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西北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桂西北地区几种人工栽培灵芝和野生灵芝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赤芝的多糖含量均比野生赤芝的多糖含量高;人工栽培赤芝的多糖含量也比部分野生黑芝的多糖含量高。分析了不同样品灵芝多糖含量差异的原因,并探讨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用人工栽培灵芝替代野生灵芝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生境与药用成分含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文献检索刺五加生境、栽培、光合等对药用成分含量影响研究的相关论文并进行分析总结,讨论生境与刺五加药用成分含量的关系及最佳栽培模式.得知刺五加在野生生境下,黄酮含量与光照呈明显相关,含量呈季节性变化,春秋高,夏季低;皂苷类成分含量则随光强的增大而降低,无季节性变化;其它成分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较适宜的生境为60%~70%光照,黄酮类与皂苷类均可获得较好的含量与产量.利用不同的栽培密度或遮荫调节光照强度,进行仿生栽培或野生抚育,创造适宜刺五加生活生长的环境条件,并根据其各有效成分在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的含量差异,来确定刺五加适宜生产模式及采收期,将有助于刺五加人工栽培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天然野生蔬菜是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的蔬菜。在我的家乡集安,盛产好多天然野生蔬菜,简称为野菜。如蕨菜、刺嫩芽、薇菜、大叶芹、猫爪子、燕尾菜、黄瓜香、枪头菜、龙须菜、黄花菜、婆婆丁、小叶芹、小根蒜、小刺五加、山芹菜、刺果棒等,品种多,分布广。在现代消费生活中,人们寻求安全、营养、保健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天然野生蔬菜即成为人们追寻的真正的绿色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沙棘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沙棘是该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人工栽培发展缓慢、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管理粗放是天水市沙棘产业目前所面临的几大现实问题。保护野生沙棘资源.扩大沙棘栽培面积,引进新型栽培模式,合理布局品种结构,加强田闻管理,扶持龙头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是确保天水市沙棘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希政 《食用菌》2016,(2):57-58
正桑黄的人工栽培仍处于零星栽培模式,人工段木栽培技术的推广需要同其它食药用菌一样,必然走规模化发展之路,才能更好的为广大消费者造福,才能真正体现桑黄的价值,彻底打破我国桑黄资源被国外疯狂掠夺的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人工栽培产品替代野生产品,从而实现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达到资源保护的目的。因此,桑黄人工段木栽培技术的成熟性是其规模化栽培的关键。现将其段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6.
对海南野生鸦胆子实施人工栽培技术研充,旨在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为此,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规范各个生产环节,对野生鸦胆子进行人工栽培。结果表明,产量大幅度提高,果实质量得到人为控制和提高,并由此总结出人工栽培技术。鸦胆子可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填补了我国鸦胆子规模化栽培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在玉树州黄芪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模仿野生黄芪的生长条件进行家植栽培,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从育苗、大田移植及管理等方面介绍黄芪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发酵料栽培花脸蘑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脸蘑Lepistasordida(Fr.)Sing,又名花脸香蘑、紫花脸蘑、丁香蘑。气味香浓、味道鲜美,鲜食和干食口味具佳,为东北地区著名的野生食用菌。目前花脸蘑的野生资源稀少,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人工培植花脸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对野生花脸蘑进行组织分离和菌种驯化、栽培试验,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摸索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榆林北部风沙区野生羊肚菌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调查、菌种培养和人工栽培技术的探索,初步确定羊肚菌人工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野生蔬菜资源极为丰富,有些种类营养价值极高,有些种类有药用或特种实用价值,开发前景较好。通过对普洱市野生蔬菜资源的调查研究,结合全市野生蔬菜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野生蔬菜的人工栽培、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天门冬在广西的地理分布情况、种群特征、人工栽培及市场供销情况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是我国天门冬药材重要产地之一,种质资源丰富;但天门冬资源遭受人为破坏严重,其野生资源量、人工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药材价格、市场需求量却连年飙升。因此,重视和加强天门冬野生资源保护,扩大种植规模,筛选高产优质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适宜人工栽培的山野菜大叶芹大叶芹是伞形花科的一种山野菜,它风味独特、清鲜爽口,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内销每公斤4~5元,出口每吨8000元左右。为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辽宁省铁岭县柴河灌区园艺场从1992年开始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3.
龙牙□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牙□木又称刺老芽,辽东□木等,五加科□木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区。龙牙□木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由于过度采挖,目前,龙牙□木的野生资源正在迅速减少,采用人工栽培是保护龙牙□木种质资源,解决产量不足的根本手段。筛选优良种质资源,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可为人工栽培提供大量优质种苗,且可作为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毛葡萄优良雄性单株(系)"YS-1"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南方岩溶地貌石山地区天然生长有大量的野生毛葡萄,用毛葡萄浆果做原料酿造的葡萄酒受到消费者青睐。合理开发利用毛葡萄资源,筛选优良单株并在当地产区发展人工栽培,是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毛葡萄雌雄异株,扦插繁殖成活率很低,人工栽培着果率低。野生状态的毛葡萄种源混杂,雌雄株分布不合理及花期不一致,部分雄性花粉发芽力较弱,这是造成野生毛葡萄着果率和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毛葡萄酒原料基地建设迫切需要繁育大批量毛葡萄雌能花优良单株配套优良雄株种苗。为此,1990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抗病、耐热葡萄资源引种、筛选及创新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牡丹的原产地,牡丹在中国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较为广泛。从东北三省,到南疆边陲,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皆有牡丹的野生资源和人工栽培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野生羊肚菌资源分布、主要产地、生物学特性、生态特征、生长条件以及市场状况进行全面的概述,对国内外人工栽培研究羊肚菌的历程与发展现状作了简介,阐明了人工栽培研究羊肚菌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灵芝主要活性成分与营养物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种不同品种灵芝为试材,比较了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粗蛋白质、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等主要活性成分与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期为灵芝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灵芝多糖的含量在0.53%~3.05%,含量高的品种依次为易县采集的"野生白灵芝""野生云芝""泰山3号";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在0.47%~1.47%,野生灵芝三萜含量多数高于人工栽培灵芝;人工栽培的灵芝粗蛋白质含量多数高于野生灵芝,"美芝"粗蛋白质含量高达32.05%,易县"野生赤芝"粗蛋白质含量仅为7.52%;野生灵芝的灰分显著高于人工栽培灵芝的灰分;人工栽培灵芝和野生灵芝根据品种不同,所含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贵州野生冷饭团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黔东南的清水流域一带。2007~2010年我们对贵州野生冷饭团资源展开调查,对一些性状表现较为突出的植株进行资源收集保存,并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松杉灵芝的驯化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松杉灵芝人工栽培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探索出在室内外人工栽培松杉灵芝的技术。结果表明,松杉灵芝在人工栽培下,可以产生子实体,与自然生长的野生种类相似。栽培原料采用林区针叶树锯木屑,原料来源丰富。大量栽培松杉灵芝对发展长白山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闭鞘姜及其人工栽培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鞘姜(Costus Specipsus(koening) Smith)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又称白石笋、樟柳头、水蕉花、广东商陆等,海南地区俗称雷公笋。闭鞘姜为海南山区黎族著名食用野菜,其嫩茎用于腌制酸笋或鲜食,十分鲜美开胃,深受海南地区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也逐渐有少量销往省外各地。除食用外,闭鞘姜尚有许多药用等价值,不失为一新型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目前海南地区闭鞘姜食用市场供应来源为当地居民采集野生闭鞘姜嫩茎,但大量的采集会引起野生闭鞘姜资源减少,对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为开发利用闭鞘姜及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需进行闭鞘姜开发利用及人工栽培研究。目前闭鞘姜人工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几无,为此本文介绍了闭鞘姜开发利用价值及人工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