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林作楫,李玉娟,章蜀贤(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我们于1978-1986年用双列杂交等方式组配了62个小麦组合,测定了其F_1和部分F_2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F_1以点播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引导科学种田,实现小麦高产、优质、丰产丰收,根据作物生产规律,总结工作技术经验,就小麦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总进行阐述,以在农业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更好地指导我街道农业科技示范户科学种植小麦,带动广大农民改变他们重品种、轻技术、管理粗放的种植模式,根据小麦生产规律结合农时,总结工作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广应用到小麦生产中去,进一步优化小麦种植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小麦标准化播种技术,全面提高播种质量,以达到小麦绿色、高产、优质及高效的生产目标,从而夯实了我街道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1选用优良品种及种子包衣我街道在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条件选择单  相似文献   

4.
小麦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在温室、大田对小麦穗、旗叶进行热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籽粒形成后如遇高温,正常灌浆进程受到抑制,粒重下降,2.小麦旗叶在高温条件下,叶面薄膜组织受损,影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3.小麦品种间对高温反应不同,为筛选抗耐高温品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正> 小麦黄化病是1980年在我校实习农场麦田(小麦品种7023)里发现的,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来,在王鸣岐教授的指导下,与复旦大学病毒研究室“病毒与种质”课题组共同研究。复旦大学主要对小麦黄化病病原进行了生化分析和电镜观察。我们对其症状、为害损失、发病范围、传播途径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小麦黄化病是由类病毒侵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类病毒是已知的最小传染致病因子,目前已报道了  相似文献   

6.
目前澳大利亚小麦研究主要分四个领域:品种和品质鉴定研究,产品及加工研究,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种质资源、生产、农艺和贮藏研究。本文概述了各领域的主要研究现状,供国内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小麦根腐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农作物的增产,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小麦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不仅是我国主要粮食的来源,更是用以酿酒或者菜品制造的主要原材料。随着我国进入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可充分借助栽培技术实现小麦的增产。  相似文献   

9.
普通小麦雄性不育及杂种小麦研究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小麦雄性不育及杂种小麦研究简评柴守诚,刘大钧(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210095)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至今已发现了大量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雄性不育.近年来,湖南和四川又相继发现了光温敏雄性不育.这些都为杂种小麦的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2012年,为应对极端气候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确保小麦及时收割,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采取必要措施,以小麦农机化建设为中心及时抢收小麦,做到了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小麦农机化建设的相关经验研究了农机化建设的意义,我国农机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农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希望为各地小麦农机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麦田间结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4年小麦田间结露研究及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确定了陕西省杨陵区二道塬麦田2/3株高处露的形成和消失条件分别为周围空气相对湿度≥91%及≤89%;分析了麦田露形成,消失和持续时间的垂直分布规律。4月中旬-5月下旬麦田2/3株高处的露时平均为12.77-13.64h,最长达15.84h;露量平均为0.07-0.10mm,最大达0.18mm。  相似文献   

13.
南阳市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自1950年来翻了三番多,形成了3个台阶,经历了低水平徘徊、缓慢上升、快速增长、平台振荡、持续提升等5个发展阶段,横向分析县(区)之间发展差距明显、不同类型之间差别巨大、同省内先进地区比较显著落后。文章指出当前南阳市小麦单产处于探索上升阶段,第4个台阶预测可能在7 500~8 250 kg/hm2区间出现。南阳市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灾害频繁、低产田面积大、水浇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小、生产者技术方面功能性文盲、播种偏早、播量偏大、盲目施肥、病虫草害防控不力、不浇增产水等。南阳市小麦生产潜力发掘的方向是灌溉区小麦单产达到9 750 kg/hm2、非灌区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 750 kg/hm2以上。重点任务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粮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重庆市小麦主要品种灰霉病的调查研究表明,病穗率为34—100%,病情指数为8.5—55%。受病籽粒干瘪霉烂,无食用价值。用大麦、小麦的病穗上和蚕豆病荚上分离得到的菌株,在大麦、小麦、蚕豆苗期和花期、灌浆期分别作了灰霉菌株交互接种观察,确定了病菌的致病性和危害性,并根据病原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鉴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ars ex Fr.)。病原菌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3—25℃,适温范围20—28℃;最适相对湿度为95—100%。小麦扬花灌浆期中,日平均温度15℃以上,连阴雨开始前的4—5天中,每公顷用托布津或多菌灵750—1125g,或托福合剂1500—2250g喷施,有良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麦抗寒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了植物抗寒性的遗传机理及小麦抗寒生理特性,并对小麦抗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小麦抗寒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小麦生长规律,许多品种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和强度的低温,但极端的温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提高有不利影响,这种反应是遗传决定的,如小麦的抗寒性。冬季的严酷条件可以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数目和降低存活植株的生活力从而对第一个产量构成因素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效分蘖力高的品种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弥补冬季的损失。可是人们的目的在于使秋季生长的植株全部能够存活下来,这样能形成较多主穗从而对第二和第三个产量构成因素有利。就小麦品种抗寒性、冻害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系进行抗寒性评价,并对选育该类小麦品种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安徽界首市芦村镇的小麦种植基础来简单的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从种子的选择上、种子处理方法上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描述。从秸秆的还田技术使种苗变得肥沃技术,让化肥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作用的技术、对抗倒伏技术也做了细致的描绘,从而希望能够为小麦的高产提供参考,为安徽省界首市芦村镇的小麦的生产提供借鉴,进而使小麦可以增加产量。安徽省界首市芦村镇的地理条件十分的优越,气温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季风气候,整个芦村的光照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麦吸浆虫[Sr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分布广,危害大。目前在欧,美、亚三大洲13个国家成为灾害性大的小麦害虫。在国内已遍及20个省、区。我省7个地、市的小麦都曾受害,尤以沿淮阜阳专区的颍上、阜阳、阜南以及宿县专区的灵璧、宿县虫口最多,受害最重。1950年仅阜阳一地即损失小麦1亿公斤,1952年阜阳专区又损失小麦1.1亿公斤以上。后来由于大力推广抗虫品种和防治得力,致使虫口逐年压缩,到60年代已经基本控制为害。70年代人们逐渐放松了对它的警惕,没有再在防治上尽力,结果在80年代初,吸浆虫开始回升,1985年又严重为  相似文献   

19.
糯小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综述了糯小麦的遗传、Wx蛋白的区分与Wx基因的分子标记、选育、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巩义市地形南高北低,全市土地总面积1041km。,山地、丘陵面积共9.19万hm。。河谷平原面积1.17万hm。。耕地面积4.724万hm。,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57万hm0,旱涝保收田1.33万hm。,节水灌溉面积0.69万hm。,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3万hm。(复种指数187%),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76万hm2.粮食产量常年维持在1.64亿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