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黑龙滩水库灌区位于仁寿县境内,属都江堰扩灌的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工程由黑龙滩水库(囤蓄库容3亿米~3)、李家沟水库(1150万米~3)及各级渠道3312公里组成。灌溉乐山地区两县13个区104个公社,设计灌溉面积106万亩。该工程兼有发电、水产等综合效益。1972年水库建成蓄水且部分灌区受益,1982年灌溉面积达75万亩。十年累计灌溉面积为467.5万亩。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湖南省邵东县上沙江水库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正常库容182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5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6.4万亩。干渠全长64.75公里,渠道断面系矩形断面,块石衬砌。渠道建成后渗漏十分严重.曾在渗漏严重的地段采取固堰翻挖渠墙,补漏洞等方法进行堵漏,渗漏有所减少,但渠道水利用系数仅达0.6左右,且这种方法造价高,费工多,不易普遍推广.从1980年冬季起,采用土法灌浆,达到了予期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现有水库5774座,其中大型50座(含丹江、黄龙滩、陆水),中型227座,小(一)型1081座,小(二)型4416座,这些水库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2100万亩,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54%,占总耕地面积的40%,灌溉效益显著,在全省灌溉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全省仅大型水库灌区每年所提供的商品粮就达25亿kg,约等于江汉平原商品粮基地所提供的商品粮总额。例如,漳河水库灌田(有效)230万亩,开灌25年来,灌区粮食年产量由1965年的3.8亿kg  相似文献   

4.
玉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系半丘陵半平原地区.现有21个公社(镇),人口109万,耕地面积93万亩,其中水田78万亩.已建成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21座,小(二)型水库97座,塘坝6500余座,合计总库容3.3亿立米,有效库容2.5亿立米.引水工程和机电提灌设施星罗棋布.1979年实灌面积为72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92%,超过设计效益7.5%;保证灌溉面积64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82%;粮食总产7.98亿斤,比  相似文献   

5.
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巴山之间。全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47座,总库容4.28亿立米,水塘19581口,蓄水能力0.65亿立米,渠道11453条,抽水站1298处,机电井3356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7.58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灌区共有18个,有效灌溉面积116万亩,为全区粮油生产基地。这些灌溉区粮食耕地面积仅占全区总面积的24%,而粮食产量占总产的51%。我区从1954年起,在已成重点灌区试办计划用水工作,抓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 漳河水库总库容20.35亿m~3,灌溉面积260.5万亩,90%以上为水稻田,是湖北省最大的水库灌区。自1980年以来,全灌区年总产粮食140万吨以上,向国家出售商品粮50万吨以上,为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人均水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四分之一,而且降水量在地区间、年际间、季节间变化很大,一半国土水源不足,水旱灾害频繁。建国三十二年来,我国已建成一大批水利设施:水库86,000多座,水闸25,000多座,堤防16.5万公里,排灌动力7,000多万马力,机电井200多万眼。总的效益是:主要江河堤防保护面积3亿亩,灌溉面积7亿亩,排水面积2.5亿  相似文献   

8.
淠史杭工程自1958年开工以来,已经历26个年头,灌区从1959年开始,逐年扩大灌溉效益,目前灌溉面积已达800万亩,全部工程完成后设计灌溉面积安徽省部分为1026万亩,26年来累计灌溉面积1亿5千万亩,增产粮食内灌溉因素分摊按每亩100~150斤计,则效益已达150~225亿斤。国家投资截至1984年底共3.4亿元,群众投资约4亿元,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个极端干旱地区。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兵团一直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事业,现已建成有一定规模能力的水利设施。累计修建各型水库95座,蓄水库容27.58亿m~3;修建各级灌溉渠道7.2万km;修建各类水工建筑物6.7万座;打机井8.5万眼;年提取地下水8亿m~3;年总引用水90亿m~3;建成有110个灌区,总灌溉面积1.24余万亩。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新郑县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十年九旱,全县有14个乡(镇),55.4万人口,69.8万亩耕地。现有配套机井4734眼,提灌站342处,中小型水库29座,有效灌溉面积41.43万亩,其中井灌30.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3%。1987年以来,全县在井灌区大力推广低压管道灌溉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友谊水库位于武胜县龙庭乡白羊村与重庆市合川县沙鱼乡交界处。始建于1966年10月,建成于1970年12月。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2.4m,总库容209万 m~3,设计灌溉面积6200亩。整治前有效灌溉面积2700亩,整治后实际灌溉面积达到6200亩。干渠2条,长6.2km;支渠5条,长10.3km。养鱼水面180亩。  相似文献   

12.
山西翼城县利民渠灌区在去年以0.7个流量灌溉农田73,000亩,平均一个流量10万亩,今年计划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大挖水源潜力,加强渠系防渗,使滴水归田,再扩大灌溉面积25,000亩。平均一个流量保浇14万亩,誓夺全专冠军。这个灌区有清水0.7秒立方米,全年出水量2,207万立方米,按渠系利用率85%计算,实用水量可达到1,867万立米,以麦田5万亩浇水四次,灌溉定额160立方米,棉田48,000亩浇水三次,灌溉定额120立方米,夏播5万亩浇水三,每亩灌溉用水90立方米计算,共需水量1,826万立方米,尚余50余万立方米水,以济有无,以补不足,全年可保证98,000亩的土地适时用水。其具体办法是:  相似文献   

13.
一、灌区基本情况及田间工程配套的重要性云谷川灌区灌溉面积为4.5万亩,自1978年基建结束后,耗用基建投资1043万元;1979~1984年又耗用小农水投资近500万元。建成了水库一座,蓄水765万立方米,三条干渠长65.8公里,支渠18条,长135公里,给灌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输水工程。中干渠实受益2万亩,为当地的农业生产翻番创造了条件。但东、西干渠仅试了水,支渠以下工程基本未做,只是兴修了一些标准极低的不配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排灌机械在我国抗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丰收、保证粮食稳产、高产、解决农村人畜饮水等方面发挥了具大作用。排灌机械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机械,它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截止1989年底,我国排灌机械动力保有量6869万千瓦,占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有量的25%,农用水泵保有量688.6万台,机电灌溉面积3.9亿亩,年耗电量150亿千瓦小时,耗油量200万吨。一年总共提水1700亿立方米,占农业用水量的38%,其中大中型泵站提水800多亿立方米,农用机电井提水近500亿立方米,其余的都是各种小型的流动提水机械。  相似文献   

15.
沙河水库灌区位于江苏省溧阳县的南部。总灌溉面积9.05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7万亩,库区内提水灌溉面积2.05万亩。灌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雨量1150.5毫米,无霜期226天,年积温5271℃,年日照时数为2117小时。以种植水稻为主,约占总面积的90%,稻麦两熟。沙河水库于1958年9月动工,1961年11月竣工。有均质土坝主坝一座,副坝五座,溢洪隧洞和通向大溪水库分洪闸各一座,输水涵洞三座,以及总装机容量为620千瓦的水电站三处。在水库东侧建成有3米~3/秒电力补水站一  相似文献   

16.
1980年美国灌溉总面积达3.7亿亩,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与印度。同年其喷滴灌面积达1.2亿亩,居世界首位,约占其灌溉总面积之1/3。过去10年,美国灌溉面积与喷灌面积均有较大发展,灌溉面积增加6064万亩,喷灌面积增加6100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临沂地区兴修了大量的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目前,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6万亩,发展到672.44万亩,其中建成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02处,设计灌溉面积646.86万亩. 但是,随着灌溉工程的不断运行,灌区也出现了老化退化问题.据我们对临沂地区102处大中型灌区老化退化情况的调查,有效灌溉面积由历史最高水平366.73万亩,下降到195.27万亩(1986年初),减少了46.7%.  相似文献   

18.
<正> 山东省日照水库灌区,是一处设计灌溉面积为32万亩的引库灌区,控制着日照市沿海的9个乡镇、284个自然村,有效灌溉面积19.5万亩。自1984年以来,该灌区狠抓了计划用水,有力地促进了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灌溉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省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来的艰苦努力,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伟大胜利,在水利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就。根据1959年6月统计:全省灌溉工程面积已达848,000公顷(1公顷=1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8%。其中发挥效益的灌溉面积为50万公顷,比1949年农田灌溉实际面积86,900公顷增加了5倍多。在全省各主要河流上,已建成大、中型水库27座,可蓄水18亿立方米,小型水库塘坝9,500多处,打成水井176,000多眼,整修了松花江、图们江、东辽河、拉林河、饮马河、伊通河、布尔哈通河等主要河流堤防2,100余  相似文献   

20.
去冬以来水利运动获得巨大成绩。到2月14日统计:全国已完成土石方215亿立方米,占年度计划的86%,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2.3亿亩,占年度计划的70%,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年度计划的80%,排灌机械设备也有很大发展。据初步估算新修工程和设备的引蓄水能力约达1,000亿立方米,这就大大的提高了抗旱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去冬今春水利建设的巨大跃进为1960年的农业大丰收,为整个六十年代农业生产的连续跃进打响了第一炮,作到了开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