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用运输车柴油机排放控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农用柴油机排放的生成机理,探讨了控制农用柴油机排放的具体措施,并对今后控制农用柴油机排放技术的趋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王桂香 《农机化研究》2003,(3):218-219,227
针对目前在用农用柴油机排放治理的现状,提出了在用农用柴油机排放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用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由于柴油机燃料所排放的废气给空气带来了更多的污染,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所以解决农用柴油机排放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农用柴油机排放的污染问题,对小型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提出了一些技术方案,以缓解排放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国内农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标准,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发展趋势。介绍了新研制的LR4B3-24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满足中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第二阶段排放和性能要求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控制柴油机排放的燃料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燃料性质和成份对废气排放影响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农用柴油机废气排放的燃料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柴油机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机内净化技术是控制柴油机排气污染主要途径;对Y385T小型农用柴油机机的燃烧室、配气机构、喷油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排放性能明显改善,低于相关标准最低限值,且动力、经济性能良好,生产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稳定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用柴油机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因此,造成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现象,这使我国的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决定对农用柴油机排放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经过研究决定要求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即"国二"升"国三",主要以改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农用柴油机尾气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农用柴油机进行ESC(欧洲稳态测试循环)试验,研究POC(氧化型颗粒物催化转化器)与DOC(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对柴油机气体排放的影响。从光管、POC、POC+DOC三个方面研究柴油机尾气排放特征,并将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ESC循环试验可知,相对光管,不论是单独使用POC还是将POC与DOC相结合使用,都会大大降低农用柴油机气体CO、HO的排放量,在POC+DOC状态下,CO、HO在尾气排放中的值分别从0.6%降至0%左右、1.7%降至0.11%,因此可知POC+DOC的结合运用在农用柴油机转换中的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9.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公安部、国家环保总局最近联合对农用运输车的报废标准作出规定。湖南是农用车保有量较大的省份,应对此标准予以重视。按照规定,三轮农用运输车和装配单缸柴油机的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6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9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累计行驶里程为25万千米。另外,对达到报废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的农用运输车,依据有关技术安全和污染物排放规定检验合格的,可延长不超过3年的使用时间。据了解,目前我国农用运输车保有量已近2000万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5%以上。农用运输车…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燃料性质和成份对废气排放影响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农用柴油机废气排放的燃料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用柴油机排放微粒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非道路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的颁布,控制农业机械柴油机尾气排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结合农业机械配套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排气微粒的生成机理以及对环境的危害,深入探讨了控制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处理方法,从机内净化技术、尾气后处理方法以及改善燃油品质、采用代用燃料等方面对微粒的排放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给出了柴油机微粒控制的基本技术路线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种类、危害及形成机理,对柴油机在不同部位抑制排放措施的研究表明,只有综合利用改善燃油品质、优化燃烧室结构等方法,才能达到减少有害排放,减低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保有量大、应用范围广,而又普遍存在油耗、排污相对偏高的问题,结合X195柴油机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任何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燃油供给系统。增设的燃油供给系统与原燃油供给系统配合,用机械控制方式代替高压电控喷射系统,实现分开喷射,以促进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改善燃烧过程,从而改善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增设一套燃油供给系统实现分开喷射,对控制排放(特别是降低噪音)有作用,此外可改善低温起动性能。采用两个喷油泵分别向一个喷油器供油,实现分开喷射,对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柴油机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用拖拉机排放污染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限制氮氧化物(NOx)和碳烟(Soot)的排放,以中国一拖集团某型号农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建模仿真、台架试验验证和仿真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发动机排放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农用拖拉机燃烧室三维模型并导入CONVERGE进行燃烧排放模拟与仿真,通过对模型缸内压力、热释放率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对比,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确度,能够较好地描述发动机内部燃烧排放过程。之后以燃烧室的缩口率、凸台深度、燃烧室深度为输入,以发动机NOx和Soot排放量为输出建立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代理模型。计算决定系数R2和平均相对误差(MRE)来验证人工神经网络的精确度。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从而获得燃烧室缩口率、凸台深度、燃烧室深度的最佳参数组合,形成新的燃烧室结构并导入CONVERGE软件中进行排放模拟计算并与原燃烧室的排放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的燃烧室结构后能够降低发动机NOx和Soot排放,可为相关农用拖拉机燃烧室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船用柴油机NOx生成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柴油机尾气污染物的控制标准,分析了柴油机控制尾气排放方面的主流技术措施及其研究现状,论述了化学发光法测量NOx的基本原理,并对6K90MC-C型船用柴油机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型NOx的排放满足排放法规的限制值,对柴油机尾气净化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燃烧特性,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热解生物油/柴油混合液进行了乳化,测量了乳化燃料的密度、热值、动力黏度及pH值。在SD1110型柴油机台架上进行4种不同配比的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出了柴油机燃用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和纯柴油的负荷特性和排放特性曲线,并且对乳化燃料和纯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体积分数为20%的乳化燃料当量油耗率最低,乳化燃料CO的排放高于柴油的排放,且生物油含量越高CO排放越大,而乳化燃料的NO及碳烟的排放则优于纯柴油的排放。由于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理化特性与柴油接近,可以作为普通柴油机的燃油使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现象日益增多,对大气污染的排放控制,成为很多国家刻不容缓的工作。我国也推出了关于柴油机排放限值的规定,同时对现有的柴油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讨论了在柴油机升级喷油泵后,钢索操纵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农用柴油机种类繁多、经济性好、适应性强。近年来,伴随我国饮食结构调整实施“粮改饲”、“粮改畜”,以肉牛养殖等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得到大力发展,机械化养殖是现代化肉牛养殖的重要支撑,养殖各环节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大量应用。本文以肉牛养殖为例,阐述农用柴油机在牧草生产、收获、加工、饲喂、废弃物处理环节的配套应用,分析农用柴油机发展中存在的工作稳定性较差、噪声和排放较大问题,进一步提出应用电控高压喷射等先进技术提升农用柴油机性能、做好农用柴油机与专业机具的配套适应性以及加强农用柴油机制造工艺和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比研究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为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开发奠定基础。在YN33CRD2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加装天然气燃料喷射系统形成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并利用自主开发的双燃料ECU控制器及双燃料控制策略进行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动力性方面,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可维持纯柴油模式的原机水平,且经济性和整体排放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天然气替代率最高可达到85%;在经济性方面,在双燃料模式下,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要低于纯柴油模式约3%~7%,且有效热效率要高于纯柴油模式约1%~3%;在排放特性方面,在双燃料模式下发动机的NOx排放和碳烟排放均低于纯柴油模式,但碳氢排放总量高于纯柴油模式,主要是由于天然气燃烧不彻底的特性导致的。综合来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较纯柴油模式可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