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2,27(12):30-3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发生的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又有甲鱼癌症之称。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来走访过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千余家养鳖场,经常碰到此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白底板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白底板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200克左右的幼鳖。肠道出血,肝脏肿大,呈灰白色,有星状出血点,胃肠粘膜组织坏死,腹腔积水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目前该病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主要流…  相似文献   

2.
健康养殖     
渔工 《海鲜世界》2005,(4):64-64
(三)红底板病 1.病原 鳖红底板病病原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 2.症状 鳖发病初期腹甲出现红斑,继而出现溃烂、水肿,露出腹甲骨板,口鼻呈红色,咽喉部分红肿,其肠道充血、无食物,肝呈紫黑色.4~5月为发病季节,对越冬后亲鳖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白底板病危害是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100克以上的幼鳖、成鳖及亲鳖,发病率、死产率都很高。笔者在对中华鳖白底板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发现,使用某类型杀虫药与其它药物组方后,对治疗早、中、晚期中华鳖白底板病有良效。为此,笔者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治疗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鳖白底板病(中华鳖失血症),因其具有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中华鳖养殖的重大疾病之一,该病一旦发生,若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对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总结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华鳖白底板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华鳖养殖病害防治中所必需的。2014年,我市某中华鳖  相似文献   

5.
单晓鸾 《齐鲁渔业》2005,22(5):40-42
1白底板病 白底板病是目前对鳖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治疗难度最大的鳖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甲鱼的温室养殖中,发病率比较高,如疖疮病、穿孔病、腐皮病、烂甲等等。近来又出现一种新的疾病。该病主要危害的是规格在250g以上的温室甲鱼,对室外亲鳖也有一定危害。 该病发病初期,甲鱼体表无明显症状,只是腹甲  相似文献   

7.
系统阐述了导致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及发病症状,并结合多年的病害防治经验,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主要是肝脏病或肠道寄生虫侵袭,而引起肝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中使用了组胺含量和氧化值过高的原料.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降低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措施包括:适度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要降低动物蛋白原料的使用量,选用高品质的白鱼粉等原料;在养殖中避免使用腐败的动物内脏和冰鲜鱼等作饲料;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规范用药等.对肝脏型白底板病的治疗应以保肝药物为主,而对寄生虫侵袭型白底板病则采用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8.
张俊杰  鄢庆枇 《水产科学》2007,26(4):244-246
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俗称甲鱼、团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名优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华鳖养殖曾经风靡一时,受到广泛的重视,并成为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中华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白底板病就是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又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症。该病病程短,发病急,死亡率高,防治难度大。目前广大科研和生产人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笔者从流行情况、发病症状、发病机理等方面对该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实际防治经验,着重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理论,以期为今后的生产和研究尤其是中渔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病症]此病为病毒病,流行很广,在一些养鳖密集地区发病率高达80%-90%。如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死亡率一般为40%-50%,严重者可达100%。病鳖体表光滑,无任何异常症状,腹甲为苍白色,呈贫血状。随病情加剧,病鳖浮于水面或爬伏浅水及食台周边,反应迟钝,手捉全身痉挛,轻压鳖体,口鼻往往溢血,泄殖孔流红色或黄色液体。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养鳖热潮席卷全国。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流行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现将作者近年来防治研究赤斑病的结果介绍如下:赤斑病又称红斑病,红底板病,腹甲红肿病。1.病状: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斑点连接成片,故称红底板病.口鼻呈红色,解剖检查,舌呈血红色,喉部红肿,肝脏呈黑紫色,肠道亦发生充血呈红色.病鳖闭口不援食,肠内无食物,对外界反应迟钝,极易在岸边捕捉到。2.病原体: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3.危社与流行:在长江流…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发生的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由于危害较大,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又有甲鱼癌症之称。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来专访过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千余家养鳖场,经常碰到此病,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此一叙,供广大同行参考。一、病原早在1994~1997年,原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杨先乐教授等人就对此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暂定名为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在自然环境中生长较慢,且较少罹患疾病。随着养鳖业的发展,饲养密度的提高,其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变,鳖病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鳖病总的发生率为20%~40%,平均死亡率为20%~50%、中华鳖常见的疾病有腮腺炎、白底板病、出血病、穿孔病、红脖子病、腐皮病、水霉病等。而在生产中往往存在一病多症,一症多病的复杂情况,治疗较为困难。因此,对于鳖病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如此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图示:A:底板及全身淡白无血色;B:肝灰白,胃肠失血,内有淤血;C:口腔腮状器官淡白糜烂;D:胃肠有黑色淤血段,内有成条血块,肝土黄,心脏缺血、色淡。一、白底板病病症:患病鳖体型较厚,鳖体完好无损伤。底板苍白,呈极度贫血状态,大部分身体呈水肿状,解剖发现肝脏呈土黄色和青灰色。胆囊肿大,肌肉苍白无血,腹腔有积水。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危害及流行情况:100-500克以上的鳖、尤其对250克左右的鳖危害较大,发病突然、传染性极强。发病委节5-6月,死亡率50%-80%。防…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杨先乐,周剑光,柯福恩,贺路,艾晓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暂名)是近两年来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不仅来势猛,传染快,而且危害大。由于该病的流行,使不少鳖养殖业者蒙...  相似文献   

15.
<正>六、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又称白底板病或出血性肠炎,这种病无论成鳖和幼鳖均可能发生,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患病后死亡速度较快,严重时可能造成全池覆灭,造成较大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腐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养鳖业在全国各地迅速盛行起来,鳖的高密度养殖,高蛋白饲料投喂易造成水环境恶化,同时许多养鳖场忽视了防病措施,鳖的传染病日趋严重,发病率极高,中华鳖腐皮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而以春季居多。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了了解病原菌对中华鳖的致病过程及致病机理,对自然发病的中华鳖的肝。肾、脾等三种器官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与健康鳖的相应器官组织进行了比较。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自然发病鳖与健康鳖均来自徐水县甲鱼场。(2)方法将…  相似文献   

17.
鳖鳃腺炎病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一、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损失…  相似文献   

18.
饲料质量与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鸿泰  何力  张俊 《淡水渔业》2002,32(2):32-33
中华鳖 (TrionyxSinensis)习惯称为甲鱼。甲鱼体重在 15 0g以前易患鳃腺炎病 ,之后成甲鱼阶段易患白底板病。患鳖底板白色 ,内脏充血 ,特别是肠道中有凝集的暗紫色血块 ,且有腹水 ,此病有传染性 ,死亡率高 ,一般认为病毒、细菌均能引起此病 ,故治疗比较困难。但是 ,饲料质量欠佳能引起白底板病 ,此前缺少报道。 1999年作者调查了广东中山、清远、惠州、河源、广州、湖北省荆州市几十家甲鱼养殖场 ,养殖户反映投喂饲料质量欠佳 ,在半月之内即出现白底板病 ,难以治愈。为探讨饲料质量与白底板病的内在联系 ,我们对多种饲料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的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1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染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腐皮病的主要致病菌,从湖南省湘阴县中华鳖养殖场采取已呈明显发病症状且频死的中华鳖10只,从背甲和腹甲病灶处分离到6株菌株,通过分离纯化培养,挑选出2株优势菌株,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人工感染试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产碱杆菌(Bacillus al-caligen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致病菌均对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丙氟哌酸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可作为治疗该病的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