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阳市是农业大市,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当前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规划,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投入资金不足,运营效率低;项目设计内涵不足,忽视消费者体验;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宣传不到位,市场影响力不强。借鉴英、法、美、日等先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支持,统一规划,整合各乡镇的乡村旅游资源;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配置的原则,多渠道引进和筹集旅游开发资金;深挖文化内涵,注重游客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加强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对农民的培养;运用网络营销,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相似文献   

2.
冯红英  赵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74-6677
[目的]调查“京津走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对旅游业的参与程度,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提出“京津走廊”乡村旅游开发对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促进乡村旅游全面健康发展。[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建立居民旅游感知,包括旅游经济感知10项,旅游社会文化感知11项,旅游环境感知7项,旅游总体感知5项,共4类33项指标。采用5分制来定量测定,分别用1代表极力反对,2代表反对,3代表不知道,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结果]①村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②村民对经济影响的关注强于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③村民对旅游业整体发展持支持态度。[结论]根据此分析结果和村民对本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提出如下开发对策:①关注村民利益,参与旅游规划;②重视村民教育,提高参与力度;③加强接待管理,规范行业标准;④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旅游规模。  相似文献   

3.
制定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是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之一。本文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乡村旅游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深挖地域文化,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合理制定旅游产品价格;增强营销意识,创新促销方式等对策,旨在为当地旅游扶贫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珠海情侣路旅游景观带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与世界著名海滨旅游景点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为了更好地开发情侣路旅游景观带,创建情侣路旅游品牌,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发展城市旅游的概念,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深度挖掘情侣文化,凸显城市整体气质;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人性化服务;树立整体开发意识,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十二五”期间,安徽旅游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安徽省旅游人才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即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旅游人才规划力度,全力保障旅游人才培养;旅游院校要明确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企业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完善旅游人才激励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旅游人才开发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安徽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63-6665
[目的]总结3类旅游非优区的特点,探索其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以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贡献,也希望能为其他旅游非优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以安徽省作为进行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为例,通过对安徽省旅游非优区类型进行区划,找出具体县(市)并对其进行旅游资源丰富性评价和区域发展水平评价,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值后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对于安徽Ⅰ类旅游非优区应采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及品牌经营模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于Ⅱ类旅游非优区应采用旅游开发扶贫模式;对于Ⅲ类旅游非优区应采用适度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结合东黄山度假区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的实证研究,论述了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在地方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即查找"病因",理清旅游发展思路;定位主题,确定地方旅游核心吸引力;整合资源与市场,促进旅游发展理念升级;战略引领,搭建旅游发展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9.
江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46-147
该文简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以及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专业化乡村旅游人才缺乏、营销推介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包括全域统筹,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错位发展,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创意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市场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农村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为讨论主题,指出农村旅游市场面临的营销模式单一、旅游项目缺乏文化特色、旅游市场营销缺乏统筹规划的营销问题,提出革新营销模式、树立市场营销新观念;丰富文化元素、突出农村旅游文化主题;科学规划农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策略,促进农村旅游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营销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互联网+”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网络信息化投入不足、营销不注重市场细分、营销渠道单一、营销内容真实度较低、旅游平台缺乏共识、专业人才匮乏等。为此,提出北京乡村旅游营销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网络信息化投入,增强网站建设水平;二是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不断提升营销的精准性;三是利用新旧媒体,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四是诚信经营,打造VR营销新模式;五是企业强强联手,搭建旅游宣传共享合作平台;六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夯实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及时改进自身经营方式,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及提高乡村自身文化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全域旅游视角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四点建议:建立标准科学的管理体系;融合现有乡村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扩大宣传范围;加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5.
卢璐  张毓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94-196,200
系统收集了西安市1978~2007年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的统计数据,从西安旅游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出发,利用平均市场占有率与年度市场占有份额双指标,分析了总体客源结构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不同阶段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格局,得出了西安市客源结构与旅游业成长密切相关;主要客源市场对旅游业整体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力;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非永久不变,发展主导客源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有助于降低旅游业发展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预计到2020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创造性的旅游在业内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设计创新性旅游中必须要有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创新性思维模式是创新性旅游的灵魂和支柱,它也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整个行业的兴盛。如果想让整个产业始终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创新;如果想让整个行业始终保持长久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创新。所以,研究创新性旅游的种类和特点,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具有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品种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石林彝族自治县的7镇1乡位于云南旅游的中心位置,是滇中旅游区的重要支撑地之一,具有广大的客源市场。石林旅游资源具有雄厚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地貌特征、灿烂的民族文化等优势,同时也面临景点分布较散、空间布局无序;空间资源利用混乱;文化内涵体现表象化;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笔者结合石林旅游资源优势提出相应的旅游规划策略,即①确定借势发展、民族文化驱动发展、错位发展、政策联动等发展思路,打造独特风格的乡村旅游产品;②调整规划布局,整合旅游资源,通过区域间游线组织形成"一环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结构,"一环"是以石林大道、九石阿旅游专线及其他公路形成的旅游环线,"四区"是城郊"休闲农家"体验区、度假休闲娱乐区、民族文化体验区、户外休闲运动区;③拓展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为游客创造体验环境;④开发多元旅游模式,满足客源市场多样化需求。笔者希望通过对石林旅游资源规划的完善,可探索出更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规划路线,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何丽芳),介绍了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发掘、塑造以及保护方式,阐明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旅游文化专著,更是一部旅游产品开发教  相似文献   

19.
自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运行以来,沿线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环境设施明显改善:改变了六安市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提高了旅行的快捷性和舒适度,方便了村民出行;旅游线路质量提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人居环境得以改善。但是,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也存在忽略贫困家庭异质性、贫困农户旅游参与意识弱、旅游扶贫政策信息传播不顺畅、旅游开发的负面效应初显等问题。建议通过整合资源、塑造品牌、提升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意识、完善旅游扶贫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以信阳市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分析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和优化路径。借助奥维互动地图软件,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景区集中度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等研究方法,分析信阳市43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态势与空间网络连接度。结果表明:信阳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凝聚状、集中且非均衡;景区间网络连接度较好,便于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旅游景区资源属性互补,旅游功能布局较为合理,进而提出应合理规划,优化旅游景区空间格局;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功能布局等推进信阳市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