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性状差异较明显的9个樱桃番茄高代自交系,配制39个杂交组合。通过比较观察,组合T-013(圣亚)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生长力强,中早熟,果实椭圆形且光泽,红色,果肉多,种子少,品质佳,糖度7.8~8.5度,单果重12~15g。参加福州、宁德、三明多点试验,总产量达52 000~55 000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龙女增产19.3%、20.7%、18.5%。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1064-3×H105(组合Ⅰ)和1064-4×H134(组合 Ⅱ)的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含油量的遗传.含油量次数分布显示2个组合的B1、B2和F2群体均呈连续分布且显示多峰,呈明显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的特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D-2模型,即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2个组合中,广义遗传率为47.87%~65.13%,平均为53.70%;而环境变异占表型变异的34.87%~52.13%,平均为46.30%,可见油菜含油量性状受基因型和环境双重影响.2个组合中,多基因遗传率为15.22%~60.41%,平均为45.32%;而主基因遗传率为2.26%~33.10%,平均为8.38%,表明含油量的遗传体系中,微效多基因的遗传贡献占主要部分,高含油量育种应在高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性花薄皮甜瓜杂种1代应用于生产。[方法]以自选单性花薄皮甜瓜材料‘T912’为母本、纯和品系为父本,省去去雄过程,人工配制杂交组合,以主栽品种‘金妃’为对照展开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各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结果]各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各组合的综合性状表现均优于对照;从产量性状来看,4个组合的商品瓜率均90.0%且4个组合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4个组合的感病率均较低。[结论]‘T912’ב25号’组合各方面表现最优,可以进行全省多个地区布点试验种植,进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棉区2个机采性状优良且推广面积较大的机采棉品种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配置组合,应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世代分析方法对7个主要机采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7个机采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检测到1对主基因的存在,其中果枝始节高在2个组合中均检测到2对主基因。从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的分量进一步分析得出,在2个组合中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有株高、果枝始节高、单株皮棉产量、纤维比强度等;在2个组合中均以多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有生育期性状;在2个组合中以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并重的性状有果枝始节位和纤维长度等。同时得出生育期、纤维长度2性状的总遗传率高于其它性状。本结论为棉花适宜机采性状的主效QTL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早熟陆地棉早熟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2个新疆早熟棉区主栽陆地棉品种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配置组合,应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世代分析方法对新疆早熟棉早熟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早熟性状中除在组合Ⅰ的苗期性状无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其他性状均检测到主基因的存在;其中生育期性状在不同组合中的遗传模型相同,且主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率分量趋势较为一致;由2个组合各性状的总遗传率比较得出,生育期性状的总遗传率最高;从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的分量来看,蕾期及生育期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苗期、花铃期及果枝始节位在组合Ⅰ中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在组合Ⅱ中则以主基因遗传为主。针对各性状的遗传模式提出具体的育种策略,为新疆早熟棉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广东优质稻的优良性状,改良和提高湖南优质稻的性状水平,在分析广东优质稻品种的遗传背景、品种类型、农艺性状、抗病性、稻米品质和产量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湖南优质稻品种(组合)的主要性状特点,对20个广东优质稻品种引入湖南长沙夏播时的主要性状表现及其在湖南水稻育种上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优质稻品种引入湖南一般可以作一季晚稻种植,少数可以作双季晚稻种植;20个品种的理论产量为6 430.5~9 271.5 kg/hm^2,品种间差异很大,大多数品种属于矮秆大穗型;12个品种无垩白粒,8个品种有垩白粒,但垩白粒率很低;所配30个杂交稻组合有14个的结实率为75.07%~82.43%,与对照汕优63的75.1%~84.9%基本一致,有10个组合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在20%以上,6个组合单株产量的竞争优势在10%以上,其中优IA/华新占的超亲优势与竞争优势最高,分别为61.7%和32.32%.  相似文献   

7.
烤烟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自育的3个烤烟胞质不育系和4个国内推广烤烟品种为材料,配成3×4=12个杂种,研究烤烟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正向离中优势最多的是单叶重,100%组合的正向离中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反,叶数没有一个组合具有显著的离中优势,株高、叶长和节距均有33.33%组合离中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它农艺性状具有8.33%~25.00%组合的离中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农艺性状平均有16.67%组合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超高亲优势,较多的为单叶重,有75.00%组合的超高亲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数和叶长宽比均无显著的超高亲优势,其他农艺性状有8.33%~16.67%组合的超高亲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各农艺性状中,仅叶长宽比有8.33%的组合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超低亲优势,其他性状均无显著或极显著的超低亲优势.  相似文献   

8.
选择茎杆粗度差异大的3个亲本CB,(11.0 mm)、CB4(15.5 mm)和CB7(11.5 mm),配制CB1×CB4和CB7×CB4组合,建立了相应的P1、F1、P2、B1、B1、F2群体,将其分为中、晚两个生产季节种植,考察了茎杆粗度性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理论的Akaike信息准则(AIC)在B1、B2、F2代中鉴定影响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存在与否,主基因存在时通过分离分析估计主基因和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及所占总变异的分量.结果表明该性状在所有2个季别中B1、B2、F2中均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27.60%~63.69%,多基因遗传率为1.39%~30.07%,总基因型遗传率为39.43%~82.01%,茎粗性状的遗传率受种植季别及所配组合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短季棉生育期的遗传规律,为棉花早熟性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四个陆地棉品种构建两个杂交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世代分析,对棉花早熟性相关的播种-开花(Flowering time,FT),花铃期(Flowering and boll-setting period,FBP),全生育期(Whole growing period,WGP)这三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两个组合,除组合Ⅱ中F1的花铃期和F2的播种-开花期偏向晚熟亲本外,其他表型性状均偏向早熟亲本,但总体偏早熟亲本;组合Ⅰ及组合Ⅱ的相同性状均符合同一个遗传模型,且均受两对主基因控制。【结论】三个表型性状是由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且主要由主基因控制;三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力高,且加性效应大。  相似文献   

10.
黄瓜耐弱光相关农艺性状调查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雌型黄瓜(Cucumis sativus L.)纯合自交系Ma1和M地为母本配制的5个杂交组合和当地品种杂1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年份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调查与比较分析,筛选出耐弱光性强且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以不同生态型的强雌性系为母本的组合M地×M6与Ma1×M6在植株性状、开花特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参试组合,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2个组合雌花数多、侧枝数与蔓数适中、单瓜重大,组合M地×M6与Ma1×M6的理论产量较高,最高分别达到62 965.35、60 571.80 kg/hm~2,均高于当地品种22.92%以上,为优良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对6~10年生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形态主要呈球形,占78.95%,果实颜色主要有青色和黄色2种,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5.75%和29.55%;果实各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均单果重>平均单籽重>平均单果籽粒数>平均果皮厚>平均鲜出籽率>平均果实横径>平均果实纵径>平均果形指数;果实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变异,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而且呈正态分布规律,并具有集中性和分散性;果实性状多数指标间都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只有单籽重与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和鲜出籽率与果形指数、籽粒数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瓜亲本果实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黄瓜优良纯合自交系作亲本,采用6×6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黄瓜果实7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MH18和MH35果形各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是本试验中较为理想的亲本材料;组合MH18×MH35在果实长、果实粗、果形指数、单果重、刺瘤状况上具有较大的正向特殊配合力,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是本试验中最有价值的杂交组合;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达到80%以上,其中果实长、单果重、瓜把长、瓜把指数、刺瘤状况的狭义遗传力超过50%,说明这5个性状通过双亲直接遗传给后代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新疆棉花主推品种的机采农艺性状研究,筛选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品种类型。【方法】对100个新疆棉花生产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个农艺性状中变异大于10%有7个性状,分别为叶枝(64.0%)、吐絮铃数(25.8%)、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20.2%)、吐絮率(17.1%)、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16.8%)、单株结铃数(16.0%)和果枝始节高度(11.5%)。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铃数、吐絮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和单株结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中部夹角,下同)夹角与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铃数呈显著负相关。果枝始节与果枝始节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枝与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主要和生育期、株高、果枝夹角、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有关。将100个棉花品种在遗传距离为44.0时划分为7类,初步筛选出第二类群中的11个品种更符合机采品种性状要求。【结论】筛选出11个更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4.
加工番茄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5个加工番茄品种加州6号、加州3号、加州613、478和23为亲本,用Griffing完全双杂交第一种方法设计,研究了加工番茄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水平,其中单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方差,这2个性状的2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能固定遗传、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15.
无患子果实经济性状地理变异评价及与脂肪酸成分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患子、川滇无患子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果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采集了我国13个省份及越南地区60株无患子优树的果实,利用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等,测定了其表型、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等经济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量化评价了综合经济性状,研究了脂肪酸变异与表型变异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不同产地无患子优树果实大部分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果皮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出仁率、果实侧径和亚麻酸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3%、32%、29%、 29%和33%;油酸(C18:1)变异较小,仅为4%;2)利用变异较大的关键指标进行主成分权重赋值,复选出来自贵州、广西、广东和湖北的7株优树果皮百粒质量和种仁百粒质量分别比优树平均水平提高了42.86%和41.86%,优树经济性状增益明显;3)相关性分析表明,无患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出仁率、种仁百粒质量均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C18:1含量稳定,与果实相关系数较小,二十碳烯酸(C20:1)与果实性状相关性更强。研究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其生物能源、皂苷等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系——新白1号、新白3号、新白8号是从枇杷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其主要性状为:晚熟(4月下旬-5月上中旬);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果大(53-69 g.最大1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5%-16.2%,可食率71.2%-76.2%,肉质细腻、化渣、味浓甜鲜口、风味佳;早结丰产。无性子代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是颇具前途的白肉枇杷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黑莓杂交育种的效果,对初选出的21株F1代杂交黑莓优株及其亲本的果实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这些杂交优株综合超亲优势平均值为(117.63±97.40)%,超亲遗传效应较好的5株序号依次为7-10-6,4-4-12,6-6-3,7-10-2和6-2-2,可重点作为进一步优质育种资源利用的对象。在21个F1代优株中,5-8-1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3.10%),5-8-2果实酸含量最低(0.56%)、固酸比最高(21.25),7-10-6果实酸含量较低、固酸比较高,可作为鲜食品种种质进行培育和利用;6-2-2和2-9-1的果实总酸含量(分别为1.78%和1.39%)和总花色苷(分别为151.09 mg/100g和129.62 mg/100g)含量均较高,固酸比较低(分别为5.91和6.59),可重点作为加工用途品种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马婷    王玺    张艳丽    宁德鲁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6):100-106
研究油橄榄杂交品种实生群体果实性状的变异,筛选优良单株,为油橄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云杂1号、2号和3号油橄榄杂交品种实生后代群体为材料,对23份结果单株18个果实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实生群体果实表型性状变异丰富,果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在0.303~1.994,且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大于描述性状,平均值达1.786,平均变异系数为22.2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实成熟度指数外,大多数果实性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1.236%,将18个性状简化为14个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将23份种质分为2大类,其中第Ⅱ类仅含9号种质,果实极小、果质量轻、果肉率和含油率非常低,可被排除;第Ⅰ类中的第ⅱ亚类含4号、10号、16号3份种质,单果质量、果肉率最高,可作为果用品种推荐材料;第ⅴ亚类包括19号和22号种质,鲜果含油率>24%,可作为油用品种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枣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点,了解枣裂果性状与果实(核)性状的相关性,提高枣种质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枣核心种质的果实、果核和裂果等相关的9个重要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核心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变异,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20%以上,平均变异系数为39.00%;其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为1.49~1.9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77。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9个表型性状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多个果实(核)表型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果实横径与裂果率达到显著的正相关,果形指数与裂果指数之间达到显著的负相关。果核性状与裂果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裂果率和裂果指数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3)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94.79%,即这4个主成分保存了原始性状94.79%的遗传信息。9个表型中果实纵径、裂果指数、果核指数和果形指数是造成枣核心种质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幼树树形培养及花序调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3种文冠果树形间的落果动态、果实性状、种子品质,研究花序调控效果,分析树体结构与结实性状间的关系,为文冠果幼树的树形培养和花果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田间试验,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多主枝丛生形的花序数为33个,显著高于另外2种树形,其最终坐果率为28%,显著高于开心形,且多数果实和种子性状显著好于主干形。花序打顶后,果实膨大期的落果率从56%降至41%,同时它与去雄处理的果壳厚度比疏花序处理减小6%。与种子产量有关的树体结构指标是地径(r=0.238)和分枝基径(r=0.350),花序花朵指标是花序着生位点(r=0.204)、花朵数(r=0.343)和可孕花比例(r=0.322)。与种子品质有关的树体结构指标是分枝数(r=0.351),花序花朵指标是花序疏除率(r=-0.436)和可孕花比例(r=-0.216)【结论】树形对文冠果幼树的花序、果实和种子性状具有普遍的影响,多主枝丛生形的种子千粒重、出仁率比主干形的显著提高。花序调控处理在降低果实膨大期落果率、降低果壳厚度和提高出种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