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林红 《北京农业》2011,(3):203-204
如何促进我国云南省农产品贸易的的发展,利用云南省土地资源,合理发展农产品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云南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了云南省的研究重点,以下根据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结合国际农产品的特点,提出提升云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与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2006-2013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值处于不断增长状态。在此情况下,要改变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现状,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就需要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并提出相关的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存在较大竞争。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对称性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和贸易竞争指数4个指标,对2001—2016年中国和印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水产品、园艺产品和谷物的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比价。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印度,但是在其他3个方面均低于印度,且为负值。中国水产品、园艺产品的竞争力较高,而印度谷物竞争力较高。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稀缺、需求结构转变、相关产业发展不足、农业生产分散经营。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应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要素条件,优化农产品生产、贸易结构,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中印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59-161
河南省作为农业生产大省,不断提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促进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综合测算出目前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应通过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品牌观念、优化出口结构等措施不断提高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通过陆续调整农产品出口退税率,有效地扩大了农产品出口需求,调整了农产品生产结构,拓展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提升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等的国际比较得知,中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既有劣势也有优势,但中国农业整体上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以及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相似文献   

7.
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陕西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现状入手,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总体评价、结构变化和分品种考察三个角度,对1997-2005年陕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居于世界前列,但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却相对滞后,不仅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通过对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分析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理顺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着力培育现代农产品流通主体作为农产品流通主体,无论是生产领域的农户,还是流通领域的经营户,或者是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组织,他们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9.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价格竞争力.龙头企业竞争力以及科技竞争力,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提高政府支持度和农产品的信誉度.  相似文献   

10.
李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35-6237
基于钻石模型的5个基本方面,对江苏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制约江苏省农产品具体的因素是:出口市场较为集中;政策和体制因素不完善;竞争环境不公平;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提高江苏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农业框架协议的实质是要实际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通过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概况和农产品价格,质量,市场营销,生产效率等方面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今后5年-我国加入WTO后最关键的适应期和调整期中,把机遇化为现实利益,将不利影响减到最低程度,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7项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琳  路正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35-10135,10140
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指出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从农业支持角度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迎接我们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一种更加严格的竞争规则.本文将针对宁夏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竞争的现状通过比较优势的分析,得出影响宁夏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利因素,最终提出了调整生产结构、组建农民行业组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改革流通体制、政府适度保护等对策,以期提高宁夏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利用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正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针对甘肃特色农产品资源状况,在提出了甘肃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意义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甘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潜在优势和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15.
智敏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51-153,16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提高陕西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对其农业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从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入手,结合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提高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国际竞争力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15年数据分析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的贸易现状,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性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4个指标对比分析各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结果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较低;对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而汇率、农业增加值及公有经济农技推广人数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具有消极影响,最后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1993-2000年湖南省大米、活猪等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动状况, 显示其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提出应解决高标准与低品质、规模化与小生产、农产品贸易国际化与现行体制僵化等矛盾,从品质、组织和制度三方面,提升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农产品贸易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一般竞争力系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3个指标比较了湖南、山东两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及其演进趋势,提出了扩大湖南农产品出口的建议:(1)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调整湖南省农产品生产结构;(2)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湖南省农产品进出口结构;(3)重视产业内贸易发展,增强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湖南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赵燕 《甘肃农业》2009,(12):54-54,57
甘肃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受人口、收入水平、城市化率的影响,呈现出主要农产品需求来自于省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变化不大,海外市场对甘肃农产品需求减少、国内市场对甘肃特色农产品和精加工农产品的需求加大等态势,总体上甘肃主要农产品需求将保持持续慢速增长的态势.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方面对甘肃农产品扩大需求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农产品在国际出口贸易市场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近年来由于国外的专业化机械生产导致辽宁省传统农产品如水果、小麦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因此初级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使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成为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分析了辽宁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