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巴州尉犁县农技中心试验基地开展伴能肥料增效剂田间试验,评价伴能肥料增效剂在氮肥减施10%~30%时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减施10%配施伴能肥料增效剂可以促进棉花花铃期生长,增加棉花株高、叶片数、果枝台数和铃数,单株铃数和产量明显增加,其中棉花产量增加10kg/666.7m~2以上,氮肥减施20%配施伴能肥料增效剂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小。建议在生产中氮肥减施10%~20%配施伴能肥料增效剂,在棉花化肥减施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钾肥用量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炎  李宁  胡伟  高媛  姚银坤  汤明尧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88-2095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育期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动态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肥、磷肥和微肥用量相同情况下,设4个钾肥用量处理,即0、30、60、90kg/hm2 K2O.[结果]施钾可提高棉花上部(9~12)果枝上的现蕾数或降低下部(1~4)果枝和上部(9~12)果枝的蕾铃脱落率;同时,施钾可增加棉花各个果节的现蕾数和有效铃数,降低棉花1、2果节棉花蕾铃脱落率.蕾铃总脱落率在7月2~15日出现第1次高峰,8月2~16日出现第2次高峰.施钾显著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由棉花钾肥的效应方程,推荐K2O量为48.6 kg/hm2.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棉花的长度、比强、伸长率以及可纺系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整齐度、马克隆值也增加.[结论]施钾显著增加了棉花现蕾数和有效结铃数,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现蕾数、有效铃数与施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蕾铃脱落率与施钾量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施钾可显著提高棉花皮棉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对关键生育期施氮量的响应,为棉花氮肥精准调控提供理论支撑。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在棉花蕾期、盛花期、盛铃期按同时期农户常规施氮量(CNF)的75%、100%、125%、150%和200%设计5个施氮水平,共13个处理,研究氮肥调控对棉花三桃个数、单铃质量、单株有效铃数、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常规蕾期14.29 kg·hm-2和盛铃期35.63 kg·hm-2的施氮量较为合理,棉花单铃质量、单株有效铃数和产量较高。盛花期增施氮肥有利于棉花高产形成,农户常规盛花期施氮量的2倍(Nflower-200)处理与CNF相比,单铃质量、单株有效铃数和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6.49%、15.75%和11.24%。CNF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大为21.28 kg·kg-1,Nflower-200处理经济效益最高为7 370.17元·hm-2。可见,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棉花关键生育期精细化氮肥调控,建议当地农户在棉花盛花期适当加大氮肥施用量,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杜友萍 《农村科技》2006,(12):28-28
棉花烂铃与健铃相比衣分降低22.8%,绒长降低23.4%,强度下降49.3%。棉花烂铃造成直接产量损失10%~30%,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烂铃原因1.第3代棉铃虫危害棉铃。2.地膜覆盖使生育期提前,初絮期与8月的阴雨天气相遇,由于宽度偏大、偏施氮肥等原因,导致棉田旺长、田间荫蔽。3.随着8~9月的雨水增多,造成棉花植株生长过旺,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能力降低。二、防治方法1.合理追肥棉株长势旺的要晚施、少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用磷酸二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棉花株高、净光合速率、蕾铃脱落率、根冠比在不同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N≤360 kg/hm~2,P≤180 kg/hm~2)增施氮磷钾肥均能促进棉花生长速度的加快,其中处理N3P2的生长速度比处理N_0P_2、N_1P_2和N_2P_2分别快18.49%、12.61%和3.07%,增施钾肥可以促进棉花在生育后期的生长。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Pn)是波动的,随着氮素水平从N_1增加到N_3,净光合速率增加,而磷肥的不同施用量对棉花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的蕾铃脱落率,使有效铃数显著提高,其中处理N_3P_2的棉花蕾铃脱落率比处理N_0P_2、N_1P_2和N_2P_2分别降低2.64%、1.81%和0.88%,有效铃数分别提高3.0、2.5、1.34个/株;其中处理N_2P_3的棉花蕾铃脱落率比处理N_2P_0、N_2P_1和N_2P_2分别降低2.53%、1.80%和0.71%,有效铃数分别提高2.0、1.5、1.77个/株。在所有施肥处理中,处理N_3P_2的有效铃数最高、为8.67个/株,处理N_2P_2K_2蕾铃脱落率最低、为59.65%。氮磷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效率、肥料贡献率以及增产效益均随施氮磷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说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可以有效促进棉花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可以提高棉花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养分吸收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棉花连作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无机肥不同方式配施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可以显著提高干物质累积及养分吸收量,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保持或提高棉花产量,提高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棉花氮素效率,氮素回收率可达到28.2%~57.7%,偏生产率提高了17.1%~76.3%。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以使棉花稳产、高产,而且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该结论可为肥料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播前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进行组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棉铃生长发育及各生育时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区土壤较为瘠薄的情况下,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使棉花产量、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单铃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4.8%~80.0%,1.0~2.3,4.3%~8.1%和0.66~1.36g,且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氮肥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低氮处理中以1/2基肥+1/2蕾期追肥方式获得相对高产(2.99t/hm2);高氮处理中以播前1/2基肥+1/2蕾期追肥或播前1/3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方式处理的棉花产量较高,分别为3.36,3.40t/hm2。高氮分施可显著提高棉花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及单铃质量,2次分施可明显提高株有效铃数与成铃率,而3次分施更有利于单铃质量的增加。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各生育期0~40cm土层土壤矿质氮含量,且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氮肥全部基施使苗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显著提高,但在生育后期含量较低,分施处理则使生育中后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显著提高。此外,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氮肥农学效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土壤养分瘠薄的地区,在施用磷钾肥基础上增加氮肥用量是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措施,并可以通过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耦合的策略对棉花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进行平衡调控。  相似文献   

8.
施钾对土壤富钾区棉花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土壤富钾地区合理的施钾方法,在滨海县临淮乡以3个村为试验点,棉花、玉米为补钾试验对象,分别设计不同施钾水平。结果显示,补钾与否对棉花蕾铃脱落率、单株成铃数、成铃率均无差异;对棉花产量在每亩施KCl5~15kg范围内增产显著,多施产量反而下降。补钾对玉米产量无影响,而配施氮磷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花品种邯棉646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用方式不施钾肥(CK)、全部基施25.0 kg/hm^2、全部基施25.0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5个处理,研究了钾肥相同施用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全部基施,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对杂交棉邯棉646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钾肥最佳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钾肥施用量25.0 kg/hm^2条件下,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施肥方式的施肥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基施,其中,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方式的效果最好,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最低,总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均最高,但与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施肥方式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在分2次施肥条件下棉花后期叶面喷施钾肥对产量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杂交棉邯棉646的钾肥(氯化钾)最佳施肥方式为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条件下,以中熟高抗枯萎病苏棉8号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全部基施、1/2基施1/2花施和全部花施对棉花产量和棉铃经济性状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1/2基施1/2花施比有机肥全部基施和全部花施总铃数、铃重、皮棉产量分别提高6.16%~10.15%、1.96%~4.93%和8.27%~15.32%,伏桃、早秋桃、晚秋桃以及中部果枝内外围棉铃经济性状的时空分布明显改善。说明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1/2基施1/2花施是创棉花超高产最好的施肥运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实现棉花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以邯棉559为试材,设氮肥(尿素,N含量46.7%)施用量0(不施,CK)、180、270、360和450 kg/hm~2计5个处理,施肥方法为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在最佳种植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总铃数、单铃重、衣分和产量,且指标值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氮量≤360 kg/hm~2时增施氮肥效果普遍明显,而施氮量450 kg/hm~2与360 kg/hm~2处理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条件下,邯棉559适宜的氮肥(尿素)施用量为360 kg/hm~2,该施肥量较为经济,且棉花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单铃重较大,产量和衣分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转双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为试验材料,在棉花播种前施过磷酸钙360 kg/hm2和氯化钾180 kg/hm2做底肥,试验设尿素施用量0(CK)、210、300、390和480 kg/hm2计5个处理,尿素施肥方法为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在最佳种植密度42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施氮量≤300 kg/hm2时,增施氮肥对提高棉花株高和果枝数效果明显;施氮量≤390 kg/hm2时,增施氮肥对提高单株铃数、总铃数、单铃重、衣分和产量效果明显。邯杂429高产的经济施氮量为390 kg/hm2,该施肥条件下,杂交棉农艺性状好,产量(4 454.4 kg/hm2)和衣分(37.7%)高,且避免了氮肥浪费。  相似文献   

13.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硼镁肥对棉花的增产效应,设4个处理(CK,习惯施肥,施硼镁肥150、300 kg/hm^2)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镁肥比CK和习惯施肥处理棉花成铃数和产量有明显提高,比CK增产11.1%-16.9%。施硼镁肥300 kg/hm^2处理的产量明显优于施硼镁肥150 kg/hm^2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姚大瑞  杨可胜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162-165,175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除早蕾数及喷缩节胺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五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与实际相吻合,五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6.
潮土区棉花施用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豫东潮土地区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潮土区棉花施用钾肥可促进棉花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株高增加 4.0~ 8.5cm ,单株成铃数增加 8.5~ 1 2 .5个 ,籽棉产量增加 3 1 .0 %~ 6 3 .1 %,皮棉产量增加 45 .8%~ 82 .8%,衣分提高 2 .7~ 5 .9个百分点 ,纤维长度增加 1~ 2mm。最佳钾肥用量为K2 O 1 5 0kg/hm2 。  相似文献   

17.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索棉花栽培的最佳施氮量。[方法]该研究以转基因抗虫棉FZ-1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棉花生育特性、棉铃发育和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施氮量为300和375kg/hm2时,皮棉产量与225kg/hm2施氮量相比分别增加了28.46%和18.73%。当施氮量由225kg/hm2增加到300kg/hm2时,单株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显著增加。然而当施氮量继续增加至375kg/hm2时,皮棉产量的增幅明显下降。改善棉花生育特性和棉铃发育、提高皮棉产量的最佳施氮量为300kg/hm2。[结论]合理施氮是促进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确保其高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氮过量造成的环境污染最有效的方法。该研究为优质棉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完善的施氮策略。  相似文献   

19.
棉花铃重时空分布特点及增重途径与技术田克雨(东辛农场种子公司连云港222248)棉花皮棉产量由亩总铃数、铃重、衣分三个因素构成。从本场近5年棉花产量构成三要素看,年度间铃重的高低对产量的影响比亩总铃数还要大(表1)。本文就目前我场露地直播棉亩产7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棉种SGK791在2003~2004年2年河南省棉花区试与2005年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皮棉产量的数学模型和最优数学模型,给出了每公顷皮棉产量的95%预测区间为(1 449.4,1 519)。结果为:4个产量因素中,以每株铃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密度,衣分居第3位,铃重的作用最小;高产途径为合理密植、力争株铃、兼顾衣分、稳定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