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京油鸡与红宝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北京油鸡与红宝鸡进行正反杂交,并与红宝、北京油鸡进行比较观察,测定其后代生长速率、饲料报酬。结果表明,红宝与北京油鸡杂交可明显提高北京油鸡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试验还表明,在生长速率上,红宝鸡的母本效应明显,北京油鸡作父本应用比用作母本效果好,周增重速率从第3周时就表现出快速趋势  相似文献   

2.
北京油鸡的保种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淑芳 《家畜生态》2001,22(3):35-38
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北京油鸡的提纯、复壮、净化和开发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为北京油鸡的保种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京油鸡进行肥育试验,进一步展示了北京油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结果表明:北京油鸡90日龄体重,公鸡为1.58千克,母鸡为1.21千克,公、母鸡平均为1.39千克。对200余只鸡进行屠宰试验、产肉性能测定,测出北京油鸡90日龄平均屠宰率,公鸡为71.86%,母鸡为70.40%;公鸡胸肉率为10.53%,母鸡胸肉率为10.69%;公鸡腿率为23.19%,母鸡腿率为20.98%。  相似文献   

4.
北京油鸡与贵妃鸡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北京油鸡和贵妃鸡为素材,比较北京油鸡♂×北京油鸡♀(YY)、贵妃鸡♂×贵妃鸡♀(GG)、北京油鸡♂×贵妃鸡♀(YG)、贵妃鸡♂×北京油鸡♀(GY)4种组合的外貌、体重、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凤头、胡须、毛腿、双五趾个体比例分别是99.4%、88.1%、95.2%和72.0%;6~20周体重显著高于贵妃鸡(P<0.01),16周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高于北京油鸡(P<0.01).以北京油鸡为母本的杂交组,同周龄体重有高于北京油鸡为父本杂交组的趋势,且屠宰率和胸肌率较高(P<0.05),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5.
北京油鸡品种资源特性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油鸡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肉质和蛋品优良,外貌别致,是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27个鸡种中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之一。北京油鸡原来主要在北京郊区民间散养,曾一度濒临灭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从民间搜集油鸡的种蛋孵化,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繁育和提纯等工作,使这一品种得以保存。此后,北京油鸡基本处于小规模保种状态,全国群体数量不超过6000只。2000年被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6.
选用北京油鸡和AA鸡的公雏研究不同品种初生肉仔鸡卵黄囊耗用规律及其激素调节。每个品种276只健康公雏按体重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46只。分别在孵出后第0、1、3、5、7、9、11天称重后,每个品种选取36只雏鸡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北京油鸡的初生重和生长速度均显著低于AA鸡;(2)2个品种鸡的卵黄整重、卵黄囊风干物质含量和总能值均随日龄增长呈指数方式递减,但北京油鸡的指数函数系数均高于AA鸡;(3)卵黄囊瘦素和胰岛素的水平随日龄和品种的不同而变化。在出壳后前3天,北京油鸡和AA鸡的卵黄囊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在孵出后第0和3天,北京油鸡的卵黄囊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相同日龄的AA鸡(P≤0.0413)。试验结果提示,2个品种的初生肉仔鸡卵黄囊耗用规律基本一致,但北京油鸡的耗用速度比AA鸡快,部分原因可能是北京油鸡卵黄囊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北京油鸡林地散养过程中存在的鸡个体身份识别难、数据采集工作量大以及作业管理缺乏标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提出了以物联网监控体系和北京农林科学院油鸡林地散养规范为核心要素的北京油鸡散养信息化解决方案,并通过传感节点网络的搭建以及配套软件系统的设计,研发了集北京油鸡身份识别、数据采集、预警监控、性能分析、质量追溯于一体的北京油鸡数字化健康散养系统。该系统选取了北京顺义油鸡养殖基地进行示范性应用,在提升了养殖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解决了日常生产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实现了鸡个体识别和数据采集自动化的预期目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北京油鸡群体世代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评估北京油鸡遗传资源保护效果,对北京油鸡2个世代群体的11个微卫星座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北京油鸡F0和F1世代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94和0.588,平均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592和0.60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87和0.497,近交系数FIS平均值分别为-0.007和0.033,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0.029。研究提示:北京油鸡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世代间的近交程度和遗传分化程度低,维持了北京油鸡群体的遗传稳定性,为北京油鸡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地方鸡种北京油鸡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进化机制,本研究对北京油鸡和其他20个不同品种鸡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鉴定其SNP标记,计算遗传统计量,分析北京油鸡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筛选受到强烈选择的前200个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北京油鸡保种群体共鉴定出295 849个SNP标记,核苷酸多样度为0.205 9、保种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200 4、近交系数为0.026 5,在21个品种中近交水平最低;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北京油鸡群体各等位基因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利用MEGA模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京油鸡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这与北京油鸡的历史背景相符;通过GO和KEGG对前200个受到强烈选择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形态发生分化、分泌系统、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蛋白质磷酸化等信号通路。本研究从分子水平对北京油鸡的种质特性进行了评价,为北京油鸡的品种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北京油鸡开发利用,本研究比较了采用四系配套模式生产的北京油鸡商品鸡与纯种油鸡16周龄的外貌特征、成活率、体尺、屠宰性能和部分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商品鸡具备北京油鸡的三毛和五趾特征,体尺性状与纯种油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商品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纯种(P0.05),组合G2的腿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1);0~16周龄商品鸡和纯种油鸡成活率在93.5%以上。本研究表明,配套系商品鸡保留了北京油鸡特有的外貌特征和产品品质,但产肉性能较纯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鸡肉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与鸡肉风味品质密切相关,脂肪决定了鸡肉特殊的肉香味,而肌苷酸是一种重要的滋味物质。不同的消费者对肉鸡的品种、年龄、性别乃至部位都有不同偏好,这除了与风俗习惯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对品质和风味特性的选择。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品种、性别、日龄和部位的鸡肉IMP和IMF的含量,旨在探讨IMP和IMF的沉积规律,为确定风味性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23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我国两个地方品种北京油鸡和北京鸭在不同保种场的保种效果。检测了北京油鸡和北京鸭共计240个个体的基因型,通过计算等位基因数量、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F统计量和Nei氏遗传距离分析了北京油鸡和北京鸭群体内与群体间的变异,比较了两个品种不同保种场的保种效果。在所检测的4个群体中,各群体均有较高的多态性,其杂合度均超过了0.5,除微卫星座位APL82(北京鸭Ⅱ)为纯合位点外,各位点等位基因数量为2~16个。结果表明,4个保种场均较好地保存了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但同一品种保种场间保种群体已经发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13.
丝毛乌骨鸡和北京油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BT比色法检测了丝毛乌骨鸡和北京油鸡间不同性别、不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两品种各组织SOD活性的高低顺序是贤〉肝〉脾〉、胰〉肌肉;雄性个体各组织SOD活性略高于雌性个体各相应组织;在雄性个体比较中,北京油鸡各组织SOD活性高于丝毛乌骨鸡各相应组织;而在雌性个体比较中,北京油鸡各组织SOD活性略低于丝毛乌骨鸡各相应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丝毛乌骨鸡和北京油鸡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NBT比色法检测了丝毛乌骨鸡和北京油鸡间不同性别、不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表明 ,两品种各组织SOD活性的高低顺序是肾 >肝 >脾、胰 >肌肉 ;♂个体各组织SOD活性略高于♀个体各相应组织 ;在♂个体比较中 ,北京油鸡各组织SOD活性略高于丝毛乌骨鸡各相应组织 ;而在♀个体比较中 ,北京油鸡各组织SOD活性略低于丝毛乌骨鸡各相应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甘肃黄鸡的选育效果及其利用价值,对甘肃黄鸡蛋用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结果:甘肃黄鸡172d开产,300d产蛋量为93.22个,蛋重为54.76g;产蛋期料蛋比为2.96。  相似文献   

16.
斗鸡及其杂交后代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斗鸡,艾维茵肉鸡及其杂交一代鸡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肉中脂肪酸组成多数有差异,且因周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不饱和脂肪酸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式,斗鸡增加的最少,艾维茵鸡增加的幅度最大。斗鸡及其杂交一代鸡的亚油酸含量8周时分别高于艾维茵肉鸡31.07%和33.43%,12周时趋于一致,表明斗鸡及其杂交一代鸡的脂肪品质高于区维茵肉鸡。  相似文献   

17.
黄羽肉鸡胴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北京油鸡和北京石歧黄羽肉鸡的胴体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研究中,首先从胴体中分离出骨,余者(包括肌肉、脂肪、皮肤和韧带)用粉碎机分磨碎、混匀,制作皮肉脂混合样,测定项目包括胴体皮、肉、脂总重量与骨重之比,皮肉脂混合样干物质率,风干混合肉样粗脂肪率和粗蛋白率,及其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着重分析了上述指标的性别和品系效应。结果表明:与石歧黄羽肉鸡相比,北京油鸡在产肉性能方面的劣势在于其公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