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FIP-fve基因在金针菇本体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pCAMBIA1301-pGPD-FIP-fve超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农杆菌LBA4404中,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金针菇转化法,最终获得了FIP-fve基因超表达的金针菇;进行FIP-ve基因沉默(RNAi:FIP-fve)、FIP-fve超表达(pGPD:FIP-fve)和野生金针菇(CK)菌丝体培养和子实体栽培,并记录菌丝体和子实体时期的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pGPD:FIP-fve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CK金针菇次之,而RNAi:FIP-fve金针菇生长速度最为缓慢;子实体出菇栽培后,在子实体数量、菌柄长度、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方面,pGPD:FIP-fve金针菇都明显优于CK金针菇,而RNAi:FIP-fve金针菇的子实体生长状况最差。研究结果表明,FIP-fve基因能够促进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并对金针菇原基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最终影响金针菇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木屑不同比例配方设施化再生法栽培对白色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入20%~25%的木屑栽培白色金针菇,出菇快而整齐,产量高,品质优。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和蚕沙作为主要栽培基料,研究不同配方对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配方。结果表明,桑枝屑、蚕沙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同;采用79%桑枝屑、10%蚕沙和8.8%麦麸作为主要基料配方栽培的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金针菇生长发育期间不同浓度多价营养素对其菌丝生长、抗杂菌污染能力、子实体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800~1 300)稀释范围的多价营养素均能促进金针菇菌丝生长,提高和改善金针菇子实体产量和品质,其中以1∶950稀释配比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栽培原料对灵芝生长及子实体营养品质的影响,以“赤灵芝wsw”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不同桑枝屑添加量的栽培料配方,研究不同配方下灵芝菌丝生长、产量及子实体品质。结果表明:料袋内添加50%的桑枝屑及25%的棉籽壳时,灵芝菌丝生长速度快、染菌率低、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菌盖直径长、厚度大、灵芝多糖及灵芝酸含量高,灵芝产量及品质最为理想。因此,可以采用桑枝作为灵芝栽培的一种新原料。  相似文献   

6.
桑黄古称桑臣、桑耳、胡孙眼和桑黄菇,其子实体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免疫调节、控制血糖等作用。该试验对引进的1株桑黄菌株进行代料栽培试验,为明确桑黄6号在高原地区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情况,找出在拉萨地区适合人工栽培桑黄菌丝和子实体发育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研究表明:桑黄6号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86 d,其中菌丝生长阶段59 d,出菇阶段27 d;菌丝生长阶段及后熟转色温度为28℃左右,湿度50%~60%,后熟转色期每天用散射光照射菌袋转色;出菇阶段温度控制在28℃左右,湿度在85%~95%之间;桑黄平均产量干质量为40.28 g/袋,拉萨地区工厂化可出2茬,但第2茬产量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新江山白菇F21-2,系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型好的江山白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环境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且种性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以下突破:一是在早白菇菌丝培育期,改直立培养为转面贴地降温培养,提高了成品率;二是在第一潮菇子实体生长管理阶段,改向菇体直接喷水为沿袋壁补水,提高鲜菇品质,延长货架期;三是在转潮管理中,改直接加水浸泡为倒袋吸湿催蕾,提高了单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红色棚膜对叶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普通透明棚膜为对照,用不同红色棚膜覆盖处理,研究不同红膜对上海青、菜心和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棚膜相比,红色膜能提高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产量不如普通透明棚膜;红膜覆盖菜心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却抑制了Vc含量的积累,其中颜色较深的红膜(T2)可促进产量提高;红膜覆盖提高了小白菜的蛋白含量及产量,且颜色较深的红膜(T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菜心和小白菜适合选用加倍添加了红色母粒的红膜(T2)覆盖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红色棚膜对叶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普通透明棚膜为对照,用不同红色棚膜覆盖处理,研究不同红膜对上海青、菜心和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棚膜相比,红色膜能提高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产量不如普通透明棚膜;红膜覆盖菜心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却抑制了Vc含量的积累,其中颜色较深的红膜(T_2)可促进产量提高;红膜覆盖提高了小白菜的蛋白含量及产量,且颜色较深的红膜(T_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菜心和小白菜适合选用加倍添加了红色母粒的红膜(T_2)覆盖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红色棚膜对叶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普通透明棚膜为对照,用不同红色棚膜覆盖处理,研究不同红膜对上海青、菜心和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棚膜相比,红色膜能提高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产量不如普通透明棚膜;红膜覆盖菜心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却抑制了Vc含量的积累,其中颜色较深的红膜(T2)可促进产量提高;红膜覆盖提高了小白菜的蛋白含量及产量,且颜色较深的红膜(T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菜心和小白菜适合选用加倍添加了红色母粒的红膜(T2)覆盖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本土栽培的优良金针菇栽培品种,对8个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品种江淮1号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因此江淮1号可作为优良金针菇品种在江淮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2.
<正>金针菇如果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白金针菇8903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白金针菇对未处理的木屑的消化吸收能力差,菌丝培养中后期易吐黄水,原基偏黄,推迟开袋5~7 d,菇体基部淡黄,产量低,品质差;新鲜蔗渣营养丰富,子实体产量质量均优于长期露天堆放蔗渣;菌包料高14 cm可满足营养需求;光照(40 W日光灯)20~24 h可提高平整度,又可增产和提高品质;白金针菇对黄色光较敏感,绿色光次之,而对红色光则不敏感,以黄色光诱导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油菜秸秆栽培白金针菇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升好  卢伟  陶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9-8479,8481
为了开发金针菇栽培的新原料。以油菜秸秆为主料,设计6种培养基配方(A、B、C、D、E和F)进行金针菇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A、D配方菌丝长势最强,B较弱;与CK相比,6种配方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以配方E最快。配方D催蕾期和出菇时间均较短。配方D的平均产量最高,与配方E、F间差异极显著。最适宜金针菇生长的配方是D配方(66%油菜秸秆、22%棉籽壳、10%麸皮、1%蔗糖和1%过磷酸钙),其菌丝长势最强,产投比高达32。用油菜秸秆栽培金针菇,可缩短菌丝的培养期和子实体的催蕾期及出菇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金针菇载培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金针菇菌丝在黄豆芽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大,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的菌丝干重最高,在PH6的培养料中生长较好;原其形成后的光照可提高子实体产量;金-98是一个优良的菌株;塑料袋栽是一种较好的栽培方式;在培养基中加入多菌灵、NaCl、低浓度的托布津和KMnO4防治病在,对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岩白菜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为岩白菜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在人工栽培岩白菜时,通过覆盖蓝色、红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塑料薄膜,获得5个不同光质处理,比较各光质处理对岩白菜株高、株幅、叶长、叶宽、根状茎直径、叶片数等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黄膜有利于岩白菜株高、株幅、叶片数、叶长、叶宽和根状茎直径的增加,覆盖蓝膜最不利于上述形态指标的增加。红膜、白膜和黄膜处理有利于岩白菜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加,而蓝膜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在人工栽培岩白菜时,覆盖黄膜和红膜有利于岩白菜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种白色金针菇菌株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萌发力、生长势、菌落边缘整齐度、生产周期、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为指标,测试金针菇最适生长环境,选育最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品种。结果表明:4种菌株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6.0,喜弱酸性;F0012菌株综合表现较佳,其菌丝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菌落边缘较整齐,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栽培季节金针菇是低温结实性食用菌,常采用自然温度方法栽培。金针菇在柘城县适宜的栽种时间是在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出菇时间为11月初至翌年2月底,以9月中旬接种最好,因此期温度昼热夜凉,平均气温在22℃,有利菌丝生长,经45 d菌丝能长满全袋,至11月初自然气温降到10℃,此时,正好赶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天气,金针菇达到生理成熟后,破袋长出。二、材料准备(一)塑料袋常用塑料袋规格是宽15~18cm,长35~45 cm,厚度0.035~0.05mm,每袋装干料400~450 g。低压  相似文献   

20.
以4种白色金针菇菌株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萌发力、生长势、菌落边缘整齐度、生产周期、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为指标,测试金针菇最适生长环境,选育最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品种。结果表明:4种菌株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6.0,喜弱酸性;F0012菌株综合表现较佳,其菌丝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菌落边缘较整齐,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