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东海 《种子科技》2009,27(12):34-35
永胜县杂交玉米制种历史悠久,曾经是云南省主要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产值大幅提高,2007年平均亩产值1 426.10元,2008年平均亩产值1571.51元,成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但是,由于部分农户制种质量意识差,出现了"偷杂粉"、"授杂粉"现象,影响了种子质量.为规范杂交玉米种子生产行为,从源头上保障杂交玉米种子生产质量,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永胜县种子管理站从2006年始探索宽窄行套种父本,采取"自然授粉"的种植模式,经过三年来的试验获得成功,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制种有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提高结实率。二是严防混杂,保证种子纯度,提高制种质量。三是尽量提高杂交制种田的产量,多收种子。为达到上述要求,玉米杂交制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3.
玉米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利用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各个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意识差.以及市场管理不得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切实认识到制种质量的严肃性,在杂交种制种过程中.真正掌握和严格落实杂交种制种技术.严格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及播种、去杂、去雄、收获、晾晒等重点技术环节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子是种子企业和制种户共同追求的目标,制种基地的选择作为玉米制种工作的前提,决定着制种工作的成败,关系到百千制种户的切身利益,也制约着种子企业的发展。因此,玉米制种基地的选择必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1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现状大理州的杂交玉米制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发展,制种面积、生产水平、种子产量、质量都在省内名列前茅,所产种子不仅满足州内玉米生产所需,而且大量供应州外、省外,乃至国外(泰国)。特别是实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种子公司(站)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后,民营种子企业陆续兴起,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连年大幅递增,达到了近年的每年3 333.3~4 000.0hm2,约占全省的30%,一直是云南省杂交玉米制种的骨干基地。2014年在我州辖  相似文献   

6.
曾宪堂  游文平 《种子》1999,(3):43-44
1建立“两杂”种子生产技术新体系的必要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简称“两杂”)种子生产的技术原理,起源于普通栽培学的理论,而又从普通栽培中分离出来,形成以异交栽培为中心的种子生产理论和技术。多年来,人们在种子生产过程中,致力于异交结实变化的神秘性、花期调节的复杂性、寻求父母本最佳行比的可能性、喷施赤霉素的规律性、特殊病害防治的有效性、繁殖制种高产稳产的必然性等重大疑难问题的研究,使种子生产经验得以升华,技术组装配套,形成了独特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不…  相似文献   

7.
魏栋华  魏辉 《种子》1998,(2):68-68,70
保证种子纯度,是确保杂交种子增产的重要措施。国家规定:主要农作物种子以品种纯度指标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水稻杂交种子纯度最低不低于96%。因此,我们在制种过程中,必须对制种田进行严格隔离和认真去杂、防止错乱,保证种子纯度。l严格隔离水稻花粉位随风传播的距离是比较远的。据试验,水稻花粉在相距25m时,自然杂交率为2.7%~63%;相距30m,自然杂交率为0.8%~0.9%;相距40m以上,才能杜绝异种花粉自然杂交,即自然杂交率为0。这就要求制种田在周围40m以内,除父本外,不应有其他品种花粉,才能保证种子纯度。隔离方…  相似文献   

8.
罗昌发 《种子》1999,(3):70-72
本文论述了高寒山区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造成混杂的主要原因,以及提高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措施。玉米杂交制种中造成混杂的原因;一是隔离条件不严引起外来花粉串粉,二是去杂不严,父本杂株花粉串杂,母本杂穗混杂,三是母本去雄不及时,彻底,干净,母本花粉串杂,形成假杂交中。  相似文献   

9.
曾卓华 《种子》2008,27(3):40-43
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是种子行业中的“黄金”产业,也最易出现种子质量问题。本文对“两杂”种子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技术作一阶段性总结,并对未来检验技术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以利于“两杂”种子纯度检验技术的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0.
旱地玉米杂交制种配套技术的应用陕西省宜川县种子站(716200)冯慧民玉米杂交制种目前普遍只注意达标率的提高,而忽视了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造成农户制种产量过低,经济效益低下,致使玉米制种基地面积落实难、抽雄去杂难、收购种子难。因此,只有借助配套技术的...  相似文献   

11.
杂交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生产是推广杂交玉米的基础和超产工作,种子质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杂交玉米推广和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是当前乃至今后必须认真抓好的重要工作。优质高产制种主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  相似文献   

13.
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华  秦廷建 《种子科技》2000,18(6):358-359
玉米杂交种子质量的高低不但与大田种植产量密切相关 ,而且直接关系到制种农户及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自身利益、信誉以及更大的社会效益。科学试验证明 ,杂交种子之所以能够增产 ,主要取决于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的高低取决于杂种的纯度 ,只有高纯度的种子才能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而获得高产。现就如何提高玉米杂交种子质量谈几点看法 ,供同行参考。1 选好生产基地 ,严格生产技术规程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性强 ,对生态环境及生产条件要求较高 ,在选择种子生产基地时应全面考虑。1.1 选地隔离。制种基地应选用土壤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利用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各个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意识差,以及市场管理不得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新乡市农科院、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制种实践中,制定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实践证明,按照此规程操作,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姚文飞 《种子科技》2011,29(5):38-39
1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种子质量主要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四大指标,其中纯度一项尤为重要,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其他三项决定着种子的商品价值。1.1提高原种和生产用亲本种子的纯度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的纯度,才能保证杂交  相似文献   

16.
玉米杂交制种“三低”的原因与对策陕西省宜川县种子站冯慧民玉米杂交制种目前存在着达标率低、产量低、效益低的“三低”问题,造成“三低”的原因是什么呢?1原因1.1种子受捂受冻,致使质量下降。玉米种子收获后晾晒脱水这一段时间是决定玉米发芽率高低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具优势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产业,还有着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因此,借助“张掖玉米种子”荣获全国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有力契机,转观念、明思路、抓关键、促发展,可起到打造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的作用.近年来,甘州区制种产业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种子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发展壮大制种产业的过程中采取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种社会化服务,形成了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特别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将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使玉米制种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8.
磷肥对玉米杂交制种增产提质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在施用不同数量磷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的种子产量变化,得出在北方白浆土中等肥力条件下,施P2O5 50—250kg/hm^2范围内,可使玉米杂交制种的种子产量比对照增产20.0%。39.4%。施P2O5 150kg/hm^2时,种子增产达到显著水准,是其最佳施用量的试验结果。同时,测定了子粒品质、植株光合作用性能、根系伤流强度、子粒灌浆速度、植株与子粒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证明了定量施用磷肥对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和生理功效。其生理学机理在于磷能影响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从而影响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输送、供应和积累,并影响到种子产量和品质。这一结果符合植物生理学关于“磷作为植物体内成分并调节植物生理功能”的一般原理,为在玉米杂交制种中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杂交玉米亲本种子质量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杂保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金洪 《种子》2004,23(12):86-87
随着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及推广速度的不断加快,每年南繁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也随之上升.但由于环境条件、自然灾害和技术等原因,造成种子质量不过关,产量降低甚至绝收的现象,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虽然各制种单位在制种前都拟定了"玉米制种方案",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因制种人员在某一环节处理不当,而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造成南繁制种失败.现针对这种情况就玉米制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