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权  吴敬森 《科学养鱼》2003,(11):26-26
2002年我们利用秋季闲置鱼塘培育商品青虾,通过放养大规格的虾苗(3厘米左右),在池塘秋季短期内养成商品虾上市。为养殖户增加了经济效益,现总结经验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虾池 试验池为本县一养殖户的养鱼池,面积2亩。池中设置叶轮式增氧机1台。 2.消毒及布放水生植物 投放仔虾前10天用生石灰15千克/亩清池消毒。进水时用60目筛绢过滤。池水pH值稳定  相似文献   

2.
2002年本站决定在大通村养殖户邢道元池塘内尝试大棚培育白对虾苗种养殖技术探讨。该养殖户成虾养殖面积16亩,建大棚350米2,经过130天的养殖,平均单产541.75千克,利润亩均6995.75元。一、大棚育苗池建设应用大棚育苗池暂养苗种,可以使苗种提前20天左右放入大池中,为二茬养殖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应及早做好苗种培育池建设。1.育苗池建造我们把育苗池建在成虾塘头,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池底高于成虾塘30~50厘米,并向成虾塘一头倾斜,便于放水收苗,水深1.2米以上,面积按每平方米育成苗2000~…  相似文献   

3.
1.怎样提高对虾越冬成活率? 越冬池、预热池进水前,先用20~30ppm高锰酸钾或500~1000ppm漂白粉溶液全面消毒24小时,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进水;越冬池与养虾池水温温差不得超过1℃;一般在11月上旬自然水温12℃左右时,选择已交配、体质健壮、体长12厘米以上的雄虾、14厘米以上的雌虾作为越冬亲虾;越冬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引进日本对虾养殖,获得很大的成功。现将秋季日本对虾的高产养殖技术重点介绍如下: 一、清池 以茶籽饼15克/立方米水清池灭虾害,再用漂白粉2公斤/亩全池泼撤消毒,2天后进排水刷池。进水时用三线网即可,连续刷池3次后蓄水,5~10天后放苗,虾池水位8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提高 ,养殖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价格又不断走低。为了进一步提高罗氏沼虾的养殖产量与效益 ,2 0 0 1年我县重点推广了大棚养殖面积 32 2 5亩 ,占全县罗氏沼虾养殖总面积的 36 3%。比 2 0 0 0年的 112 2亩增加 2 10 3亩。从 2 0 0 1年我县推广的大棚加热、保温养殖技术来看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2 0 0 1年从江苏省吴江市引进推广的大棚锅炉加热养殖技术 ;主要是采用锅炉进行加温、加热 ;另一种是由我县西塘镇养殖户根据大棚蔬菜进行适当改造而成的大棚保温暂养技术 ,主要利用自然光照进行加温 ,…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在内陆池塘高密度养殖技术,200年我们进行了淡水池塘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条件和方法(一)条件试验点设在安徽凤台县杨村乡,塘面积10亩,系老塘清淤改造而成,该地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塘口供水条件为农田灌溉用明渠,塘口深1.6~1.8米,塘口配备3千瓦涡旋式增氧机2台,塘口使用时全部清淤至硬层黄粘土。塘间配置柴油发电机,以备急用。(二)方法1.苗种放养(1)仔虾培育池建设一级培育池占养殖总面积1/20,靠池一角开挖相应面积土池,用塑料膜铺底,纳水深度达40厘米二级培育池占养殖面积1/10,紧靠一级…  相似文献   

7.
浙江温岭市“省级蟹虾贝精养园区”,经2001~2002年认真实施,所开发的1350亩中规格池塘养殖优质蟹虾贝产品,陆续销往全国各地,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总面积1350亩(长方形池),平均每只池面积20亩,池塘堤坝南北端对角各开设单孔进排水调控闸一座(孔径1.2米,均配上过滤网),池内环沟、中滩、边滩的面积各占1/3,即沟宽15米、深0.8~1.2米,中滩34米,边滩15米,池塘平均有效蓄水深为2米。2.配套设施建有出海总进排水双孔大闸一座(3米孔径),内置海淡水调节控制闸4座(3米孔径)、…  相似文献   

8.
葛莉莉 《淡水渔业》1999,29(9):43-44
稻田虾蟹混养业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项具有较高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兴系统致富工程。宜兴市目前稻田养虾蟹面积达2400亩,1998年在新建镇为点的基础上进行30亩技术试点,经过6个多月的精心管理于11月上旬在试点田抽样验收,在产量、产值、经济效益及养殖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并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在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蟹的成活率,采取了二级放养的管理措施。1 一级暂养4月15日左右购进大棚培育的4-7期的幼蟹放专池强化培育,亩放800只,水深60厘米。放种前用生石灰每亩10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待药…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1.池塘10亩池塘1口,水深1.5米,池塘淤泥10厘米,池长方形,南北向,池塘对角设进出水口。水源来自塘边河水,水质清新,透明度为30厘米,pH值7.5,溶氧量6.5毫克/升。2.网箱70只,每只网箱规格3米×8米×1.5米,七股绞纱聚乙烯网片,网目0.7厘米。二、方法1.池塘清整2002年4月3日1米水深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2.网箱安放4月15日将新制作的网箱放入水中浸泡半个月左右,让网衣表面附着一层藻类生物膜,使其变得柔软光滑,同时去除新网衣中的有害物质,以避免黄鳝体表擦伤或患病。5月2日,开始安置网箱,网箱上下8个角用竹篙固定,网箱底…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及养殖新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罗氏沼虾大塘高产养殖技术(1)大塘清整:在大棚苗进入大塘养殖前2个月,须对大塘进行清整。先干池晒底、修整堤坡和进排水涵闸,后进塘水5~10厘米(凡进水须经过60目以上的绢网过滤),按生石灰125千克/亩的用量,在池塘中挖几个小坑,石灰在坑内溶化后,就进行全塘泼洒,泼洒要均匀,然后用泥耙将淤泥与石灰拌匀扒平。  相似文献   

11.
杨斌 《科学养鱼》2001,(4):24-24
广东湛江、海南万宁等沿海地区,在 80年代中期开发了几十万亩虾池。在 1992年之前,这些虾池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 1993、 1994年暴发灾难性虾病后,这些经过多年养殖的虾池,从此一蹶不振,年年养虾年年失败。然而,在广大虾农、科技人员的不断实践、摸索下,于 1998~ 2000年间采用搬塘养虾的技术,使老化的虾塘养虾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搬塘养虾技术简介如下:  一、老化虾塘的改造  80年代中期开发的虾池,经过十多年的养殖,已成为老化的虾塘,存在的缺点为:  1.虾池面积在 15亩以上,养殖…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淡养获高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养的南美白对虾的种虾及部分无节幼体均来自台湾省,然后在厦门经人工育苗而成。而台湾的种虾是由美国夏威夷进口,即标准的无病毒种虾 (SPF)。虾苗的品种 (适合淡水养 )和质量 (无病毒 )确实有了严格的保证,这也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能取得高产的一个潜在关键因素。   一、选池及清塘   1.一般对虾养殖要求较高,最好是新开池,由于没有新开虾池,选择了一只进排水较方便的老鱼池,面积 6亩,用挖泥机彻底挖去所有池底淤泥,进行池埂改造,坡比 1∶ 3,池深 2米,曝晒一个月,此时老鱼池已变新虾池。   2.5月 7日,池中注水 …  相似文献   

13.
一、池塘准备塘址选择一定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绝不能有工业污染。本试验选用2只池塘,每只面积为40亩,合计80亩,并排呈南北向长方形结构,平均水深1.6米,排灌自如,各有1只水泵提水。鱼蚌放养前10天,选择晴天,每亩用生石灰50千克进行干池清塘消毒,并投放发酵的有机肥200千克/亩,用作基肥。二、鱼蚌放养2001年3月上旬,每亩放养从安徽安庆购入的已插种一年、平均每只珠重量为5克,珠形较好,体质强壮,无病害的2龄三角帆蚌1100只。河蚌养殖用挂袋法,采用15厘米×40厘米、网目为3厘米×3厘米的聚乙烯扁平网袋,每袋放3只蚌,斧足向下水平竖放…  相似文献   

14.
1990~1991年,天津市对1393.73公顷养虾池实施了“降低养虾成本的综合技术示范工程”,通过抓各项措施,使公斤虾成本从原先的16.95元下降到13.26元,从每公斤虾亏损3.53元变成盈利4.83元;产量由立项前年平均亩产86.35公斤上升到105.96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了养虾业的滑坡。现把采取的几项措施介绍如下: 一、培育好基础饵料虾池消毒后,在投苗前10—15天,虾池先进水20厘米左右,每亩施发酵有机肥57—100公斤作底肥,然后根据水的肥度再逐步增加水体至40厘米左右。在培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冬季利用塑料大棚养蛙,可使蛙不冬眠,正常摄食生长,达到均衡上市、增产增收的目的。近两年,大棚养蛙在我市悄然兴起,现将有关大棚的建造、管理及投饲技术介绍如下。1大棚用料及安装大棚一般依池而建,通常在并排的两个蛙池上方搭一个棚,中间的池埂便于喂食操作,两侧各留30厘米宽的陆地,这样可节省用料。建一个50米2的塑料大棚需薄膜9千克。大棚东西走向,一般长10米,宽5米,高1.8米。拱型,底角60度,顶角20度。安装时,用直径2~4厘米、长4~5米的竹竿,对接绑牢弯成弧形起拱,两拱间50厘米,全棚19拱,全拱由8根竹连接,顶部两根绑在一起,两侧各3根,…  相似文献   

16.
1999年,赣榆县城乡农民利用家前屋后土地建池培育扣蟹。7亩池子年底共捕获规格为每kg250~3000只的扣蟹2.8万只(回捕率22.8%),总产值35.9万元,亩均纯收入4.3万元。 4月底建池。池塘东西走向,宽4m,长20~25m,深30cm,平地堆高堤埂40~50cm。全池铺6m宽的农用薄膜防渗漏,薄膜上铺土5~10cm厚,池底四周叠放4层平瓦作为河蟹的隐蔽物。5月中旬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kg化水泼洒消毒,3d后进水30~40cm深洗池2次,然后放干水晒池。到5月20日,池塘进  相似文献   

17.
一、准备工作1.池塘开挖。土池大小根据生产规模因人而异,一般每个池长40~100米,宽4~5米,深60~80厘米。东西方向,一头进水,一头排水。开挖成功后蓄水3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清塘,每亩100公斤。2.辅助设施。土池挖好后,在池中央搭一行人跳板,以用于投喂、观察等。接着排二至三排增氧管,增氧管离地10厘米左右,每间隔1米打一气孔,同时布好加热管道。另外围好防逃网及隔网,隔网上也要缝上薄膜防逃。3.大棚搭建。首先将土池一分为二,大棚只搭在其中靠下水处一半,以便以后逐渐分级饲养。4.水草移栽。清塘后10天左右,药性消失后移…  相似文献   

18.
一、幼虾大棚增温培育技术1.环境条件(1)培育池场地选择:在成虾养殖池内选择避风向阳的虾沟或低洼地方建幼虾增温培育池;并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供电正常。(2)水源、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2.培育  相似文献   

19.
胡德 《科学养鱼》2004,(8):20-21
笔者于2003年对区内一水产养殖大户利用一口面积7亩的池塘主养匙吻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详细记录。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1口,为条石浆砌池壁,泥沙底,保水性好,不渗漏。面积7亩,东西向,长方形,池底淤泥15~25厘米,保持水深1~1郾5米,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机。2郾水源条件水源取自上游水库中上层水,本身具一定肥度,浮游生物较多。水源充足,溶氧较高。(二)方法1郾清塘消毒干塘消毒,即鱼种下塘前20天(5月4日)用1吨左右生石灰清塘消毒,亩均用量150千克,池底遍洒,池壁一并泼洒消毒。2郾培育水质鱼种下池…  相似文献   

20.
1 试验田块的选择 选择稻田养殖田块,面积8~10亩,田块四周环沟宽6~8m,深1.2~1.5m,坡比1:1.5,环沟保水深度0.6~0.8m。2 幼虾培育2.1 虾苗培育池的选择与大棚建造 为了提早放苗,提高虾苗放养成效和商品虾的规格,4月初繁育的罗氏沼虾淡化苗需经30~40天的大棚培育,虾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