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危害性大。流行时间长。影响面积广的病毒性鱼病。其主妻症状是病鱼体表充血。口腔。下颚。头顶部或脑眶周围充血发红。并可根据病鱼的症状表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充血症状。但肌肉明显充血。与此同时鳃瓣则往往严重失血出现“白鳃”。  相似文献   

2.
<正> 1 观察病鱼体表。病鱼腹部及鳍基部有出血点,病鱼全身体表、肌肉明显充血,则为出血病;鱼体表局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为赤皮病;腹部两侧及尾部腐烂或出现块状红斑,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裸露,则为打印病;鱼体两侧,腹部上下和尾部等处,有棉絮状的白色长毛,则为水霉病;鱼体部分鳞片、胸鳍基部和头部眼睛周围红肿,且有红点和针状虫体,则为锚头鳋病;体表各处有淡绿色形似臭虫的虫体爬行,则为鱼虱病;如发现鱼苗、鱼种沿塘边  相似文献   

3.
邹新群 《内陆水产》2002,27(9):33-33
鱼类患病后,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但有些鱼病症状相似,如不能正确区别,就会失去治疗良机。现将几种容易混淆的鱼病区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出血病与肠炎病两种病均主要危害当年的一龄草鱼种,病鱼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呈鲜红色,但出血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而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充血发炎,严重的呈紫色,剖开肠道无食,有血脓,观察体表,鳍条被蛀蚀,腹部膨大,挤压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鳃霉病与烂鳃病草鱼多患这两种病,病鱼头部乌黑,鳃瓣苍白。但鳃霉病病鱼的鳃丝肿大、发炎,而烂鳃病则出现鳃组织腐烂、崩溃,鳃丝…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弱,摄食少,鱼病的防治极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冬季鱼病虽不如夏秋季那样频繁,但若不加以防治,也会造成很大损失,尤其对高密度的鱼种越冬池的危害就更严重。现将冬季经常出现、危害性较大的几种鱼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赤皮病本病由荧光假单胞菌侵入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所有鳍基部均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有"蛀鳍"现象,有时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亦充血发炎,鳃盖中部表皮有时烂去一块,呈小圆窗状。  相似文献   

5.
在养鱼生产中,做到有效地防治鱼病,首先要能正确地诊断鱼病。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肉眼诊断鱼病方法。肉眼诊断法是捞取3~5尾病鱼或因病刚死还未腐烂的鱼,仔细观察鱼的体表,鳃和肠道,作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有效地防治各种鱼病,必须首先知道鱼是否生了病,然后查明发病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 对鱼病的正确诊断1.1 鱼生病后的表现 病鱼离群独游,浮于水面,反应迟钝,常常活动在池水的下风头处。病鱼的体色不正常,如发黑、发白或充血发红等,食欲减退。1.2 一般检查 捞取3~5尾刚死或有病未死的鱼,用肉眼检查鱼的体表、鳃部和肠道等部位有无病灶或寄生虫,如果病症不明显,可用显微镜检查。从  相似文献   

7.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但有的鱼病症状相似,常因误诊而错失治疗良机,影响生产。现将几种常见易混淆鱼病异同点简介如下: 一、出血病与肠炎病都主要危害当年和一龄的草鱼种,病鱼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呈鲜红色。但出血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病症有“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三种类型。其中“肠炎”型仅表现肠道、脂肪等组织呈点状或块状充血,不发炎,而且肠道有弹性,通常水温25℃以上流行。而肠炎病是经菌引起的,肠道充血发炎,严重的呈紫色。剖开肠无食、有血脓。观察体表则鳍  相似文献   

8.
<正>在鱼病诊治过程中,用肉眼目测检查是生产实际操作中诊断鱼病的首要步骤。肉眼检查,是用眼睛仔细观察鱼体各部位有无充血、发炎、溃烂、变色、畸形和肉眼可看到的寄生虫害等,主要检查鱼的体表、鳃部和内脏部位。一、体表检查将病鱼置于盘中依次从头部、嘴、眼、鳃盖、鳞片、鳍等顺序仔细观察。1.检查有无大型病原体。如水霉、嗜子宫线虫、锚头  相似文献   

9.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组织显微病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导了1986年以来,在上海郊县及江苏等省市引起异育银鲫大量死亡的疾病、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是一种新的暴发性鱼病。为此我们进行了病鱼组织显微病理变化的观察。现将该病暂定名为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病鱼体表充血、出血,病情严重时肛门红肿,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肠壁充血发炎;有的病鱼骨骼肌也充血,鳞片竖起。各组织器官都发生病变,其中尤以肝、脾、肾为严重;肝脏肿大,质地极度柔软,呈弥漫性坏死,肝细胞的胞浆内有被苏木素深染的丝状物;脾脏大片坏死解体成淡红色一片;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肾小管及造血细胞也多数发生病变,并有细胞管型.  相似文献   

10.
鱼生活在水中,一旦得了病,只有先明确病因、病原及病种,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正确的诊断方法是治疗鱼病的关键。下面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及临床诊断方法介绍如下:一、鱼体检查即检查病鱼的体表、鳃及内脏。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加以检查:1.目检(1)体表,将病鱼或新  相似文献   

11.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鲤鱼高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据调查统计,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期食欲减退,剖后多见内脏出血,中期表现为肠炎,后期彻底废食,并见体表出血初期病鱼外观与健康鱼基本一样,但用剪刀从肛门沿腹部剖剪,打开体腔,则见体腔内有血液渗积,两鳔室背部充满红色血丝。中期多见肛门红肿,皿周皮肤充血发红,剖后可见肠管充血。后期可见鳍基充血发红,鳃盖出现红色血丝,体表两侧及腹部,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斑,鳃丝肿胀,附有粘液;肛门红肿外突;重者眼球肿大外突犹如金鱼。病鱼死前有的可见到游动缓慢,失去平衡,或侧翻滚动,或伏于池底,或头钻于污泥中。如将这种病鱼刮去鳞片,则可见体表红斑出血处皮肤充血发红。揭去皮肤则可见肌肉成片状弥漫性出血,鲜红犹如浸染色素。  相似文献   

12.
养鱼生产中,要能有效地防治鱼病,首先要能正确地诊断鱼病。有些鱼病是可以肉眼直接诊断的。没有显微镜及病理检查条件的养鱼场或养鱼户,采取肉眼诊断,有一定实际意义。肉眼诊断的方法是捞取3~5尾病鱼或因病刚死的鱼,肉眼检查体表、鳃及肠管,根据明显的症状或寄生虫,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鱼病高发季节,我区草鱼、鲫发生一些特殊症状:病鱼体表无明显异常,口腔及眼球等无明显症状,将鱼倒置,血液从口腔向下淌,鳃丝虽有充血或淤血却完整,解剖后,肝脏呈土黄色,胆囊偏大,肠外壁无明显异常,内壁严重充血,肠道无弹性易断成节。经专家组确诊为鱼类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一、主要症状 患病鱼体的体表粘液增多,体色发黑,在水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不摄食,数日后死亡.病鱼体表症状有两种情况:一是体表局部立鳞或脱鳞、充血或白斑状,呈小块表皮腐烂、癣状,但肌肉的腐烂程度较轻;二是体表局部或多处溃疡,肌肉的腐烂较多,严重者则伤及骨骼.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弱,摄食少,鱼病的防治极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冬季鱼病虽不像夏秋季那样频繁,但若不加以防治,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尤其对高密度的鱼种越冬池的危害就更严重。现将冬季经常出现、危害性较大的几种鱼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赤皮病本病由荧光假单胞菌侵入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所有鳍基部均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有"蛀  相似文献   

16.
张庆  赵爱学 《齐鲁渔业》2007,24(10):46-46
鲤赤皮病的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或腹部最明显,各鳍基部或整个鳍条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常被破坏。鲤赤皮病的诊断:根据外表症状即可诊断。该病病原  相似文献   

17.
在鱼病诊断中,往往有不少症状相似,但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不同,或病原体不同,或几病交叉感染侵害鱼体。在没有显微镜、解剖镜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判断相似症状的疑难鱼病.笔者总结10多年诊断经验和查阅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供水产同仁参考。 一、鱼在池边聚集周游或头撞岸边的症状。这可能是跑马病、白头白嘴病、车轮虫病或泛池、中毒。泛池往往还有鱼类狂游乱窜或横卧水面,嚎死的鱼,嘴下唇突出;而中毒则是突然出现大批死亡(包括野杂鱼在内),有的死鱼眼球充血或突出。跑马病仅在池周狂游,驱之难散,是因食料不足而引起的;细菌性的白头白嘴病应在池边仔细观察,病鱼头顶和嘴周围发白,时常浮于水面;如果仅嘴周围发白,而头部呈红色,鳃盖张开、鳃丝鲜红的则应是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在锦州市王家窝铺的一口养鱼池中,部分草鱼头部及体背部发黑,腹部、体侧发红,鳞片疏松易脱落,鳍条基部充血,部分鳍梢呈蛀鳍状。鳃丝充血发暗,黏液较多,部分鱼鳃盖透明。病鱼离群靠边独游,最后翻肚漂起,衰竭死亡。捞取离群独游病鱼,显微镜检查,病鱼鳃部、体表无寄生虫。解剖鱼  相似文献   

19.
肉眼检查(目检),是目前生产上用于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重点检查体表、鳃、内脏三部分,方法如下: 一、体表: 将病鱼置于盘中依次从头部、嘴、眼、鳃盖、鳞片、鳍等顺序仔细观察。 (一)检查有无大型病原体。如水霉、嗜子宫线虫、锚头蚤、鱼鲺、钩介幼虫等。 (二)根据症状辨别病原。如车轮虫、鱼波豆虫、斜管虫、三代虫等寄生,一般会引起鱼体分泌大量粘液,有时微带污泥,或是头、嘴及鳍条末端腐烂,但鳍条基部一般无充血现象。 双穴吸虫病,则表现出眼睛混浊,有白内障。细菌性赤皮病,则鳞片脱落、皮肤充血。疖疮病则在病变…  相似文献   

20.
凌剑  华香 《内陆水产》2000,25(5):42-42
目前 ,流行较广 ,危害较大并比较常见的鱼病已有几十种。这几十种鱼病中 ,常有一些症状相似 ,而病原体不同的病症 ,必须加以正确诊断 ,才能彻底防治。现将几类常见相似鱼病症状的识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病和痘疮病相似处 :病鱼体表都有白点。不同处 :(1)白皮病病原体是白皮假单孢菌 ,白点出现于背鳍基部或尾柄处 ,最终表现为背鳍至臀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呈白色 ;(2)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性卵甲藻 ,病鱼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 ,且随病情加剧白点数量增多 ,最终白点遍及全身 ,使整个体表似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