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浙江三门县为“中国青蟹之乡”.有围塘养殖面积9.57%亩,其中青蟹养殖9.2万亩。在养殖青蟹的同时,大多养殖塘混养了脊尾白虾,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单脊尾白虾养殖亩产值达3000多元。现将我县脊尾白虾围塘养殖高产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方小梅 《海洋渔业》1999,21(4):163-165
通过对越冬和非越冬锯缘青蟹、脊尾白虾、弹涂鱼耐生石灰试验,证明青蟹有很强的耐生石灰能力,脊尾白虾有较强的耐生石灰能力。蟹虾围塘养殖在围塘清淤后对越冬青蟹进行生石灰消毒,养殖过程中定期用生石灰泼洒,并与对照塘做对比试验,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使用生石灰能使围塘锯缘青蟹、脊尾白虾发病率显著减少,成活率显著提高,生长明显加快,蜕壳时间相对集中,饵料系数明显降低,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石灰对围塘蟹虾健康生长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ohhuis)又名白虾、小白虾、五须虾、青虾、绒虾、迎春虾等,系热温带海区底栖虾类,以黄渤海产量最高。脊尾白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黄色,故也有"金钩海米"之称。其卵可制成虾籽,也是上乘的海味干品。脊尾白  相似文献   

4.
围塘养殖脊尾白虾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门湾盛产脊尾白虾,脊尾白虾又名小白虾、五须虾、绒虾、迎春虾,属于长臂虾科。其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养殖周期短,生长季节长,环境适应性广,食性杂等的优点,且易于养殖管理,产品销路好,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收益快等特点。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黄色,故也有  相似文献   

5.
脊尾白虾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虾塘第三茬饲养脊尾白虾也称秋冬季养虾 ,即在塘内第二茬长毛对虾收获后 ,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繁获取白虾苗种 ,养至春节前后出售。这种养虾方法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等特点。近几年 ,三门县的晏站、蛇盘一带虾塘普遍采用此法 ,取得了较好效果 ,产量高的达 45 kg/10 0 0 m2 ,效益达 2 2 5 0元 /10 0 0 m2。白虾秋冬季养殖有利于提高虾塘的利用率 ,使冬闲虾塘充分发挥作用 ,提高经济效益 ,值得各地推广。脊尾白虾虾塘养殖技术1.虾塘条件  一般的对虾塘都能利用 ,但以处于…  相似文献   

6.
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Holthuis)又名白虾、五须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族,长臂虾科,长臂虾属,白虾亚属。分布于我国沿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尤以黄渤海产量最大,其产量仅次于中国毛虾和中国对虾。脊尾白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供鲜食外,可加工干制成海米,其卵也可制成虾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海味佳肴。脊尾白虾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繁殖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广,食性杂的特点。脊尾白虾以前多进行港养或鱼养殖,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它则成为对虾养殖池塘中最主要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7.
池养脊尾白虾的繁殖、生长及其最大持续轮捕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明云 《水产学报》1994,18(2):85-92
池养脊尾白虾经过3个月生长可达性成熟,抱卵亲虾占总虾数比例为3.84%-16.71%,相对抱卵量平均值为512.72粒/克体重。本试验中池养脊尾白虾的体长、体重与月龄关系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在目前的轮捕条件下,3月龄的个体可供渔具选择,年总死亡率φ=0.6270,轮捕死亡率E=0.2744,自然死亡率D=0.3526。若把首次轮捕月龄从3月龄提高到4月龄,轮捕强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icauda Hohhuis俗名白虾,五须虾。白虾是河口咸淡水地区:养虾的主要敌害,不仅与草虾(斑节对虾)争饲料,争空间,争氧气,并能吃掉刚脱壳的草虾。笔者在多年的养虾实践中注意到:白虾和草虾虽同属甲壳类,但在生活习性上还是有些差别的。  相似文献   

10.
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的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尾白虾又名白虾、分布于我国沿海及大河口的咸淡水处.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的经济虾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上等菜肴。还可以加工干制成虾米,性腹可干制成“虾脑”,是出口创汇佳品。脊尾白虾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繁殖周期短,繁殖季节长,环境适应性广,食性杂的特点,且易于养殖管理,产品销路好,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收益快。在以前脊尾白虾多进行港湾养殖,虾苗来源主要是在苗汛时从浅海中收捕。随着滩涂开发利用,脊尾白虾的养殖面积迅速扩大,近年来已成为池塘单养、与其它鱼类混养和对虾塘第二季养殖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1.
脊尾白虾土池自繁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积为0.4hm^2低盐度海水土池内,放入12.5kg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抱卵亲虾,经自行繁殖和近三个月的投饵养殖,当年获得了819kg/hm^2的产量和24425元/hm^2的纯收益。养殖方法简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脊尾白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国内脊尾白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脊尾白虾养殖生态学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水产养殖已进入中后期的管理阶段,海水养殖由于品种多,管理比起单一的淡水养殖品种更为复杂一些,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脊尾白虾和梭子蟹的中后期管理。脊尾白虾(俗称白米虾)繁殖能力强,促使养殖  相似文献   

14.
脊尾白虾(Exopalamon carinicauda)称白虾,在浙江沿海一带有较高的产量,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近几年随着海涂开发的迅速发展,白虾养殖产量迅速提高,其种苗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然纳苗所得数量已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脊尾白虾的繁育特性,于1999年在慈溪市进行了脊尾白虾土池自繁养殖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1.1 试验土池 试验用土池是在浙江省慈溪市庵东东海渔业有限公司,面积为0.4hm2,略呈长方形。在1999年4月初进行了清淤,使塘内…  相似文献   

15.
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温24℃、盐度31、pH8.1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脊尾白虾成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8.80、156.37、140.28、120.86mg/L。脊尾白虾幼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04、0.26mg/L,成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2.09、0.50mg/L。  相似文献   

16.
我市有1.8万亩高涂蓄水养殖池塘应用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平均亩产脊尾白虾75千克、雌性三疣梭子蟹50千克,亩均产值6500多元,利润2500余元。现将该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混养效益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南通地区从1993年开始尝试三疣梭子蟹养殖,目前已形成以梭子蟹、脊尾白虾综合养殖为主要模式的养殖区3万多亩。这种养殖方式通过混养脊尾白虾弥补了单养梭子蟹产量较低的缺点,一般亩产虾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2018年冬季以来江苏省沿海地区养殖脊尾白虾患“僵尸病”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实验采用LB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从病虾血淋巴中分离得到直径为1~3 mm、边缘整齐、米黄色隆起菌落;人工回感实验结果显示,回感后的脊尾白虾表现出与自然患病脊尾白虾相同的症状,并在回感脊尾白虾体内也分离出了相同的菌株,符合科赫氏法则。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结合18S rRNA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分离菌株MQ2101具有酵母的典型形态,且与二尖梅奇酵母相似度达99.82%,结果表明菌株MQ2101为二尖梅奇酵母。致病性结果初步分析显示,MQ2101对脊尾白虾的半致死浓度 (LD50)为1.39×107 CFU/尾。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脊尾白虾鳃、肌肉和肝胰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肝胰腺病变最为严重,肝小管呈现空泡化,管腔体积变大;在鳃和肝胰腺组织中均存在大量定殖的菌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2—5月发病迅速,发病率为5%~30%,死亡率为3%~10%。本研究确定了二尖梅奇酵母为江苏沿海地区脊尾白虾“僵尸病”的病原,其对脊尾白虾具有较强致病性,主要侵染组织为肝胰腺和鳃。以上研究结果为脊尾白虾“僵尸病”的防控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过改造高涂蓄水池塘1000亩,建设标准化高涂蓄水虾贝生态养殖技术中心示范基地,进行青蛤与脊尾白虾混养,平均亩产成品青蛤510.5千克,脊尾白虾52.5千克,亩均产值6686元,亩均净利2686元。  相似文献   

20.
<正>脊尾白虾俗称白虾、小白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肉质细嫩、味鲜,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矿物元素的小海鲜。脊尾白虾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食性杂、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备受养殖户青睐,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特色品种之一。脊尾白虾养殖时一般通过在池塘里放养种虾(亲虾)作为虾苗的来源,放养种虾以海捕野生虾为主,由此带来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