有大型肉质伞菌。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阿勒泰等少数地区。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草场退化,白灵菇野生种目前已很难采到,所能得到的均为野生驯化品种。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学名白灵侧耳,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侧耳科侧耳属,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阿魏菇。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白灵菇营养丰富,据报道,白灵菇子实体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 g子实体含蛋白质15.72 g,并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产销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白灵菇又称白灵侧耳、白阿魏蘑、白阿魏菇、白阿魏侧耳、刺芹侧耳白色变种等,是近年来大面积进行商业性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质地脆嫩、久炖不绵、清爽滑润、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学名白灵侧耳,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侧耳科侧耳属,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阿魏菇。白灵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白灵菇营养丰富,据报道,白灵菇子实体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g子实体含蛋白质15.72g,并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白灵菇还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Pleusotus eryngii(DC.)Quél.]隶属于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野生杏鲍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四川北部和青海,常在春末夏初,木腐生或兼性寄生于大型伞形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的枯死植株根上,在分类上称之为刺芹侧耳,又因其具有独特杏仁香味,所以商品名定为杏鲍菇。杏鲍菇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  相似文献   

11.
阿魏侧耳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学名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异名Pleurotus ferulae Lenzi。我们于1983年在塔城、阿尔泰等地考察,采集到阿魏侧耳,经组织分离后进行驯化培养。现将其形态和培养特征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阿魏蘑菌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阿魏蘑(PleurotusnebrodensisQuel),也叫刺芹侧耳白色变种、白灵蘑或白灵菇,我国主产新疆,是一种美味食用菌。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已进行小面积栽培,但对它的研究还不深入,为了优选最佳菌种培养基配方,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来源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试验厂保存菌种,编号为白阿魏蘑01。12 母种培养料配方 共8种。①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②马铃薯200g;③马铃薯200g,酵母片03×2片;④胡萝卜200g;⑤马铃薯40g,胡萝卜160g;…  相似文献   

13.
阿魏蘑菇又名阿魏侧耳,是一种世界著名的美味食用菌,原分布在我国新疆、欧洲、印度等地,近年驯化栽培已获成功。阿魏蘑菇朵形大,菇体肥厚,色泽洁白,营养丰富,既有侧耳属的鲜美滋味,又有双孢蘑菇的肉质口感。新鲜的阿魂蘑菇不易存放,较易变色、腐败而丧失食用价值,但由于阿魏蘑菇具有煮而不烂,保持完整外观的良好加工特性,因此有利于罐藏加工。罐藏加工兼有贮藏和保持原有风味的特点,是一种适宜的贮藏方式。本文着重介绍阿魏蘑菇的罐藏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白灵菇又称白灵侧耳、白阿魏蘑、白阿魏茹、白阿魏侧耳、刺芹侧耳白色变种等,是近年来大面积商业性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菇种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质地脆嫩、久炖不绵、清爽滑润、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白灵菇的周年生产和栽培规模的日益扩大,其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已成为生产中非常突出的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菇农的经济效益和种菇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翅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身茂  闫永先 《食用菌》2001,23(4):31-31
翅鲍菇中文名是刺芹侧耳白色变种,拉丁文学名为 pleurotus eryngii var.nebrodensis,也有称白阿魏蘑、白灵菇。与杏鲍菇(刺芹侧耳)、刺芹侧耳阿魏变种(阿魏蘑)亲缘关系很近,是我国近几年开始商业性栽培的稀有食用菌品种之一。野生的翅鲍菇、腐生或寄生在我国新疆荒漠沙滩上生长的阿魏植物根茎上,子实体于春末夏初发生。人工栽培翅鲍菇,在国内仅有几年的历史。由于它洁白清靓、菌肉肥厚、质地细腻、脆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味如鲍鱼,因此投放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和高…  相似文献   

16.
白灵侧耳菌丝生长与培养条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Inzengae)Quel)也称白灵菇,是南欧、北非、中亚内陆地区春末夏初发生的品质极为优质的一种大型肉质珍稀食用真菌.我国野生的白灵侧耳主要生长在新疆荒漠戈壁里极为少数的阿魏滩上,寄生在药用植物阿魏的腐烂根茎上,曾经被人们称为西天白灵芝[1].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大,人们对白灵侧耳栽培技术研究也不断加大,但人工栽培白灵侧耳产量一直不高,在大面积生产中生物学效率只有25%~30%[2].现就培养基pH、含水量和培养温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白灵侧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春生  焦艳茹 《蔬菜》2006,(2):19-20
白灵菇是阿魏侧耳的一个变种,属侧耳科,侧耳属。白灵菇菇体大,色泽洁白,口感好,含有17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目前栽培较少,市场价格较高。现介绍温棚白灵菇高产优质栽培时应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18.
吕杰  马媛  金湘  毛培宏 《北方园艺》2011,(18):181-182
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 Lanzi)属于真菌门(Enmycophy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又名阿魏侧耳、白灵菇,学名为准葛尔阿魏侧耳,是南欧、北非、中亚内陆地区春末夏初冰雪融化后发生的一种大型肉质珍稀食用真菌,我国野生的阿魏菇仅分布于新疆荒漠地区(木垒、托里、阿勒泰、伊犁、塔城等地)的阿魏滩上.寄生或腐生于伞形科植物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等根上而得名[1],在欧洲常寄生于田刺芹的根上,还寄生在阔叶拉瑟草等植物上[2-3].因其寄生或腐生于药用植物阿魏的根部,因此阿魏菇也类似于中药阿魏,有消积杀虫的作用,对腹部肿块、肝脾肿大和腕腹冷痛均有疗效[4].阿魏菇子实体还富含真菌多糖、维生素及多种人体所需矿物元素,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含有的人体必需的11种氨基酸,高于香菇和金针菇含量.此外,阿魏菇味道极为鲜美,口感爽滑,适合各种烹饪方法,因此被世界各地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侧耳属种间有性杂交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试验对阿魏蘑和香平菇(本实验室培育的四倍体侧耳)进行种间有性杂交获得成功,在F2代中出现广泛的遗传分离,说明种间有性杂交可作食物用菌育种的有效手段,试验还探讨了阿魏蘑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白阿魏蘑肉质肥厚、色泽洁白 ,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白阿魏蘑产品的售价较高 ,再加上需求量不断增加 ,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许多菇农对白阿魏蘑栽培技术不太了解 ,只是受到影响而盲目栽培 ,缺乏相应的技术 ,生产管理不当 ,导致栽培失败 ,造成经济损失。近年来 ,我们一直从事白阿魏蘑栽培技术研究 ,并通过推广实践 ,对白阿魏蘑栽培中的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将其总结成文 ,供广大生产者参考 ,以期促进我国白阿魏蘑产业的发展。1 菌种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 ,各地乱引乱繁 ,使白阿魏蘑菌种混乱 ;母种多次转管 ,一扩再扩 ,引起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