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惠雄 《河北渔业》2004,(1):27-27,39
近年来,对虾病毒性暴发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不高,各地均在探索虾塘增效的途径。目前,我区虾塘采用对虾、青蛤混养的养殖模式已获成功,但是对于大多泥质底的虾塘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却不理想。根据青蛤的生态习性,我站利用平海湾北江垦区的一口泥沙质海水池塘进行对虾、青蛤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中最具活力的养殖产业之一。在闽南地区除有排污条件的高位池及棚室工厂化养殖模式外,传统的土塘养殖目前仍然是虾类主要养殖方式。闽南沿海地区主要养殖的虾类为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金刚虾(斑节对虾),适宜采用鱼、虾、贝混养模式。在虾塘混养合适的鱼和贝类不仅可以清除病虾、抑制虾病发生,提高虾的成活率,还可增加混养种类的收入。漳州沿海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对虾海水养殖地区之一,本文对几个对虾养殖区的不同混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海水虾塘混养方案,以供对虾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鲷、对虾、缢蛏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虾贝生态养殖是优化养虾池塘生态结构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 ,我们在乐清湾沿岸虾塘实施千余亩黑鲷、对虾、缢蛏(或泥蚶)生态混养技术示范 ,取得了平均亩产9~12厘米体长对虾50公斤、黑鲷20公斤、缢蛏500公斤或泥蚶250公斤的产量 ,每亩毛利润6000元。现将其生态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虾塘选择与改造沿岸进排水比较方便的常规虾塘均可以作为生态混养场所 ,面积以5~30亩大小为宜。待上年虾塘养殖产品收获完毕 ,就可对池底进行翻耕、曝晒、耙平 ,并按黑鲷、对虾、缢蛏(或泥蚶)生态混养对养殖生态地形的要求改造常…  相似文献   

4.
青蛤是浙江温台地区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商品青蛤价格的日益攀升,海水池塘放养青蛤数量逐年增加。从初期的以播养缢蛏为主,泥蚶、青蛤、对虾为辅模式,发展为养殖青蛤为主要品种,适量混养对虾缢蛏的为数不少,并取得了较佳的效益。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温岭地区海水池塘的各类养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并以杨公岙直大塘2011年放养与收捕情况为例撰文介绍主养青蛤混养虾蛏模式,旨在为沿海同类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爆发大面积对虾病毒病以来,我国对虾养殖业一直在低谷徘徊。如何有效防治对虾病害,降低疾病的发生,成为多年来困扰广大养殖户的难题。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加快“海上东营”的建设步伐,加大海水滩涂的开发整合力度,大力实施“精品池塘”工程,海水养殖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探索海水池塘高效利用模式,提高虾塘的综合经济效益,笔者多年来致力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池塘虾贝混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取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陈萍  王芳芳  翁歆之 《中国水产》2016,(11):109-112
正目前,具代表性的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虾混养模式、虾参混养模式、虾贝混养模式及多品种综合混养模式。本文从浙江省三门县最具代表性的海水围塘虾蟹贝混养模式出发,就模式发展历程、养殖特点做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模式优势、存在问题做重点思考及分析。一、发展历程三门县是浙江省海水养殖重点县,该县海洋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现有海水围塘虾蟹贝(脊尾白虾、青蟹、缢蛏、泥蚶)立体综合生态混养面积8万多亩。发展初期以滩涂贝类增养殖为  相似文献   

7.
<正>温岭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的重点地区之一,其中海水池塘面积2万亩,主要养殖方式为虾贝、虾贝蟹混养等模式,混养的贝类品种主要有缢蛏、泥蚶、青蛤。在虾贝混养模式中常放养对虾苗种均为国内"土苗",由于该苗种近亲繁殖和多代使用等原因导致种质退化,适应环境能力下降,生长速度变慢,抗逆能  相似文献   

8.
2019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虾蟹类岗位联合唐山试验站,根据唐山沿海海水池塘的不同水层及底泥特性,充分考虑养殖动物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祥盛水产养殖场试验示范了四种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示范面积48hm^2,并开展了中国对虾与河鲀混养养殖对比试验,养殖面积13.33hm^2。虾鲀混养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对虾池塘主要的养殖模式之一。本试验在虾鲀混养的基础上混养了海蜇、硬壳蛤、日本对虾、梭子蟹等养殖品种,不仅模拟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了养殖空间,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利用虾塘内对虾的排池物、残饵,促使浮游、底栖生物繁殖,为泥蚶提供适口的饵料,使虾塘内泥蚶生长速度快于潮间带,而且泥蚶在塘内滤食、能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利对虾生长,一举两得,效益显著。基于此,浙江温州目前虾塘混养泥蚶面积达8800余亩,年产量3000余吨。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一、环境条件 水为对虾与泥蚶生存的先决条件。其水源利用自然纳潮为主,大小潮进水均匀。虾塘附近切忌污染,海水比重控制在1.010—1.020之间,PH值7.5~8.2,水温一般保持在15~28℃,虾塘面积以30~50亩较理想,便于管理。塘内蓄水深度在1.5~2米,最低不能小于0.8米。此外,虾塘底质一般有15厘米厚的平坦软泥或泥沙质即可,以含泥90%、含沙10%的软泥底质为佳。 二、蚶苗播种 (1)苗种:泥蚶因南、北产区不同,可分南蚶(浙江乐清湾、宁波奉化等地)、北蚶  相似文献   

10.
黄青  黄鑫 《齐鲁渔业》2018,(2):23-2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虾疾病频繁发生,靠单养对虾一品种,难以阻挡病害入侵,因此开展海水混养,抵御病害,提高养殖效益,势在必行。2016年笔者在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进行了日本对虾、梭子蟹和黑鲷海水池塘混养试验,利用黑鲷摄食病死虾,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中南部海水池塘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但由于养殖方法单一粗放、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害四处传播,疾病频繁发生。自1997年对虾爆发病毒性疾病后,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后来为了减少养殖的盲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从业者把池塘养殖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对虾和缢蛏都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虾蛏混养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养殖技术,它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优化池塘条件,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实行池塘虾蛏混养是当前海水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模式。我镇发展虾蛏混养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较低,加上多年的养殖虾池老化,养殖成活率低,病害时有发生,致使部分养殖户减产亏损,制约了虾蛏混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营市加快“海上东营”的建设步伐,加大海水滩涂的开发整合力度,大力实施“精品池塘”工程,海水养殖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探索海水池塘高效利用模式,提高虾塘的综合经济效益,我们多年来致力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池塘虾贝混养技术的研  相似文献   

14.
海水池塘混养可以降低由于病害而绝产的风险。下面介绍虾、蟹、蛤混养四放六收技术,混养品种为菲律宾蛤仔、中国明对虾(黄海一号)、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开展了一种海水池塘混养异位净化养虾废水模式的中试研究。不同于养虾池内原位净化,该模式将高位池排放的养虾废水引入海水养殖池塘,池塘混养沙蚕、贝类、鱼类等经济动物,以期通过生态位互补的理念,大幅降低养殖废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时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经济产出,为海水高位池养虾废水的无公害处理提供新的思路。一、养殖地点养殖中试地点位于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  相似文献   

16.
朱振乐 《海洋渔业》2001,23(1):37-37,50
江苏省赣榆县1999年从事对虾与杂色蛤混养,虾池面积5700亩,收获杂色蛤4800t,对虾125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 1.虾塘选择与清整 (1)水质水源 要求虾塘附近没有污水注入,海水比重1.010~1.022之间,水温5~35℃,pH值7.5~8.3。水源主要以利用自然纳潮为主,大小潮池塘均能进水为佳。 (2)地势底质 要求地势平坦,倾斜度小,便于进水淹没,排水干露;底质以硬泥或沙泥为宜,软泥底质不宜利用。  相似文献   

17.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18.
海水池塘蟹虾贝(缢蛏、泥蚶、青蛤)混养是目前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态混养模式,它利用了各养殖品种生态习性的互补原理,使各品种互利共生。不仅能充分利用池塘的滩涂与水体,而且通过贝类滤食水体中过多的浮游生物和虾蟹类的残饵及排泄物,有效改善了养殖水质和池塘生态环境,从而确保海水池塘养殖的低风险、多产出、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虾贝混养,有利于净化虾塘水质和生态平衡,挖掘虾塘生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江苏省赣榆县1999年实施虾蛏混养面积9800亩,收获缢蛏1638吨,对虾410吨,亩增加收入1800元。 本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适宜在泥质或泥沙底质的虾塘泥滩推广;其模式建设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虾塘选择与清整 1.水质水源:以自然纳潮为主,水质无污染,海水比重1.008~1.022之间,最适1.010~1.015,水温3~32℃,最适15~25℃, pH值7.5~8.4。 2.虾塘底质:以软泥质或泥沙混合质为佳,纯沙质…  相似文献   

20.
<正>沧州对虾综合试验站,沧州临港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连续几年的海水对虾池塘养殖中,开展了不同规格、不同种类海水鱼类与对虾的混养,以预防和控制对虾病害的发生及传播,试验示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加以总结,以供参考。1鱼类与对虾混养对白斑综合症有防控作用连续几年来,应用鱼类(鰕虎鱼、黑鲷鱼、青石斑鱼、鲈鱼、美国红鱼、半滑舌鳎、河豚鱼)在海水养殖池塘与对虾混养防控对虾病害的试验示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