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水产》1991,(1):40-40
为开发我市16万亩处于荒芜状态的溪河渔业资源,市科委下达我所溪河网箱养鲢、鳙鱼的探索性试验,1989年我所在巴县虎溪区和陈家桥镇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在陈家桥河段架设二只共30m^2网箱进行网箱养鲢。鳙鱼种试验,当年七月投放“寸片”鱼种1.2万尾,到年底在不投喂饲料,  相似文献   

2.
《渔业经济研究》1988,(3):48-48
北京地区池塘养鱼,其中鲢鳙鱼的单产已养733公斤,超过国内所报道鲢鳙鱼亩净产:250~300公斤的极限。究其原因有两个:一、鲢鳙鱼在精养塘中具有滤食池塘浮游生物及精饲料的两重性,增加了一条商品饲料途径,如通县梨园乡渔场1986年280亩成鱼塘平均亩毛产700公斤,其中鲢鳙鱼480公斤,净产为380—400公斤。二,依靠生活污水的注入,再加上投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3.
生产实践证明,合理地放养鱼种,是提高成鱼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措施。要做到合理放养鱼种,可以根据供给饲料的种类,数量和池塘本身的自然生产力来推算放养的品种和数量。若放养的鱼种不对路,饲料不对口或超越饲料供应的能力,就难以达到产量高、商品率高的目的。例如:鲢、鳙鱼以浮游生物、细菌和有机腐屑为食,在塘水不肥,不能促进细菌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少放鲢、鳙鱼种是适宜的。但是,有的商品鱼基地渔场恰恰相反,亩平放养5寸左右的鲢、鳙鱼种300多尾。由于鲢、鳙鱼  相似文献   

4.
池塘面积667mT^2放养尾重200g的大规格条纹鲈鱼种358尾,配养70尾规格300~400g的鲢鳙鱼,投喂鲜软颗粒饲料,精养120d,条纹鲈产量230kg,成活率100%,平均尾重600g,每尾增重400g,饲料系数2.6,另收获鲢鳙鱼46kg。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科学养鱼》2008,(4):39
问:科学养鱼杂志社的编辑,你们好,我是四川的一名忠实读者,我自己承包了一个堰,我们这里主要养鲢鳙鱼。我想请你们帮我找一下鲢鳙鱼的饲料配方,行吗-如果可以的话,请刊登在《科学养鱼》上面。谢谢。  相似文献   

6.
2014年江西、两湖等草鱼主养地鱼价颇低,作为主流养殖模式中的套养鱼,大头鱼价格却一路攀升,但是天然鳙鱼产量很低,套养的鳙鱼数量少、上市规格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发鳙鱼配合饲料,提高鳙鱼的生长速度及产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鳙鱼的摄食习性、鳙鱼配合饲料的使用现状以及配合饲料对鳙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鳙鱼的精养及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自荣  李睿 《水利渔业》1992,(6):42-43,45
在三口总面积为1.59ha、平均水深1.0—1.5m 的渗漏池塘中,养鲤套养大规格鲢、鳙鱼种,经249d 集约化养殖,获商品鲤22578.10kg,平均单产14200.07kg/ha,饲料系数2.3;获大规格鲢、鳙鱼种8297.10kg,平均单产5218.30kg/ha,饲料系数0.8(不计其它饲料,仅人工投饲)。投入产出比为1:1.41,盈利49246.47元,单位盈利30972.60元/ha。  相似文献   

8.
正鳙鱼属鲤形目、鲤科、鲢属,俗名大头鱼、胖头鱼、花鲢等,原产于我国,南北分布极广,能适应各种水体。鳙鱼生长快,疾病少,捕捞方便,鱼肉细嫩,鱼头肥大美味更是深受人们喜爱。2019年我国鳙鱼总产量超300万吨,产量仅次于草鱼和鲢鱼,是重要淡水养殖品种。鳙鱼在自然环境下自幼苗到成鱼均以浮游生物为主食,故目前鳙鱼养殖较多是以套养模式进行,每亩放养50~200尾,用于调节水质,而不专门投喂鳙鱼饲料。  相似文献   

9.
在池塘中无论是主养鲢、鳙鱼还是主养草鱼,其轮捕技术都是不难解决的.在主养鲢、鳙鱼时,以鲢、鳙鱼的体形系数来设计轮捕网具的网目大小;在主养草鱼时,则以草鱼体形系数来设计轮捕网具的网目大小(轮捕鱼类的规格和网具的网目大小(2a)的选择见1986年本刊第3期).然而,在实际养鱼业中,  相似文献   

10.
<正>据统计2013年全国鳙的养殖产量达到301万吨,仅次于鲤的产量,成为淡水养殖鱼类中的主导品种。鳙鱼在池塘养殖生产中蕴藏巨大的潜力,改变施肥养殖鳙鱼的养殖方式为人工投喂配合饲料进行精养,是未来鳙鱼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试验采用室内循环水投喂配合饲料养殖和室外自然养殖两种方式,通过对比两种养殖方式下鳙鱼的生长、鱼体肌肉成分,探索鳙鱼配合饲料研制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渔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不少地区开展了以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面生产率为主要内容的养殖制度的改革。目前,浙江嘉兴地区采取以青草鱼为主的混放密养措施,改变过去普遍以鲢鳙鱼为主的养殖模式。上海市改革了以鲢鳙为主体鱼的放养结构,成倍增放了青、草、团头鲂等吃食鱼类。江苏无锡地区则提出了青草鱼与鲢鳙鱼并重的养殖方法,改变主养青草鱼,带养鲢鳙鱼,  相似文献   

12.
国外简讯     
苏联用微型胶囊开食饲料饲喂鲢、鳙鱼仔鱼全苏灌溉水域养鱼业研究所从1980年起对仔鱼开食饲料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微型胶囊加工法生产仔鱼饲料,以提高鲢、鳙鱼苗的生长速度及其成活率。胶囊饲料既具有浮性,又可防止饲料中养分的  相似文献   

13.
鳙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俗称花鲢、胖头、大头鱼,属于全国淡水养殖主推品种,以浮游动物为食,亦食一些藻类和人工配合饲料。近年来,因鳙鱼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销量大增,拉动了价格大幅上涨。据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4.
答读者问     
问:我是江西的一位从事水库养鱼的养殖户,主养鲢鳙鱼,以施肥为主,请问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都是磷肥,有效含磷量都是12%,为什么过磷酸钙比钙镁磷肥每吨价格要贵几百元,是不是比钙镁磷肥好,用于水库养鲢鳙鱼哪种磷肥好?  相似文献   

15.
花鲢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特别在南方,供应常感不足。1990年铁岭市水产所首次在南城子水库坝下鱼池进行了“投喂混合饲料主养花鲢鱼种的试验”,是年通过市级鉴定。但是在精养鲤鱼池塘中能否同塘精养鳙鱼种尚未发现有人报导。为探索这方面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挖掘池塘生产潜力和养殖效益,于1991年在本场三口池塘,4.52亩水面进行了鲤鳙鱼种同池精养的试验。取得了平均亩产666.7kg,其中鳙鱼种占221.6kg的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宿根黑麦草(简称黑麦草)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禾本科多年生牧草,具有高产、优质、易种、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亩产量可达到1.3~2万斤。用宿根黑麦草喂鱼,其饲料系数仅为20,且养出一斤草食性鱼,还可附带增产鲢、鳙鱼0.37斤。因此,种植一亩宿根黑麦草,可转化成草鱼650~1.000斤,以及鲢、鳙鱼240~370斤。所以,宿根黑麦草对养鱼业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是草鱼、鳊鱼、团头鲂等鱼类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了鱼种放养高峰,各地广大养殖户正为新一年的生产经营而忙碌。笔者近日下乡调研时发现,少数大水面养殖户主养鲢鳙鱼,思路很好,但在放养鱼种时不是一次性放足,而是采取二次放养法,即春节过后先按一定比例放养一批大规格鲢鳙鱼种,待到六七月份再放养一批鲢鳙鱼夏花,心想这样做到年底既可以收获成鱼,又可以培育出大规格鲢鳙鱼种,为下一年鱼种放养提供种源,可谓是一举两得。笔者认为,这种在大水面中套养鲢鳙鱼夏花的模式不可取,理由如下:一是鲢鳙成鱼价格远高于鱼种,利用大水面培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鲤鱼高产养殖模式遍及中原,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谈两点体会。1调整鱼种放养比例 主养鲤鱼塘,鲤鱼种投放比例比较大,鲢、鳙鱼仅作为调节水质的需要投放比例很小。如果调整投放比例,将鲢、鳙鱼的投放比例调整为30—40%,这样就能充分利用鲢、鳙鱼的生  相似文献   

19.
《淡水渔业》1974,(7):11-13
杭加湖池塘养鱼地区,由于饵料供应不足,青、草鱼的养殖受到了限制,广大贫下中农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新的增产途径,从养殖方式上改变了过去以养青、草鱼为主的习惯,结合推广轮捕轮放,转而改养鲢、鳙鱼为主,把增加鲢、鳙鱼放养密度作为提高池塘鱼产量的主要措施。目前鲢、鳙鱼产量约占池塘产量的7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池塘施肥量迅速增加,寻找新的肥料来源就成了生产上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用青饲料直接喂养吃食性鱼类,或作绿肥肥水,培养浮游生物养鱼种和鲢鳙鱼,能充分利用地力、劳力,以池养池,以地养池,大大节约商品饲料,降低生产成本。但是,根据青饲料的特点,怎样做到全年均衡供应,在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