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合肥市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合肥市二环内38条道路的城市道路绿化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合肥市道路绿化配植模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其中以一板二带式和三板四带式为主,分别占调查道路总数的42%和46%,二板三带式和四板五带式仅占5%和7%;行道树现有树种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根据现状,并借鉴其它城市道路绿化配植成功的模式,依据不同的道路性质、走向、人行道宽度和断面结构,提出新的道路绿化配植模式和行道树,为今后合肥市及其周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每木调查,共调查杭州市老城区65条道路,取得18 251株立木资料,对杭州老城区行道树树种组成及数量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i-Tree模型对老城区行道树现状,主要包括树种结构、行道树健康状况、行道树林冠覆盖面积、行道树重要值与替换值及行道树的美学价值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行道树属于20科28属30种,其中,樟树占38.0%、二球悬铃木占31.4%,常绿与落叶树的数量比约为4∶3。行道树平均胸径为22.0 cm,老城区行道树胸径基本集中分布在15~40 cm(占63.8%),大胸径行道树主要分布于环湖区域和老城区中部,小胸径行道树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北。从区域上看,上城区树木质量高于下城区。老城区道路行道树林冠覆盖总面积为160.5 hm2,老城区平均每公里的道路被1.02 hm2的林冠覆盖,平均道路绿化覆盖率为35.3%,充分体现了老城区道路行道树的遮阴能力。根据i-Tree Streets模块估算的杭州市老城区行道树总美学价值总计2 642万元,二球悬铃木单株美学价值高达2 942.59元,行道树总替换值超过2.58亿元,其中替换二球悬铃木所需的费用占比最大,占总费用的42.2%。本文依靠翔实的现状调查,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老城区特色道路历史变迁,对杭州市老城区行道树现状进行分析评估,为城市行道树种植规划以及道路合理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合肥市望湖公园绿化树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望湖公园植物共有64种,隶属46科57属。其中木本植物45种,占总数的71%;草本植物14种,占总数的22%;藤本植物5种,占总数的7%。并就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对合肥市望湖公园绿化树种的配置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今后合肥市望湖公园的园林绿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RS和GIS在合肥市绿地系统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RS和GIS对合肥市绿地系统进行调查,通过航片判读和GIS编辑分析,得到合肥市一环路内、二环路内各类绿地所占比例以及总的绿化覆盖率,同时输出得到若干专题图,为绿化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合肥市树市花园绿化树种应用情况,展开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树市花园植物共有85种,隶属43科71属。其中木本植物76种,占总数的89.4%;草本植物5种,占总数的5.9%;藤本植物4种,占总数的4.7%。最后对合肥市树市花园的绿化树种配置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RS与GIS在合肥市绿地系统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S和GIS对合肥市绿地系统进行调查,通过航片判读和GIS编辑分析,得到合肥市一环路内、二环路内各类绿地所占比例以及总的绿化覆盖率,同时输出得到若干专题图,为绿化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行道树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合肥市环城高速范围内道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合肥市行道树有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2)合肥市树高在11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99株,只占行道树总数的8.7%,大部分树种的树高都在11m以下,特别是香樟和广玉兰树m高都在11m以下。3)合肥市胸径在31c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51株,只占到合肥市行道树总数的8.7%,其中以悬铃木为主,计9484株,占胸径31cm以上行道树的86.6%。4)合肥市常绿行道树共计78717株.落叶行道树共计47318株。常绿与落叶行王酋树的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大量新城区的不断涌现,老城区的道路绿化和新城区道路绿化水平差距明显,但是老城区大多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盲目按照新城区道路绿化发展的思路去提升老城区是行不通的,本文以徐州市老城区道路绿化为例,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合肥市淝河生态公园植物种类的调查得知:合肥市淝河生态公园植物共有85种,隶属51科79属,其中木本植物68种,占总数的80%;草本植物14种,占总数的16.5%,藤本植物3种,占总数的3.5%。并就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对合肥市淝河生态公园的绿化树种配置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今后合肥市淝河生态公园园林绿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仕莲 《农技服务》2007,24(4):91-92
针对合肥市老城区公共绿地现状,分析了进行合肥老城区公共绿地规划的必要性,介绍了其他城市绿地规划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合肥老城区公共绿地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7年黄龙山蔡家川林场1:50000林相图和卫星航片的解译,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头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邻近度指数等方面对该区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林地面积最大、最完整,其他景观类型多呈小面积零散分布;苗圃、采伐迹地、未成林地和预备造林地景观组分在景观中的周长比例及斑块边界周长较小,破碎化程度较高;各景观组分的分形维数均较低(接近于1),说明各景观组分斑块边界的褶皱程度较低,整个景观的边界形状较简单;林地的邻近度指数最大,破碎化程度最低,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2.
徐达  翁卫松  诸葛刚  谭莹  陈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129-5130,5133
探索科学、实用的利用彩色航片结合成数抽样开展城市和平原绿化调查的方法,解决目前平原绿化调查与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的技术问题。基于彩色航片为底图,采用不同成数抽样方案布设样点,并判读样点地类类型,完成试验区绿化调查。结果不仅找出了不同成数抽样方案对绿化调查工作量和成果精度的不同影响,而且找出了该调查方法本身的优缺点和研究材料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深入针对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陕西飞播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播区、树种、播期三个方面论述了陕西飞播造林的成就。对半干旱、半湿润、湿润三类地区飞播效果作了比较。对油松、华山松、马尾松、侧柏、漆树、踏郎、沙打旺等7个有代表性的飞播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成苗规律进行了分析。按各地水热条件的不同,把播期划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  相似文献   

14.
多效抗旱驱鼠剂(RPA)拌种是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重要措施。为了正确评价RPA拌种飞播造林成效,为制定科学的飞播造林技术方案和飞播林营林方案提供依据,采用ANOVA-LSD均值检验法和模型分析法,利用陕西4个地区14 a油松高生长资料,分析了RPA和对照飞播油松高生长的差异和年动态。结果表明,各地飞播油松的高生长表现为汉中>安康>淳化>商州。RPA处理区14 a生油松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3.0±1.6)%、(26.9±2.3)%、(29.5±3.6)%和(31.7±6.3)%;RPA处理与对照间树高差异十分明显(p<0.01),且差距逐年增大;年际间高生长量均值变异较大,增益作用有波动。理论上可将飞播油松林生活周期分为幼苗生长期、个体林木生长期和群体林木生长期。其中,幼苗生长期决定飞播造林的成败,个体林木生长期决定林木能否成林。汉中、安康和淳化RPA和对照油松林的理论更新周期分别为42 a和44 a,商州的为43 a和45 a。  相似文献   

15.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10000的林相图(根据1999年航测照片及1999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帽儿山林场各种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破碎化指数进行了分析:自然景观的形状指数、形状破碎化指数均大于人工景观;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取决于斑块的数目。  相似文献   

16.
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飞播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国防部星座式全球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和GARMINGPS95型接收机进行飞播林导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GPS导航试验,播区平均有效落种率为86.7%,超过了85%的国家标准,飞行作业日减少35%,节省飞播作业导航投工,投资78%。  相似文献   

17.
在安康降水量和温度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法,分析安康日照时数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关系及时域动态,并通过与降水量和温度研究结果对比分析,探讨林地水热条件对飞播油松成苗效果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成苗效果与年日照时数和年均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与12月日照和均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12月降水量负相关极显著;与3月降水量正相关极显著;与4月日照和均温正相关极显著;与5月日照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6月降水量负相关极显著;与7月日照负相关显著;与9月和11月日照正相关极显著,与10月日照正相关显著;与秋季月均温正相关极显著,与月降水量负相关极显著。9月和7月日照是影响成苗效果的主要日照因子,4月、11月、3月和5月均温对成苗效果作用较大,12月、2月和11月降水量是影响成苗效果和对照有苗样方频度的主要降水指标,12月、4月、11月、8月、1月和2月降水量与多效抗旱驱鼠剂(RPA)有苗样方频度依次相关。在安康林地水热条件下,RPA成苗效果模型值大于对照,证明使用RPA拌种可以有效提高飞播造林油松成苗量和有苗样方频度。  相似文献   

18.
选择陕西汉中市、安康市、商州市和淳化县播区1997年飞播油松为对象,1998年-2003年10月,在各播区的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处理区和对照区随机抽取50块1 m×2 m样方调查苗木数量,以有苗样方频度、成苗量和增益指数为指标,采用ANOVA-LSD均值检验法和模型分析法,分析RPA和对照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差异和动态,评价成苗效果,衡量RPA增益效果。按国标判定,RPA处理区第1年有苗样方频度全优,5年后均不合格;对照区第1年,汉中试验区4优、1良,安康试验区3优、2良,商州试验区1优、4良,淳化试验区1优、2良、2合格,3年后均不合格。飞播后第1年RPA和对照的苗木保存量均评定为优;第5年,RPA为优,而对照区汉中试验区的判定为合格,安康、商州和淳化试验区的为不合格。有苗样方频度和和苗木保存量与飞播年限关系均符合Inverse-模型,且RPA模型值明显大于对照;飞播后第1年至第3年有苗样方频度和和苗木保存量减少量占总减少量的85.0%,不宜进行飞播造林成效评估。RPA对有苗样方增益作用淳化最高,地区整体差异极显著(p=0.005);而对有效苗增益作用相对稳定,地区差异不显著(p=0.395)。  相似文献   

19.
安徽淮河流域耐水湿树种的聚类分析及布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92年4至5月,对安徽省淮河流域前一年遭受特大水灾的8个县市树木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按所调查各县市的树种在受淹1一2月、水淹1一2m和受淹部位达到树干部的存活率,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别归入极耐水湿、较耐水湿、微耐水湿和不耐水湿4个等级。本文最后对治淮绿化工程耐水湿树种的选择和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废弃采石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和ArcGIS技术结合成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新手段,而准确划分立地类型是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的关键基础步骤。本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技术和ArcGIS技术,快速、准确地实现对冀北山区废弃采石场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方法以草帽山废弃采石场为试验区,采用数量化理论Ⅰ与ArcGIS空间分析,对废弃采石场的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再得到立地类型分布图,并与实地立地因子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将冀北草帽山采石场废弃地划分为9种立地类型,同时根据立地分级结果将试验区立地定量评价为4个等级;与实地立地类型调查结果对比发现,本研究划分结果精度高达96%。结论无人机遥感影像与ArcGIS技术的结合应用不仅能实现采石场废弃地立地类型的高精度划分,还能够为采石场废弃地以期合理规划造林绿化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