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与渔药残留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几年一些省份病害监测报道的水产动物疾病进行了统计,概述了当前常发生的水产动物疾病和渔药使用的情况,同时分析了水产品中渔药残留产生的原因,指出水产品渔药残留是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过程中产生的遗留问题,渔药残留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危害人类健康。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避免水产品中渔药残留的对策,其中关键在于减少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国内渔药使用现状、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最直接、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因此在我国病害防治体系中受到普遍重视。我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养殖品种众多,养殖产量占全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因而我国也自然成为渔药生产、使用的大国。我国渔药的种类较多,使用范围较广。但渔药使用的不规范或滥用和错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某些渔用药物在水产品内的残留,严重威胁了水产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影响了我国水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滥用渔药对环境的污染,防碍了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针对我国渔药使用的现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旨在为水产养殖安全用药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使用化学药物仍是防治水生动物病害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化学药物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毒性和残留。水产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用于净化水质,可去除有机物。使水产品的养殖密度增加20%,同时提高水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四、无公害青虾的病害防治技术 (一)无公害青虾病害防治与安全用药原则 无公害青虾养殖过程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防治的原则。使用渔药必须符合《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严禁使用违禁药物;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用药记录;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停止用药时间必须超过休药期才能上市销售,以免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面临鱼病问题,为控制鱼病的发生以及治疗,我们会不可避免地使用渔药。鉴于渔药使用方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及价格适中等特点,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渔药仍是控制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首选。但是,渔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引发诸多问题。比如近几年先后出现的氯霉素、呋喃唑酮、孔雀石绿等涉及到渔药使用安全的事件是长期不科学使用渔药所引起的矛盾的集中暴发。农业部193号公告明令禁止使用21类40余种兽药及化合物,但在养殖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限用药物残留超标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性加以正确认识,大力加强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的控制和治理工作,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一、药物残留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及水产动物的无公害养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是从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向以生物制剂和免疫方法,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机能,选育抗病品种,采用生态防治病害等进行综合防治为主,使产品成为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施用药物仍然是防治水生动物病害的最主要手段,但渔药的大量使用也随之带来了诸如水域环境污染、养殖品种耐药性增加和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负面作用。在无公害水产病害防治中如何安全使用药物,是当前水产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糖在水产动物免疫促进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害频发一直是限制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的严重问题之一。传统的药物防治方法一方面会使病原体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差;另一方面药物在水中积累过多会污染水体,若在养殖生物体内累积则会造成药物残留,降低水产品的质量,影响销售和产值。因此研究和提高水产动物自身的抗病能力,通过增强免疫力来防治病害,发展健康养殖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通过口服或注射免疫促进剂,激活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来抵抗疾病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渔药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简述了渔药药学、药理毒理学的研究现状,根据渔药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加大制剂和剂型的研究力度,建议从养殖水环境中药物稳定性、药物对水产动物应激作用、药物残留和水污染风险评估等方向开发泼洒型渔药,从处方设计上提高水产动物对药物的顺应性,依据水产动物生活习性对药物的浮性与沉性进行设计等方向开发口服型渔药,提高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建议加大预防用药和疾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力度,做到"以防为主,快诊早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无公害渔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无公害渔药产生的背景近20年来,我国水产生产完成了从“捕捞增长型”到“养殖增长型”的转变,但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和养殖自身有机污染的不断积累,加上种苗流通及水产品贸易带来病原的扩散,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养殖者们为了控制水产动物病害的蔓延,为了挽回因病害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投入了较多的抗生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投入了较多的消毒剂。由于我国渔药的发展历史较短,大部分渔药是由兽药或者人药移植来的,缺乏对其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人们对渔药认识…  相似文献   

11.
1 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成因 1.1 药物防治理念和方法是导致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根本原因 药物防治的理念和方法长期在水产动物病害控制中根深蒂固,即使在当前相当多的药物被列为严禁使用的"违禁药物"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寻找新的"替代药物"的阶段,并热衷于寻找新的药物(如中草药)来替代现有的药物,而未能把控制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重点放在控制其源头病原菌上.一种药物被禁用,就找另一种未被"禁用"的药物取代,这是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事件层出不穷、新的违禁药物不断增加的根本因素.可以预见,如果目前水产病害药物防治的理念和方法得不到根本改变,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和氯霉素等药物被查禁以后,像喹诺酮类药物(各种"沙星"类药物)等新型广谱抗菌药将会是接踵而来的被查禁药物.  相似文献   

12.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4,29(8):20-2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也迅速增多.渔药使用频率相应增加。一些养殖户由于缺乏用药常识.滥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仍在使用违禁药品,这不仅使水产品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对水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给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水产用药防治鱼病很有讲究。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动物面临各类病害的威胁。针对病害防治问题,传统方法是使用一些化学药物及抗生素,但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不仅会导致养殖水体环境恶化,并且化学药物中通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会导致养殖动物受到污染,造成药物残留超标、水产品质量降低、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等诸多问题(刘平等,2020;陈崎凤,2020;胡建平,2017)。因此,寻找副作用小、对环境无污染的替代药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中草药因其成本低廉、取材天然、无抗药性及无药物残留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渔药在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渔药使用的安全又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安全、科学用药的普及有限.乱用、滥用渔药的现实突出,这会严重威胁水产品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6,(9):23-23
病害防治中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建议使用生物渔药,无公害养殖中药物使用要符合《无公害食品渔业用药使用标准(NY5071-2002)》规定。现将常用渔药使用方法介绍如下:渔药名称用途用法与用量休药期(天)注意事项氧化钙(生石灰)用于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七、渔药临床药效学临床使用的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机体所产生的作用,属渔药临床药效学范畴。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属渔药药代动力学范畴。(一)渔药药效学研完的重要性和意义临床药效学研究目的为临床筛选疗效高、毒性小的药物,避免毒副作用,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药物按照其应用范围,可分为人用药物、兽用药物和农药。兽药(veterinarydrugs)是指用于诊断、治疗、缓解或预防畜、禽、水产养殖动物等动物疾病、紊乱、反常生理状态或相关症状,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从理论上讲,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物物质和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在我国,渔药、蜂药、蚕药也列入兽药管理。  相似文献   

17.
渔用药物作为外源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水产养殖动植物及养殖水环境中药物残留,如果使用不当或滥用药,就会造成水产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超标,以及引起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改变,破坏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在水产品中残留的渔用药物引起急性中毒事件发生相对来说很少,对人类或其它动物的主要危害是残留的药物可通过食物链长期富集,当人体长期摄入残留某种药物的水产品后,可导致该药物在体内蓄积,最终引发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我国渔药面临的困惑、对策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渔药的发展与水产养殖业、水产动物疾病学、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受到现代生活与管理理念的影响,本文即对我国渔药面临的困惑、对策及展望作一阐述。一、渔药发展所面临的困惑1.水产品安全水产动物体内的渔药残留已经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人们长期摄入含有渔药残留的水产品将影响身体健康,如磺胺类可引起肾脏损害;青霉素、四环素等药物会使敏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等症状。水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使得各国对渔药残留限量的制定越来越严格,我国水产品出口因此屡遭绿色壁垒,近年出口的鳗鲡、小龙虾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不断提高,水产动物养殖病害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传统方法是采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来控制水产动物疾病,但随之出现的渔药滥用和误用现象,一方面导致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相似文献   

20.
水产品药物残留与渔药的科学管理和使用(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水产品药残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与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现状 由于水产动物病害日趋严重,渔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加上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渔药污染,水产品中不可能绝对不存在药物的戏留。因此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规定水产品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是保证水产品安全的基本条件。水产品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如有三致作用的药物(禁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